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航空工业光电所劳动模范王文峰:山高人为峰

2017-08-16 16:56:32来源: 中国航空报

打印 字号: T|T
黄沙苍茫,一片戈壁向远方延伸……
“报告,发现目标并锁定。”
“报告,进入攻击航线。”
“报告,满足攻击条件。”
“5、4、3、2、1,发射。”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某型机导弹尾烟划破苍穹,精准命中靶板,现场响起了一阵欢呼声。
关山度若飞,万里赴戎机。以洛阳为原点出发的一场鏖战,在万里之外的某地圆满结束。此刻,航空工业光电所某型光电系统研制团队欢呼雀跃,而作为该项目主任设计师的王文峰在现场迎风而泪。
此时的成功不禁让王文峰想到了几个月前的产品演示阶段。3个月前,也是在这片戈壁,白天顶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炎热几乎让人窒息,晚上又得经受一群硕大蚊子的围攻,辗转难眠。演示将近半个月后,他带着对方提出的6项必须改进的问题匆匆回所。对方要求3个月内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只能提前,不能延后,他放弃了一切休息时间投入这些问题的攻关中。幸运的是,他最终取得了成功,他们的产品和梦想一起走向了世界。
在3年前的项目讨论会上,王文峰这样对大家说:“客户要求的指标体系与我们自己的存在较大差异,项目进度压力非常大。”“大家都很着急,这个项目对光电所来说太重要了,关乎光电所产品和技术的荣誉,再难也要克服。”对于这个好不容易争取过来的项目,为了彻底弄清楚相关指标体系和需求,他带领项目团队争取一切跟主机交流的机会,了解需求,分解指标,然后讨论、修改、试验,不断地肯定、否定、再肯定,每天都在迭代中前进。
在攻关的关键时刻,他甚至连续3个月基本上通宵达旦工作,有时候写报告写到凌晨四五点,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醒了之后马上又开始第二天的工作。有一次,在外场,为了解决产品某技术问题,在高温橙色预警天气中,他一头钻进没有一点风丝的方舱车,在油机震耳的隆隆声中组织跑车试验。
真正检验的时刻也随之而来。某年5月,塞北某基地,与千里之外阳光明媚、百花争艳的洛阳相比,这里依然是春风不度、黄沙漫天,干燥的气候让人时常流鼻血、皮肤过敏。就在一望无际的黄沙地上,他带着团队扛着70公斤重的靶布,在沙漠中蹒跚前进,一步一陷。夕阳西下,沙漠中留下了一串他们坚定的身影。凌晨时刻,又能听到房间外传来的脚步声,是他分析验证完靶试数据回来了。12月,西北某靶场,白雪皑皑,一片苍茫,室外零下20摄氏度,哈气成冰。为了保障靶试任务的顺利进行,刚刚结束近两个月国外保障工作还未来得及回家的王文峰就从机场直奔这里。为了充分验证产品性能,王文峰全天待在靶场,太冷了就只能不停地走动。等到晚上回到住处,才发现双脚早已麻木没有知觉。
寒往暑来,几度春秋,几次寒冬酷暑中的靶试磨炼后,在王文峰和项目团队的努力下,产品最终如期完成样机改装和产品联试、挂装试飞,其出色的表现也促成了成品协议书的签订,为光电所开拓国际市场打开了大门。
“心中有路,脚下生风,为了工作真是拼了。”这是同事们对王文峰的评价。投产、装配、调试,各个现场都可见到他忙碌的身影与急促的步伐。有一次,产品交付异常紧张,连续熬了几夜的王文峰第二天起来后,胃疼得直不起身,他吃完药休息一会儿就又往现场去。“我必须盯着产品看数据,交付的关键时刻,不能掉以轻心。”这是到现场的王文峰说的第一句话。一直到产品交付结束后,他才给自己放了假。
山高人为峰,路远脚更长。十余年来,王文峰用他的奉献与执着攀登着航空科研的高峰。一个航空人和一群航空人,走过了大江南北,领略过风沙的肆虐,经历了最严寒的试练,最终他们走向了世界。梦从脚下而来,梦向世界而生,成功的他依然用最坚定的步伐奔跑在追梦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