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姓入皖槐荫堂传奇

2017-01-30 21:44:14来源:互联网

打印 字号: T|T
            因避战乱逃至安徽
        槐荫堂的一世祖名为王荫槐,本为江西人,原居住在江西省的瓦砾坝(今江西省鄱阳县的西岭村)。王荫槐世代耕地为生,在此地清贫度日,没想到因为一场战乱,他携三子辗转颠簸异地。原来,在元朝末年,朱元璋的势力向南方发展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强敌,那就是陈友谅。经过几次战斗,陈友谅大伤元气,同时,朱元璋的声势却越来越大。陈友谅哪肯甘心,他养精蓄锐,决心要报仇。过了几年,陈友谅又带领六十万大军,进攻洪都(今江西南昌)。朱元璋亲自带领二十万大军援救洪都,陈友谅才撤去包围,把水军全部撤到鄱阳湖。朱元璋把鄱阳湖出口封锁起来,堵住敌人,决定跟陈友谅在湖里决战。后来陈友谅战败,他带着残兵败将向鄱阳湖口突围。但是湖口早已被朱元璋堵住。在陈友谅突围的时候,朱军一阵乱箭,把陈友谅射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鄱阳湖大战”。无论双方何人取胜,它都给当地的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求生存,很多人不得不舍弃家园,背井离乡。王荫槐也是其中的一员。因为战乱,他们吃尽了苦头,所以王荫槐来到安徽后,当时的安徽不是战略要地,比江西的战局要好得多,他便选择了安徽作为定居地,带着继宗、继志、继先三个儿子迁到了当时的合肥县东乡时雍门外(即现在的小东门一带)。
        三子破锣各分离
        逃到合肥以后,他们父子生活艰难,日子难以为继。王荫槐思索再三,决定让三个儿子各自谋生。一天,他把儿子们叫到跟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儿子们很孝顺,虽有不舍,但也知道真实情况确如父亲所说,便遵从了父亲的嘱咐。王荫槐虽然让几个儿子各奔东西,但他也非常希望以后有机会,一家人还会团聚在一起。他便拿来了一个破旧的铜锣,把它一分为三,交给兄弟三人各执一块,让他们今后团聚时把三块铜锣重新拼起来。这个传说在槐荫堂的族谱里都有记载,也因为这个故事,人们把他们父子最先在安徽居住的地方称为“圆锣王村”(位于今包河区内)。谁知,王荫槐的三个儿子从此天各一方,再也没能团聚在一起。长子王继宗迁到了肥西六十墩,次子王继志留在父亲身边,在圆锣王村落户扎根,小儿子迁到了合肥的南门,他的后代现分布在肥西上派、丰乐、庐江、长丰等地。后来,王荫槐的子孙们为弥补祖宗生前无法团聚的遗憾,他们把王荫槐及三个儿子的坟地迁到了圆锣王村,埋在了同一块地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