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军很:钱坪村养路护林的“守护神”

2016-12-31 17:10:08来源:秦安县委外宣办 王少芳

打印 字号: T|T
  多年来,在叶堡镇钱坪村山梁上的水泥路旁,人们几乎每天都会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虽然年近古稀,但仍然为美丽乡村建设义务劳作着的老人,他就是今年69岁的王军很老人。
  王军很是叶堡镇钱坪村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常年以务农为生,但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劳作之余,愿意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养路护林第一线,而且多年如一日,用热情守护着这片土地,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全村养路护林的“守护神”。
  近日,记者采访时,看到王军很老人肩扛一把铁锹,手握一弯镰刀,头戴一顶旧帽,一双布暖鞋上沾满了尘土和泥巴,精神矍铄的他已忙碌一天正准备回家,步履矫健,丝毫看不出他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
  钱坪村是秦安县叶堡镇的一个山区大村,十年前,钱坪村沟渠荒芜、村容村貌凌乱不堪。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村民收入低,农户之间矛盾重重,吵架斗殴等事情早已让这里的人们习以为常。村里村外一片光秃秃,看不见一棵绿树。“并不是说不种,而是种了没人管理。”村民高大伯说,“家家户户怕影响庄稼的生长,谁家也不愿意让那树长在自家的地头上。怎么能有成活率呢?”真是“年年种树不见树,屡种屡没。”
  近年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不协努力,钱坪村广大群众依托林果产业,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如今全村四通八达的水泥路,挺拔俊美的樱花树,给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刚栽上的树苗,王军很老人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仔细查看着每一棵树,哪一株让风吹歪了,就用力把它扶正,再培上几锨土;坑洼不平的田间土路,哪一处道路上有坑、有沟,就用铁锹把坑沟填平、拍实,尤其是在雨后和农忙时节,老人的活儿就更多了。这两年,由于老人的年纪大了,再加之家里的劳力充足,王军很很快退出了农田劳作,他主动把村梁上4公里水泥路的净化及两旁5000多株行道树的管护工作承担了下来,并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那就是每天巡查一次。老人就这样,清除杂草、填埋沟壑、修缮水渠、查看树木长势,不论春夏还是秋冬,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干了下去。
  当谈及养路护林的事,王军很总是喜笑颜开,就像在谈论自己最开心的事。他说,由于天天与树木打交道,做梦都会梦到在山梁上巡查。有人问他:“你这么一把年纪,放着天伦之乐不享,却在空旷的山梁上经风受冻,你活着不累吗?”王军很说:“国家免了农业税,孩子上学不花钱,看病能报销,村里修了水泥路种了行道树,绿化了村子,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虽然年纪大了,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发挥发挥余热,只要看到这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绿树,我就觉得过得很充实。”
  村党支部书记高富定感慨地说:“王军很老人是个热心人,也是个勤快人,他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哪里有水毁路段,哪里的田埂有垮塌,哪里的树木长势不佳,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用身体力行为全村美丽乡村默默奉献着,他是我们全村人学习的标杆。”
  老人多年的坚守感动了全村人,村民们家家户户主动地将堆放在外面的柴草运送到村外的固定堆放点,逐渐改掉陋习,不随地扔垃圾,不损坏树木,不乱改水渠的习惯初步养成,洁净、和睦、致富奔小康的好风气在钱坪村日益浓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