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胶东引种甘蔗“第一人”王科子带领全村致富

2017-10-27 14:08:52来源:中国山东网

打印 字号: T|T
  中国山东网青岛10月24日讯 (记者 杨广科 通讯员 李永强 郑家祥) 霜降至,寒意渐浓。在白沙河街道中洼子村,随着成熟期秸秆泛出深深的紫红色,一片占地1亩的甘蔗林格外惹人注目。
  “甘蔗已经完全成熟,马上就要收获了!”甘蔗林的主人——现年45岁的中洼子村村民王科子兴奋地说。
  咬一口脆生生的甘蔗,感觉就一个字——“甜”。只是,在北方长大的甘蔗难得一见,这甜的滋味自然也有些与众不同。据了解,这也是目前胶东半岛引种的第一块甘蔗林。
  把南方的甘蔗林搬到了北方的黄土地
  “这就是甘蔗的腋芽,是用来繁殖的。春季把有节的茎段埋入地下,节上的腋芽长出幼苗,再长成一根根的甘蔗。”在甘蔗林,王科子娓娓道来。原来,与玉米和高粱等常规作物依靠种子繁育有所不同,甘蔗是靠一节节带芽的茎段来繁育后代的。
  据王科子介绍,今年春节期间,他从亲友那里得知荷泽有个甘蔗种植基地。这引起了他极大兴趣。春节刚过,他就急匆匆地赶往基地考察,引进了脱毒甘蔗种苗。
  清明节后,在基地技术人员的指导下,1亩甘蔗种苗播种,盖上了小拱棚。“盖小拱棚主要是要解决北方地区早春地温偏低,保证甘蔗出苗成活。”王科子说。对于如何管理,多年种地老把式的他也不敢怠慢。他耐心请教基地技术人员,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时刻关注着甘蔗的长势。
  随着气温升高,一株株甘蔗苗破土而出,并很快形成分蘖,从一棵变成一墩。根据技术人员指导,王科子对每一墩苗只留苗5株,多余的则去掉。地里慢慢变得绿油油,一片茁壮。村民由开始的质疑,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半年多来,这片甘蔗种植只打了一遍农药,前期因为干旱浇了2遍水。
  今年8月2日,当地遭受暴风雨袭击。也许被王科子的诚心所动,暴风过后,被吹得略有倒伏的甘蔗很快恢复了直立生长。
  20多天前,这片甘蔗就有了成熟甜美的味道。王科子成功引种甘蔗的消息传开后,有不少市民前来考察,也有不少小朋友过来尝鲜。
  对于种植甘蔗的经济效益,科子算了一笔账:如果出售鲜食甘蔗,按亩产甘蔗2万斤,扣除种苗、农资投入等成本,预计每亩纯收入1.3万元。而对于自己种的这一亩甘蔗,王科子不想将其作为鲜食甘蔗卖掉,而是计划作为来年的种苗,收获后就地挖沟储存越冬;同时,他将继续购进一批脱毒种苗,通过对比试验,验证自己今年种出来的甘蔗是否适合留作种苗。
  甘蔗引种成功后,科子计划带领本村群众大面积种植,至于销路他早就想好了:他要投资上榨汁熬糖设备,生产出高附加值的蔗糖产品,为老少爷们趟出一条新的增收门路。

丰收在望的甘蔗林
  生产经营样样精通
  淳朴勤劳的王科子一直以来靠种地养家糊口。最多的时候,连粮食跟果树,家里一共种了50亩地。如今夫妻俩仍种着9亩桃树、3亩苹果、2亩草莓苗圃、1亩甘蔗林;此外,他还开了一家农资商店,为周边农民提供农资服务。别看只有初中文化,人家靠肯吃苦、敢尝试,现在每年收入有一、二十万元。
  初中毕业后,王科子回到村里,跟父亲学种苹果,开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聪颖好学、吃苦耐劳的他,边学习、边实践,很快将十几亩苹果园打理成本村的样板园。
  为了让苹果卖个好价钱,他北上辽宁,南下江苏、浙江,推销自家和本村果农苹果,解决了苹果卖难问题,受到了村民一致好评。
  后来,苹果价格急转直下。为增加收入,王科子先后租赁了本村农民近30亩地,种过土豆、大蒜、大姜等。有一年,他一下子种了20亩土豆,仅此一项就纯收入9万元。“咱除了种地,没啥本事。”王科子憨笑着说。
  王科子总是愿意据市场行情,合理调整种植品种,而每次果断抉择,都让他有着不错的收益。
  “这得益于我经销农产品和农资生意,经常跟外界打交道,这让我的信息更灵通。”王科子说。
  带领乡亲一起富
  为服务生产,头脑活络、技术娴熟的王科子干脆开了一家种子、化肥门市部,代理了多个农资品牌。在他的倡导下,2015年3月青岛科萌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他担任了合作社理事长。如今,合作社辐射周边5个村庄,已发展社员100多名。
  在引进新品种过程中,科子总是坚持自己先行先试,然后再带领群众推广种植,从而降低了引种风险。如今,合作社的种植品种,涵盖了大棚油桃、草莓,露天油桃、毛桃,大姜、大蒜、芋头、土豆等10多个种类,面积达到1200多亩。
  合作社统一为社员提供种苗、农资、技术、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大大降低了社员们的种植成本和风险,每年为群众增收500多万元。本村社员赵旭尧种植的2个草莓大棚去年收入12万元,尝到甜头的他今年又新建了3个草莓大棚。西洼子村社员赵钦林去年种植的5亩金秋红蜜桃子收入18万元。
  科子还多次邀请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为社员们解惑释疑。为此他不惜搭上工夫贴上钱。这让社员们非常感动。“有这样的带头人,我们心里踏实!”社员们纷纷表示。
  眼下,科子一方面联系基地供应种苗,准备来年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另一方面,购置提取蔗糖设备事宜正在加紧洽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