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敕勒川畜牧先锋王正元

2016-11-14 11:22:23来源:包头日报

打印 字号: T|T
记者 樊广友 通讯员 李强
“正因为半路出家,才更要把经念好。”面对热了几遍的饭菜和家人不解的抱怨,风尘仆仆的王正元回到家说道。2015年10月,王正元调任土右旗畜牧中心党支部副书记,负责畜牧中心全面工作,今年10月,又升任为党支部书记。一年多的光景,在他的带领下,与畜牧相关的工作有声有色、干部作风旧貌换新颜,全旗畜牧业红红火火。
抓防疫一丝不苟
他是养殖户眼中的“防护神”,因为他紧盯动物防疫不放。
动物防疫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有力地保证全旗畜牧生产健康稳定发展,无论面对多么困难的情况,王正元都身先士卒,带领全体防疫人员圆满完成各项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为了消灭布鲁氏杆菌疫病,他组织防疫人员对全旗布病新老疫点涉及的7个乡镇、89个自然村全部开展消毒灭源工作,共消毒疫点、圈舍等3113个,消毒74.18万平方米,消毒目标达到100%。
为了解决基层动物防疫员老龄化难题,他深入基层开展队伍建设调研,并以调研为基础,创新实施防疫员“凡用必考”聘用机制,完成了基层防疫队伍的重新整合。从去年5月起,他研究制定了专技人员优化整合的包乡驻站制度。采取支部书记抓总,支部委员抓片,党员干部驻站方式,对20个基层动物防疫站进行网格化管理,实现目标责任层层落实。把工作成绩与绩效考核联系在一起,奖勤罚懒,调动了全系统职工和基层防疫员的积极性。包乡驻站制度得到了自治区、市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学习借鉴推广。
抓卫生监督一身正气
他是同事们口中的“黑包公”,因为他开展整治工作从不含糊。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作为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全旗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为了维护基层兽医工作的正常秩序,王正元首抓基层兽医队伍建设,通过不断严格基层兽医站领导班子考核,把有问题的1名基层兽医站站长、2名副站长,免职为一般防疫员,对1名免疫密度不达标的防疫员给予了开除处分,进一步严明了工作纪律,确保基层兽医工作的成效。
为了规范全旗肉食品市场秩序,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他亲自带队,根据前期线索摸排,连续几个昼夜暗查蹲点,现场取缔了辖区内两家专门利用夜间非法从事生猪屠宰的“黑作坊”。查获私屠滥宰的生猪2头,对拉运无证、无章的60公斤猪肉进行了查扣,对屠宰场所进行了查封。随后顺藤摸瓜,成功端掉两处肉羊私屠滥宰窝点,并建立专项巡查常态化工作机制,对有线索的私屠滥宰黑窝点进行蹲守、整治,实现了长效监管。
同时,针对全旗动物检疫工作效率低、出证不规范、字迹难辨认、容易造假以及检疫人员多头跑等难题,他认真研究定方案,积极协调跑项目,争取上级资金24万元,在自治区范围内率先打造完成了海子、明沙淖等7个乡级及1个旗级标准化产地检疫电子出证申报点,实现动物检疫A、B证电子出证的全覆盖。
勤于钻研抓畜牧技术推广
他是百姓心中的“急先锋”,因为他一心扑在畜牧事业上。
畜牧业作为土右旗主导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王正元坚持品种先行理念,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购进纯种黑头杜泊种公羊64只,免费为全旗肉羊养殖大户提供人工授精改良服务。
为了解决畜牧生产新技术引不进来、推不下去的难题,他拾起书本,虚心请教专业人员和老同志,一心要把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搞起来。通过多次拜访,他邀请到了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几位教授和本单位已退休的老畜牧专家,定期来单位为技术人员进行肉羊、奶牛等养殖、常见病防治等方面的培训。在他的努力下,技术队伍进行全新武装,10名党员组成的技术推广小分队,利用农闲时节深入全旗288个自然村,开展了一轮接一轮的畜牧技术推广,造福了全旗的养殖户。
为了土右旗畜牧事业长足发展,他带领专业技术人员27名,创新开展空地、水坑等荒地牧草种植技术指导。累计争取上级资金40多万元,购置耐干旱、耐盐碱、耐寒冻的阿尔冈金紫花苜蓿和抗涝、易成活的进口披碱草种子上万公斤。免费帮助各乡镇种植牧草6640亩,既提高了乡村人居环境,又有效利用荒地促进了养殖业发展,受到了广大农民的赞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