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锁匠王永:真心为民解“锁”事

2017-05-09 11:03:40来源:咸宁新闻网

打印 字号: T|T
    体验时间:5月3日
  体验地点:城区温泉路
  体验岗位:锁匠
  一张一平方米大小的桌子,一台小小的配钥机,桌面上放着锉刀、刷子等工具,前方挂着十几种钥匙模,这就是锁匠王永的铺子。
  5月3日,记者来到他的铺子,体验一名锁匠的辛酸苦辣。
  说话间,一位顾客骑着摩托车停在了摊位前:“老王,你赶紧帮我配一把钥匙,这U型锁的钥匙怎么就不管用了?
  王永看了两眼钥匙后说:“这种买锁送的钥匙质地太软,可能会断在锁孔里。”说完,他利索地挑出一把钥匙模,在钥匙复制机上一别,右手用力一压,钥匙模型就呈现出了锯齿。三五下的工夫,一把钥匙就做出来了,动作干净利落,前后用时不到一分钟。
  “这还没结束,还得用锉刀把新配的钥匙槽磨磨光滑,这样用起来比较灵光。”王永解释道。
  看起来比较简单,记者也要求试一试,便也拿起一把锉刀来磨钥匙。然而,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磨的时候却一不小心,把手弄伤了。
  王永连忙让记者停下,不好意思的说:“这是个熟练活,要多练,我以前也经常磨伤手。”
  王永讲述起他的故事:大概二十年前,机缘巧合之下,他向一位锁匠学技术。 “师傅不会手把手教你怎么操作,你只能站在一边留心观察他的每个步骤。”他说。
  经过学习以及自己的努力,王永配出来的钥匙精准度近乎百分之百。王永记得,有一年,城区一所学校找到他,要求其为学校配钥匙,共计200把左右。
  于是,王永带着机器到了学校,不到一天的时间,所有钥匙都配好了,接着就要轮番试开它们。“我们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时间,才试完了所有的钥匙,结果只有三把钥匙在开门的时候有点费劲。听着一声声干脆响亮的开门声,老师们都惊呆了。”说起往事,王永很自豪。
  采访时,记者注意到,在锁摊旁有位做小吃的老奶奶,她说自己是王永十多年的“邻居”。
  在她眼里,王永挺厉害,从未听说有他开不了的锁;他还很善良,有时遇到忘带钱的老人,他就权当免费配送;他够实诚,如有顾客说钥匙有瑕疵,他二话不说重配一把。老奶奶话语间都是对王永的认可。
  虽然干起来得心应手,顾客也很支持他,然而,现在干这个行当的人却越来越少。“锁匠的工艺非常复杂,但又赚不了大钱”。王永解释说。不过,王永的想法也很简单,只要自己在一天,就要把工作做好。(咸宁日报记者  赵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