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江曲·纪念忠节先生王之庆殉难370周年
王之庆(1593~1645),字修祜,号天宠,望江县高士镇人,明福建尤溪县令,因父母年迈,致仕归田,照顾双亲。 时逢天下大乱,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左梦庚的残兵败将,满清的鞑子兵,轮番来犯,望江人民在无情的铁蹄下呻吟。为救父老乡亲,王之庆招募一批青壮年,约五百多人,组成“人和社”,与各路敌人,进行了一场又一场悲壮、惨烈的战斗。顺治二年闰六月十九日,以身殉国。
浔阳六月天气热,大军将发发不得。
忽有一人负尸哭,三军将士皆变色。
千呼万唤不答应,黄州新守王之庆。
家本佩山脚下住,孝悌之家人人敬。
孝子后必出忠臣,幼读诗书有才名。
一举明经脱颖出,出宰福建尤溪行。
五年政成举卓异,与民同乐醉翁亭。
惟念巍巍两高堂,山高水远难望乡。
丈夫益当为国死,报刘日短报君长。
致仕归田侍双亲,佩山草堂读《孝经》。
才得娱亲几日乐,但见天下乱纷纷。
四面流寇蜂拥起,攻城拔寨势破竹。
江淮名城连堕陷,望江惶惶已无主。
先生仗剑出门去,结社人和谒州府。
愿率五百子弟兵,我徂东山御外侮。
明年献军攻桐城,天昏地暗鲍家岭。
转而偷袭望江县,狼奔豕突烽烟滚。
献忠部将曰渠魁,骁勇善战“赛张飞”。
丈八蛇矛无人敌,乱发如刺吼如雷。
先生谈笑运筹谋,紧闭城门扼死守。
七日七夜轮番攻,机关算尽难得手。
半夜一支奇兵出,渠魁慌不择路走。
忽然四面火光起,弩箭如雨石如斗。
左冲右突不得脱,伏兵一拥斩魁首。
献忠闻之冲冠起,兵困望江二十里。
轒轀云梯与炮石,明攻暗袭无休止。
五百壮士婴城守,饥食糠团渴饮雪。
经冬历春三月余,孤立无援粮已绝。
忽有左军江上来,里应外合围始解。
转年良玉遽作古,其子梦庚苛于虎。
不思报国救民命,烧杀淫掠贼为伍。
几番兵犯望江城,几番兵败部曲尽。
恨望入骨终难敌,弃甲曵兵走残剩。
甲申明亡清军至,摇尾乞听鞑子命。
大进谗言阿济格,望邑负固凶且狠。
英王信谗怒攻心,百万大军将屠城。
消息汹汹到县日,一片惊恐哭喊声。
先生进退踌躇几,单人独骑赴清营。
英王指曰天兵降,负隅顽抗死无葬。
先生掷地金石声:为国守城何谓抗?
德威未著多杀戮,奋起抗者岂一望!
先生此来又何干?寻一明白死所尔!
我望江人何惜死?惜王千古背嗜杀。
人言闯献残暴甚,王之残暴谁上下?
谈笑风生见傲骨,英王一时竟无语。
愿与先生立誓约,不伤望江一草木。
又爱先生旷世才,委公主政黄州府。
笑而不言随军行,不日已到浔阳城。
生当人杰死鬼雄!两寄遗书示兆春(1)。
慷慨一去救桑梓,忍辱负重且偷生。
鱼鳖棺椁青蝇吊,随屈大夫汩罗滨(2)。
十九日天朗气清,一身明服琵琶亭。
琵琶亭后无穷碧,纵身跃入莲花池。
池水虽浅不盈尺,枕泥吸淖竟已死。
时有义士洪瑞宇(3),背负先生狂奔哭。
满营军士皆惊骇,舍戈泣拜泪如雨。
瑞宇但觅一小舫,愿送先生回故乡。
一叶出没风波里,暮色苍茫到望江。
阖邑迎哭河干旁,日月惨淡星无光。
当时吊者千千万,哭者不辩为何方。
墓初葬于县城北,后迁太湖落梅岭。
忠魂倘佯梅花间,善男信女求必应(4) 。
三百七十秋复春,犹忆忠节王先生?
独木支天天不支,长使英雄泪满襟。
君不见三百里滔滔浔江水,年年呜咽哭灵均。
【注释】
(1) 兆春,谱名虞道,字先夏,邑廪生,王之庆之子。
(2)《示子书》云:“我前慷慨一去,为阖邑大事,事济矣。吾将卜居汨罗矣!”又云:“以青蝇为吊客,以鱼鳖为棺椁,足矣!”
(3) 洪瑞宇,无为县人。
(4) 据说王之庆死后,常常显灵。远近村人,有事无事,均到坟前焚香祷告,有求必应。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