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瓒 两袖尽清风 瓯滨郊墅佳东嘉

王瓒~为明代榜眼,号称榜眼王。与平阳万全众多名人同时代人,如蔡芳、王朝佐、杜整、童器等,和蔡芳合编温州府志。
白岩宫王瓒书院
王瓒书院位于永中街道丰台村,俗称‘‘白岩宫‘’王瓒中举前读书处之一。后人习称‘’王瓒书院‘’,原建筑已毁。东、南为坦头山及祭坛,西距安仁寺、古佛寺、石胜观、龙潭约700米,北为清澈的沙河和孙垟山,环境清幽。2OO4年,丰台,坦头,孙垟,双岙四村联合在白岩宫‘’遗址上扩建白岩宫,宫前辟莲池。2008年,王瓒家庙文保小组等资在宫内修建一幢三间二层王瓒书院纪念建筑。并予陈列布展,对外开放。王瓒书院四字由浙江省文物局鲍贤伦局长题写,并刻于读书岩上。

榜眼桥头榜眼坊
王瓒,字思献,号瓯滨,出生于永嘉华盖乡李浦村(今龙湾区永中殿前村),考取榜眼后开启三十载为官生涯。他晚年隐居吴田(龙湾区梧田街道大堡底村),在吴田村建造了一座别墅,取名“瓯滨郊墅”。王瓒历事三朝,两任国子祭酒,四典礼部会试,侍讲经筵,纂修国史,是一位对时代有一定影响的官员和学者。

榜眼及第入朝为官
明武宗多次出关“巡边”,有时逾月不返,且下旨征取犒军银一百万两,供巡边时所需。王瓒上书力谏,请武宗即日回銮返京,并取消犒军。但是昏庸无能的武宗,却置若罔闻。
而后,武宗病亡,明世宗朱厚熜即位。当时,内阁大臣杨廷和权倾朝野,王瓒因支持张璁上疏议礼尊嘉靖皇帝朱厚熜生父兴献王为皇考,引起杨廷和的忌恨。因此,杨廷和假借他事将王瓒贬往南京为礼部侍郎。而正在这年,他母亲病逝,王瓒奉旨归里奔丧。
嘉靖三年,王瓒背疮病发,医治无效,卒年六十三岁。而后追赠礼部尚书,赐谥文定,并加赐“三朝宠命”表额一方。

编纂《弘治温州府志》
弘治十五年(1502年),王瓒应温州府知府邓淮之邀,编篡《温州府志》。他在弘治十六年癸亥所写的《温州府志序》中说:“弘治庚申(十三年),吉水邓侯安济来知郡事,诹察民俗,崇迈文教,锐有志于编篡,方勤抚绥未遑也。越三年(弘治十五年),治洽民和,郡以无事,爰命瓒于南塘日新寺,缘旧志而辑理之。……凡六越月而成编,总为二十二卷,为之叙”。
《弘治温州府志》保存着大量明以前温州古史的宝贵资料,在温州历代方志中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瓯滨郊墅佳东嘉
别墅附近有“烟霞洞”,园中有“玩芳斋”,小竹疏花相映成趣,奇岩怪石堆砌如画,庭园恬静,景色清幽。王瓒尝居此以诗酒自娱,曾赋有《瓯滨郊墅》诗十四首(见《瓯滨札稿》)。其中第二首咏“烟霞洞、玩芳斋”云:我是桃源旧主人,寻幽莫怪往来颂。凡村原野湖边路,一抹烟霞洞口春。竹树初疏今渐密,岩崖本假亦成真。玩芳稍暇焚香坐,小小书斋结构新。”诗意清新,描述乡村景物朴素自然,可以看出王瓒的淡泊情怀。
“瓯滨郊墅” 曾几度被火烧毁,如今梧田大堡底假山宫旁的假山石,据说就是原“瓯滨郊墅”里遗留下来的。而假山宫内的荷花池,是“瓯滨郊墅”留下的比较完整的遗迹。
王瓒的一生,胸怀坦荡,刚正不阿。为官近三十年,历事三朝,四典春闱,却两袖清风,里人交口称颂。
王瓒还以善书名于当世,著有《正教编》 《弘治温州府志》 《瓯滨集》等书。

大罗山凰岙王瓒墓
光绪《永嘉县志·冢墓》记载:赠礼部尚书勅葬文定公王瓒墓,(万历府志)在五都黄奥(传详名臣)。 王瓒墓位于龙湾区瑶溪街道皇岙村皇岙山,坐西南朝东北。墓始建于明‘嘉靖初,坐椅式,依山而建,分上下三坛,占地约1158平方米。原墓上神道门、石碑等均毁,仅遗墓穴与石像生残件,现墓为2001年按原貌修复。
修复的王瓒墓墓道长而蜿蜒,从山下到山上依次树立着三道神道门,第一道神道门只有额枋为原构,正面刻“明赠礼部尚书谥文定瓯滨王公神道”、反面刻“明河南汝州同知立斋王公神道”。第二道牌坊正面“父子国师”、反面刻“兄弟进士”。第三道牌坊亦只有额枋为原构,正面刻“诰赠礼部左侍郎环庵王公神道”、反面刻“诰赠祭酒礼部左侍郎梅轩王公神道”。修复的王瓒墓规模宏大,有石墙围绕,前后分三坛。第三坛入口是一座三间四柱三楼石牌坊,正面刻“三朝宠命”、反面刻“礼部尚书”。进门是宽阔石铺平台,两旁依次或立或蹲着石羊、石虎、石马、文官俑各一对。石羊一对,右侧的头、身部有修复痕迹,左侧的为原物。石羊躯体浑圆,肥壮温顺。石羊犄角向后卷曲,羊须与脖子相连,刻画细致。前肢跪地,后肢伏地,卧姿的腿、蹄感觉强健有力。石虎一对,均为原物。石虎呈座立状,温顺驯服,前腿直立,如作前扑状,似动非动,虎尾弯曲,动静相间。石虎表面有斑纹之饰,有作条纹、叶状云纹,与东钱湖地区南宋石像生颇为相似。石马一对,右侧的为2001年修缮恢复,左侧的为原残件修复。石马侧首垂尾,骏健温顺。马鞍上的细部雕刻较为精美,依稀可辨麒麟、铜钱、绸带等纹饰。文官俑一对,右侧的头部有修复痕迹,左侧的为原物。文俑呈立状,双手执笏板,头戴帽冠,面带微笑,身穿宽袖官袍,衣衫线条简洁流畅,腰间系有玉板作装饰的宽带,脚穿云履。文官俑的衣襟、袍带、袖边,雕工较为精湛。第二坛平台上,设华表一对(2001年修缮恢复),墓冢前正当中设有龟座圣旨碑一通(原碑毁,现碑为2001年修缮恢复),石碑之上刻有嘉靖三年(1524年)十月初六日《特赠王瓒礼部尚书》诰命。第一坛为墓冢,墓冢后立青石质仿木单层悬山顶碑亭(2001年修缮恢复)。
王瓒墓及墓道石刻为研究温州地区明代墓葬具有重要的历史及艺术价值。1991年6月,王瓒墓列为温州市文物保护点。


王瓒家庙 俗称‘’榜眼公祠‘’,位于永中街道殿前村,东南临风水河,西南侧紧邻永昌路、西北侧为民居巷弄、北临李浦河,北距永昌堡迎川楼230米许。王家庙始建于明嘉年间,明末毁于飓风,清初迁建于现址。三进二院式布局,占地1855平方米。沿中轴线由外向内依次为牌坊、门厅、正厅、平面呈长方形,长53米,宽35米许,外由围墙闭合。

牌坊为四柱三楼冲天式结构,青石花岗岩,占地4O平方米许。明间两柱前立石雕虎兽,额枋上枋匾设‘’王氏家庙‘’。梁枋上设平身科,置硬山顶石屋面,雕琢精细。
左右厢廊连接前厅与正厅,厢房面阔五间,单檐悬山、梁架为抬梁式结构,内五架梁 后檐廊用三柱,檐柱头不设座斗,出丁头拱托檐檩,檐柱头横向设隔断门,室内布置有关王瓒生平陈列。
正厅后为花园,9O年代修复时建六角亭、水池、假山。
王瓒家庙是明代典型的江南祠堂建筑,保持完整。
仰望先祖,缅追祖德;撰录盛事,传承祖业,不坠先世之余绪,实可使人追慕于无穷也。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鬼谷子王诩
- · 明清时期莱阳蚬子湾王氏名人
- · 《旧唐书》王姓人物
- · 闽南王氏人物志
- · 琅琊王氏历史名人·王弘(附子王锡)
- · 明朝开国功臣太原郡侯王胜公传
- · 明初猛将定远侯王弼
- · 《晋书》王姓人物传
- · 王禹偁世系研究
- · 明朝武德将军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