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源流简介
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国土的陆地面积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其人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万年前的盘古时期。
盘古,相传为开天辟地的巨人,亦谓之人类开天辟地的英雄。
很久很久以前,天地没有形成,漫无天际的宇宙中飘着一个如鸡蛋似的物体,盘古生存其中一万八千年,他感到这个圆不圆、方不方的东西太沉闷了,必须把它辟开来通通气。于是盘古找到了一把神斧和神锤,皆为先天金石之精,各一千斤。盘古在这个物体里面凿辟了一万八千年,最后一斧发出了一声巨响,这个物体被避开了,产生了两种物质,轻而清的慢慢上升为天际。一种重而浊的,慢慢下降为地,成为地球【见《史记解读》(上)“盘古是如何开天辟地的”】
据传,盘古开天辟地后,与地母娘娘相遇成配偶。《地母真经》曰:“盘古初分母当真,阴阳二气配成婚。……身怀有孕千年真,胎满产出三贤君。天皇地皇人皇氏,春夏秋冬我造成。”从此,神州有了天地万物,盘古在中国被传为开天辟地,创造人类的远古始祖。
盘古传天皇、地皇、人皇。《史记解读》(上)引《春秋命历秩》说:“天皇有十二个头,地皇有十一个头,人皇有九个头,而且他们都活了一万八千岁(《史记•三皇本纪》载:‘兄弟十二人,各立一万八千岁’)。当然,这里并非实指其身上长有12个头颅,而是蕴指又各自分有许多部落,且延续的年代都十分久远”。
天皇氏一姓十二人,以木德王,继盘古氏立极,是曰天灵,住在西北柱州昆仑山下,时是五运始兴,大化始立,兄弟各一万八千岁。
天皇氏后,继之者为地皇氏,以木德王,一姓十一人,兴于熊耳龙门之山。此二山在今河南省,居国之中央,而御四方,兄弟共治天下,亦各一万八千岁(见三皇本纪)。
地皇氏后人皇氏继之,一姓九人,出于刑马之山、提地之谷,他们将山川分为九州(注:中国九州自此始。据《地名大辞典》记载:古时分天下为九州,是在天地创制之始。《春秋纬》载:“人皇氏分九州”。至黄帝时期,再割地布九州),九个兄弟各居一方,各方自以为长,故号曰居方氏。此时社会风气渐开,时序(指秩序)颇著,万物群生,淳风沕穆,遍地皆是山林鸟兽,人与木石居(住在山洞里),与群兽共游,各遂其生,不相伤害。兄弟九人,治世四万五千六百年。
人皇氏后五龙氏兴,兄弟五人,一曰皇伯,二曰皇仲,三曰皇叔,四曰皇季,五曰皇少,五姓同治,同宰五方(即东、西、南、北、中),司五行,没有统一的法度。今陕西省肤施县(今为延安市)有五龙山(五龙山的名称始于五龙氏),是谓五龙氏的管理之所。
继五龙氏后,有巨灵氏兴。巨灵氏出于今河南省的汾、淮二水。巨灵氏召集壮士,开山通道,只要有险峻之地,凡有隙可能,必施开凿,方便为民,史称为“开山之祖”,就从巨灵氏开始。
巨灵氏后,有句疆氏、谯明氏、涿光氏、钩陈氏、黄神氏、巨神氏、犁灵氏、大隗氏、鬼騩氏、弇兹氏、泰逢氏、冉相氏、益盈氏、大敦氏、灵阳氏、巫常氏、泰壹氏。这十七个氏族,是继三皇氏、五龙氏后又一中国远古最为悠久的历史。
泰壹氏后传空桑氏,这两个氏族,是继五龙氏后,有依有居定于河南陈留县南空桑城为都的氏族(今为河南开封县东南陈留镇南)。这个氏族的“开图挺纪,调大鸿之气,正神明之位”等,“成为黄帝、老子,尝以泰壹氏之法”。据传还有“泰壹氏书传于世”。
空桑氏后有神民氏、猗帝氏、次民氏、辰放氏相继并作治世,教民?木(剥树皮)菇皮抵御寒风霜雪,被称之为“衣皮之氏”。传四世后进入蜀山氏。
这个氏族接踵巨灵氏(上溯二十二氏族)遗迹,广辟(开辟)蚕从,导治江河,兴修水利,以有益民众。
此后有?傀氏传六世。浑沌氏传七世。浑沌氏是一个调社会和顺的氏族,贯彻“生而不杀,予而不夺,盖执中涵和,无内而无外者”(即族内和谐团结,族外无矛盾冲突)的精神。
混沌氏后东户氏继之,继混沌氏之法治世。在当时是为“道不拾遗”的社会,传十七世进入黄覃氏社会(亦名离光氏)。这个黄覃氏,他“教民以信(讲究信用),死生同兆而不相凌”,人与人之间很讲信用,互不侵犯和凌辱。传七世后由启统氏(传三世)、几蘧氏(无考)、豨韦氏(传四世)继之。
远古社会从盘古开天辟地,传天皇、地皇、人皇后,又经传三十多个氏族社会的发展,真如《中国通史》所说:“黄河、长江流域的脚印(远古先民)格外让人心醉。这是中国老祖宗留下的印痕,这是小小寰球四分之一人类走出的最原始的轨迹”。这一时期还处在旧石器时代。“从800万年前的云南腊马古猿化石,到300万年前湖北南方古猿的牙齿化石,直到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化石,证明着中国这块土地上早期人类进化的遗迹。此后的170万年的时间里,由旧石器时代,到中石器时代……是丰富多彩的石器文明遗迹”(见《中国通史•混沌初开•史前史》)。
历史从豨韦氏以后,进入有巢氏、燧人氏时代,开始 “易穴居为巢居,改生食为熟食”,这是中国远古社会的一大飞跃,改变了与物相友、与禽兽同宿同食、人兽不分的混居状况,开始凌虐禽兽,禽兽才始与人为敌,人不敌禽兽的爪牙厉趾,人民争感不便。遂有有巢氏的构木为巢,教民居之,以避兽害。
有巢氏传百余世代,燧人氏继兴。他仰观天际之列宿,俯察金木水火土,知空中有火。又见啄木鸟啄树发出火星,遂发明钻木取火之法,教民烹饪,置于石上,炙而食之,以去除腥臭。
燧人氏还用结绳之法,大事大结,小事小结,用以记事,又立传教之台,开设贸易之场,兴交易之道,以遂众愿。
燧人氏传八世,有庸成氏继之,再继伏羲氏领世。伏羲氏的国都在宛邱(今河南淮阳),其母尝居住在华胥之渚,怀孕十六个月生伏羲于成纪(华胥在今陕西蓝田县,成纪在今甘肃天水县地)。伏羲有圣德,以木德继天而王,象日月之明,所以称为太昊。
伏羲氏正姓氏,定官制,分理宇内,建都宛丘,定婚嫁之制,文明渐启。创八卦,作甲子,纪岁月,历公氏而治,创制利民,分职立极,宇内大治。至女娲氏分东、西、南、北、中五方而治国。她还开正婚姻媒妁嫁娶制,改变了父子、母女、兄弟姐妹不分,丧失伦理的乱杂婚姻。自盘古以来,以妇女治世,能拨乱反正者,首推为女娲。
女娲在位一百三十年而殂,社会一时无主。五方诸侯独立自治百余年后,神农氏起。他考虑禽兽有限,如果被杀光吃光,人民吃什么?树果杂草虽可充饥,但季时(冬寒之季)何来食物,不如由五谷为上。他发现野外有五谷,就发明农具教民耕种,还植蔴织布成衣。民有疾病,尝百草之药为民治病,致天下之民健身,深得民众拥戴,被列侯群尊为帝,史称炎帝。
神农氏,名石年,为少典国君之子,自神农氏为帝,始都于陈,迁都典阜(今山东省曲阜县)。
神农在位时,修德益勤,能善处人民之间的日常矛盾,其他诸侯都来归顺,时国土幅员甚广,南至交趾(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中部),北至幽都(今北京城西南,北京市、天津市海河以北及河北南拒马河、大清河以北,遵化、玉田、宁河以西,紫荆关以东地区),东至晹谷(系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至三危(一说甘肃,二说云南,三说四川,许是四川、甘肃、云南一线)。
炎帝在位一百四十年,南巡至湖南长沙之茶乡,无疾而死,寿一百六十八岁。
神农氏纳莽水氏女,曰听詙,生帝临魁,在位八十年。临魁生帝承,在位六十年。承生帝明,在位四十九年。明生帝宜,在位四十五年。宜生帝来,在位四十八年。来生帝里,在位四十三年。帝里生节茎,节茎生克、戏二子,皆不在位。克生子榆罔立,居空桑,为政苛急,好勇斗狠,群臣怨望,诸侯都不服从他,榆罔被逼迁居逐鹿。九黎大酋蚩尤乘神农氏衰,吞并各部,被有熊国君轩辕氏战败。
榆罔在位五十五年,神农氏血统即亡。
轩辕氏起,公元前2696年建都涿鹿,是为黄帝时代。此时代据《中国通史》记载,是处在新石器时代。
黄帝至太子的世代另立。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