英雄烈士譜|不為時代之落伍者——王一飛
新華社杭州5月16日電(記者唐--)走進浙江上虞豐惠鎮小廟弄6號,抬眼就能看到一幢典型的明清庭院式建築,俗稱“王家台門”,坐南朝北,青磚牆,石庫門,這里就是英烈王一飛的故居。
王一飛,1898年11月17日出生。1910年,考入紹興山會初級師範學堂。1919年,受五四運動影響,他前往上海探索革命真理,開始了革命的歷程。
1921年,王一飛被派往蘇聯,在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2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並擔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莫支部負責人。1924年6月,王一飛參加在莫斯科召開的青年共產國際(少共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同年7月,他以中共列席代表的身份參加了在莫斯科舉行的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
因國內革命斗爭形勢的需要,1925年初夏,王一飛根據黨的指示回到祖國,在中共中央軍委工作,不久又被任命為上海區委書記,負責上海和浙江兩省的黨務工作。在上海工作期間,王一飛與陸綴雯結婚。他常對妻子說︰“我們的生活是奮斗的,在動的狀態中,如庸夫庸婦之終老牖下,寸步不出雷池者,不可能,亦不願!”
北伐戰爭期間,當北伐軍進入江西戰場與軍閥孫傳芳部激戰時,王一飛受黨中央委派,以中共中央軍事特派員的身份赴江西前線視察,加強與北伐軍蘇聯總顧問加侖將軍的聯絡,多次向中共中央匯報情況,反映江西戰場敵我力量對比狀況,就北伐軍繼續進軍的方針和部署,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1927年1月,王一飛回到上海後,在周恩來的領導下,緊張地投身于組織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的準備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國民黨反動派大肆屠殺共產黨人,上海處于白色恐怖之中。
危難之際,王一飛協助周恩來主抓軍事工作,並以中央軍委代表的身份參加了八七會議,會後被派往鄂北指導秋收暴動的準備工作。雖然這次暴動未能實現,但他在鄂北播下了革命種子,擴大了黨的影響,為後來鄂北革命斗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0月中旬,黨中央派王一飛和羅亦農前往長沙,負責改組中共湖南省委,並任命王一飛為中共湖南省委書記。根據中央指示,湖南省委決定舉行長沙暴動,由王一飛任總指揮。曾與王一飛在一起工作的劉英回憶︰“在準備長沙暴動的日子里,一飛同志親自積極組織聯系,到處奔忙,辛苦萬分,但他精神飽滿,意氣風發,並經常不斷地鼓勵我們。”
12月10日,長沙暴動的槍聲打響了。但由于敵我力量對比懸殊,暴動未能成功。長沙暴動失敗後,白色恐怖再次籠罩長沙城。反動當局瘋狂地搜捕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1928年1月11日,由于叛徒告密,王一飛不幸被捕。
1月18日,王一飛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工農暴動萬歲!”的口號英勇就義。王一飛犧牲後,沒有留下任何財產,只給妻子留下兩人合拍的照片和兩人往來的51封書信。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 · 老家来人啦!
- · 儋州王氏家谱编修圆满收官,王大伦老先生挥
- · 额尔古纳的夏天
- · 固始县委领导莅临福州调研访问
- · 我与世王会亦鸣秘书长的结缘
- · 王昱(王宗浩子)
- · 王大举(王伯大堂弟)
- · 第十八届世界王氏联谊大会精彩回顾
- · 世王聚吉 光耀宗林——吉林经济发展大会暨
- · 王氏始祖姬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