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陵公与九龄公之“渊”、“缘”
在1949平方公里、103万人口的浠水县北部山区团陂镇,七百年前孕育出八陵公(伯武王氏)、九龄公(团陂王氏)两大王派,一南一北,二者相邻而居。随着岁月更替,二者日益亲近,相得益彰。但也有不少疑惑之处,现作简要分析,供共鉴探讨。
说起“渊”,二祖同出太子晋位下二十九世霸。霸生二子,长子为元,后分列三槐王氏,伯武郎八陵公出自宋王言之后,是三槐王氏嫡传裔孙。次子殷,沿袭太原王氏,九龄为唐仲舒之后,为太原王氏嫡传裔孙,远祖同根,其渊必深也。
有“渊”必有“缘”,其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二者皆出生于南宋,九龄生于宋建炎年(南宋之头),伯武郎生于南宋端平年间(南宋之尾)。
二、二者在同一朝代,迁到同一地方,九龄于南宋绍兴年间,迁蕲团溪今团坡镇,伯武郎于南宋景炎年间,迁蕲团陂松山君子山社。
三、二者后裔大都居团陂境内,外迁地域大致相同,或同一县,同一镇,同一乡,交叉居住甚多。
四、二者无论远近,皆比邻而居,相处和谐,亲善友好,历史至今未发现有争讼之事。
五、二者互有交流,渗透,携手合作之事,例伯武王氏十二世孙之佐与九龄公十三世孙希元为同一时代,二人交往甚密,之佐﹤题松山精舍﹥诗在九龄公各谱中存载,希元与之佐游松山诗留芳千古。
六、伯武王氏受六后裔居罗田石源河汪家山,几百年来与伯武后裔隔世,难寻祖根,民国三十六年与九龄公罗田道三祖支联宗入谱。
七、二0一三年团陂王氏启动合修九龄公通谱,诚聘伯武王氏后裔王如生为特邀顾问,王如生视为己任,殚心竭力配合完成首次合修,而伯武王氏于2014年启动建伯武王氏宗祠,团陂王氏后裔王锦绣全心帮助设计施工图纸。
从上述事例看到,两大王派家族确有缘分,几百年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证实了“天下王姓是一家”的说法。
从渊源上看,二者似乎无可分割,但有两点必须加以说明。
第一、八陵公与九龄公并非昆仲排行,它是一种巧合。八陵公为昆仲排行,在安徽有五陵公、六陵公,至于一到四陵公在何地,暂无所闻,而九龄公谱载,为佐才之三子,字千三,号最山,九龄不是原始名字,是因他寿终九十有七,后人尊崇他,称为“九龄”,殊不知同一境内有个八陵公,咋一听,似有兄弟之襟,况“陵”与“龄”同音不同义,这也是区分的标志。
第二、既然二者同居一地,如何排序,考证这一点必须从二者世次来定。八陵公是霸长子元之后裔,,又是太子晋下六十七世孙,而九龄是霸次子殷之后裔,又是太子晋下七十五世孙,故此,论资排辈的话,无疑八陵公居前,九龄公居后,不过九龄公迁蕲历史比八陵公早一百多年,九龄公目前所知人丁渊源超过八陵公吧,九龄公人丁人才更为兴旺。总之,二祖一迈入携手同行,平等共进新时代。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