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全省十佳职业农民王现武 引领产业发展大转型

2017-03-02 10:12:15来源:陕西日报

打印 字号: T|T
    前几天,西安市召开两会,作为市人大代表的王现武,因为刚刚获得“全省十佳职业农民”荣誉称号,在会上备受媒体关注,成为“明星”代表。
    王现武是西安市临潼区相桥街道神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人们关注王现武,因其荣誉,更是对荣誉背后故事的追寻。2月25日,记者在神东村里采访了王现武。
    神东村地处临潼区北部,周围环绕着大片农田,原本是关中平原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然而,这个普通的村庄,如今已是果业特色村、乡村旅游村、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这种变化,正是得益于村里的领路人——王现武。
    之前,村里除了基本的粮食蔬菜种植,依托银桥乳品厂,家家户户养殖奶牛,曾是奶牛养殖专业村。无奈奶业遇“寒冬”,红火了没几年的神东村“跌倒”,村民收入也得不到保障,继续养奶牛的后来只剩下5户。
    在需要重新抉择探路的艰难节点,乡亲们选择了王现武,选举他担任村委会主任。2011年11月,面对难题,肩负重托,王现武上任后立即组织村民反复座谈,带技术能手到山东寿光、河南西峡和省内的户县、渭南临渭区、西安上王村、咸阳袁家村等地考察,请农业专家来村调研。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结合本村实际反复研讨,王现武决定带领村民进行农业转型,把神东打造成一个以葡萄种植为主的综合果业村。
    “动员大家一起上路的工作是十分艰难的,因为之前养奶牛的事儿让大家有了阴影,很多村民都有担忧,私下里互相议论。”王现武为了打消村民顾虑,也为了让大家信任自己,他不厌其烦地座谈、解说、算账,走出去、请进来,……带领村民从葡萄种植及收益前景方面进行考察,同时聘请专家来村给群众讲课,对村民的各种疑问一一解答。慢慢地,通过不懈努力,很多人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不理解到能理解,从满腹狐疑到互相加油打气。
    大家思路统一后,王现武自己率先种植葡萄50亩,以这50亩为实验田,供村民学习实践。他自费请专家来村讲课,请技术员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并自己出钱为大家打井、修渠、拉电、修观光道路,有力地激发了大家的信心。全村葡萄种植面积很快发展到了近千亩。
     事遂人愿,2014年葡萄首次挂果,亩产就达到2000公斤。王现武一鼓作气,当年8月2日,又自己出钱举办神东首届葡萄采摘节,请来媒体采访,还与电视台策划了小学生神东葡萄采摘夏令营。与此同时,他积极联系南方客商收购。结果,神东葡萄一炮打响,挂果当年就收回全部成本,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也从原来的9000元增加到了20000元。村民乐了,王现武的心里也甜滋滋的,看到大家都挣到了钱,他比谁都开心。王现武的付出得到村民一致认可,当年,他又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初步实现村域经济大转型后,王现武马不停蹄,开始了错季上市、品质提升、扩大规划等进一步发展。接下来两年,神东果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村民收入5年翻了一番。除了注重果品的品种和品质,他也将精力花在整个园区的区域规划和管理上。村民们赚到钱了,对自己负责的果业园区管理更加精细,互相之间比管理比品质,整个村洋溢着致富之乐的氛围。
    17岁就开大车,长期做粮食生意的王现武说,能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很高兴。他本可以踏踏实实做自己的生意,安安稳稳过自己的日子,但王现武选择了另一条路;“钱要赚、富要致,但要全村人一起来”。他深知,知识就是生产力,农民知识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果品的品质和产量。所以他经常鼓励村民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定期参加技术培训,还建立了村图书室,提供书籍千余册,供村民免费阅读。而他自己,则时常研究寿光蔬菜、新西兰奇异果等如何享誉天下,思考着如何也能把神东打造成一个具有更大品牌的成功案例。
     “在兵马俑的故乡,忙碌着种植水果的甜蜜事业;在养奶牛的村庄,开创着葡萄采摘的绿色节庆。收获着红红紫紫优质的葡萄,撒播着情系老老少少的大爱。当职位最小的官,办造福村民的事;用心中最深的情,点燃引路的灯。”这段话,是2月6日晚陕西省十佳职业农民表彰颁奖活动中,评委会给予王现武的颁奖词。对于这个颁奖词,王现武第一反应是:“诚惶诚恐”。他说,这是荣誉,更是责任。下一步,他将努力带领群众搞“万亩鲜桃种植基地”,从观光旅游、盆栽、寿桃采摘等方面,把产业致富走得更实更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