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飞无私无畏献身精神彪炳千秋
原标题:人民英烈王若飞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永照千秋万代
公元1896年10月11日(大清光绪二十二年农历九月初五),老一辈无产阶革命家,国内外杰出的伟人王若飞在安顺北街中华北路216号四合院(现为王若故居)诞生了。王若飞八岁前的童年生活是在这里度过的。
若飞自幼深受曾祖父的宠爱。家里给他取了一个吉利的名字,叫荫生,期望他为王氏家族光宗耀祖,按王氏字辈取名王大伦,取号继仁,后来其舅父黄齐生将他接到贵阳达德学校学习,将其改名为运生,他读《木兰词》时有感于“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的佳句,遂改名为王渡,字若飞。在其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曾用名仲山、黄敬斋、源清、岳威、岳渔、飞、飞飞、威、雷音等。
人民英模王若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从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1904年若飞7岁时到达德学校读书,得到舅父黄齐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培育。若飞聪颖好学,达德学校毕业后,一面到书店当店员,一面学习,1917年回到达德学校任教员,同年12月考取黔中道留学日本官费生,1918年3月随黄齐生到日本明治大学就读;1919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加入“社会主义研究会”及“工学世界社”,参加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工作。1921年底和赵世炎、周恩来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曾任中央执委会委员,担任华工运动组长,参与编辑《少年》刊物。1922年6月,同赵世炎、陈延年等一起,由胡志明(越南的阮爱国)介绍加入法国共产党。1923年3月由党组织派往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深人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问题,同年4月正式转为中共党员,并任东方大学中共支部负责人。11月任共青团莫斯科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兼训练部主任。1924年7月任中共莫斯科支部委员兼训练部主任、党的组织问题研究会主任。1925年4月回国。5月以中共北方区委巡视员的身份到河南工作,帮助国民军第二军办军校,后做中共地下党的工作。同年夏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指导河南地区党的工作。10月任中共豫陕区党委书记,建立和发展党团组织、动员和组织群众,推动了河南等地工农运动的发展,对河南党的建设和工农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26年2月调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协助中央领导人处理日常工作,参与领导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任上海南市区工人起义总指挥,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任上海南市部委代理书记;1927年5月在武汉参加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负责大会总务工作。5月任中共中央秘书厅主任。6月到上海,任中共江苏省委兼上海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7月至8月任中共江苏省委兼上海市委代理书记,8月任中共江苏兼上海市委常委并先后兼任农民部部长、农民运动委员会主任、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1928年从上海秘密前往江苏南通、无锡、如皋、江阴、青浦等地,组织领导了农民暴动,贯彻八七会议精神,组织开展武装斗争。1928年6月赴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会议,7月与夫人李培之就读莫斯科列宁学院,在此期间,受党的委派任中共驻农民国际代表和驻共产国际代表,撰写不少关于中国农民问题的文章,参与调查处理和澄清王明为进行宗派活动制造所谓“浙江同学会”一案。1930年秋至1931年夏在莫斯科做工。1931年7月底受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委派,以中共西北特别委员会特派员的身份回国,任中共西北特委书记,负责领导西北地区的农民土地革命和组织回民暴动,建立革命根据地。9月与内蒙古共产党组织负责人乌兰夫接上关系,同时派人与陕北红军取得联系,10月21日在包头泰安客栈因叛徒出卖而被捕,11月被送往呼和浩特监狱,在狱中坚持斗争五年零七个月,凌然正气、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狱中多次致书国民党绥远省主席傅作义,劝其站在中华民族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接受中国共产党抗日反蒋主张,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杨植霖、乔明甫所著《王若飞在狱中》一书有详细记载。1937年4月党组织派薄一波营救,无条件得以出狱,8月回到延安,历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统战部长、宣传部长、八路军总部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等职。1940年2月和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肖劲光带着毛泽东的亲笔信前往山西秋林镇同阎锡山谈判,使晋西事变得以妥善解决。同年春至1941年9月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40年5月至1941年2月任中共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参谋长、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系统总结了华北地区游击队组织和游击战争的经验,为游击战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40年上半年受中共中央委托,调查研究根据地的土地问题和土地政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中共中央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等文件,对巩固和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1941年3月被任命为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副秘书长。1943年3月起任中共中央研究局党务研究室主任。参与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等文件,参加党的历史问题决议的讨论。1944年夏,任中共重庆工作委员会(南方局)副书记、书记,1945年6月参加中共在延安召开的七大会议,选为中央委员,8月28日与毛泽东、周恩来在赫尔利、张治中陪同下由延安飞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0月10日上午王若飞作为中共代表在桂园《会议纪要》(即“双十协定’’)上签了字,次日,与张治中陪送毛泽东返回延安,随即返回重庆继续与国民党谈判。12月12日王若飞以答《新华日报》记者的方式,公布中共中央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董必武、王若飞、周恩来、吴玉章、叶剑英、陆定一、邓颖超等七人名单。1946年1月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签署国共双方《关于停止国内冲突的命令和声明》,出席政治协商第一至十次会议和多次政府组织会议,讨论改组政府问题,国共双方达成协议,2月22日,国民党反动派在重庆组织反苏游行,捣毁《新华日报》营业部,中共代表团向重庆政府提出抗议,王若飞和周恩来针对国民党二中全会推翻政协决议等问题同国民党多次谈判,因政协决议和停战协定遭到国民党的严重破坏,4月8日受中共代表团派遣,王若飞乘飞机回延安向党中央请示汇报工作,飞行至延安上空时,因能见度极低而无法降落,后迷失方向,在延安东北约二百多公里处的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坠毁,王若飞同叶挺、秦邦宪、邓发、黄齐生等同机一行18人遇难,时年50岁。史称“四八烈士”。
王若飞安葬在延安烈士陵园,墓地左右是张思德、叶挺将军,中央领导人题词悼念王若飞等革命烈士。毛泽东题:“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刘少奇题:“把给予我们伟大死者的悲痛,变为积极的力量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周恩来题:“黑茶山顶,延安河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朱德题:“为全国人民和平、民主、团结而牺牲”。
2010年王若飞被评为新中国建国前100名有重大贡献的人民英模之一。
王若飞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青年时就立志拯救国家,振兴中华。他誓言“一切要为人民打算”,在刑场上他没有害怕过,在监狱里他没有屈服过,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在人民面前虚心忠诚,正如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所评价的:他是中国人民的最好勤务员;中国人民最好的最有才能的人民领袖;是中国人民的瑰宝;意外的牺牲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不幸!王若飞是安顺人民的骄傲,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若飞的丰功伟绩广大人民群众是知晓的。在烈士王若飞诞辰120周年的今天,人民群众怀着崇敬缅怀的心情,询问若飞英烈家族人是安顺本地土著民或何处迁徙安顺呢?伟人王若飞有后人吗?她(他)们在何处生活发展得好吗?对这两个问题,我趁纪念王若飞英模诞生120周年之际,怀着敬仰先烈,不辜负20年前全国政协常委老一辈革命家杨植霖亲笔书信指教:“王若飞不仅是中国的伟人,也是全世界的伟人,要好好的学习弘扬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值得传扬的!”。现今怀念英烈,学习英烈,启迪后人是我们的天职和本分。现将我所知王若飞烈士家世呈现给世人:
王若飞家入黔始祖王二天公,又名德含,祖籍浙江省余姚市人,生于元惠宗戊寅(1338)年。元朝末年,朱元璋成为农民起义军的骨干力量,王二天在朱元璋起事之初即投入其下,前后征战十多年,此间曾奉命参与征破陈友谅、俘张士诚等战事,明太祖定鼎应天府(南京)后,论功授王二天都指挥之职,入住南京珠市巷挂彩楼,洪武十三年(1380)年,奉明太祖朱元璋之命隋征南将军付友德、左将军兰玉、右将军沐英征南入黔,次年与广阳(现今广顺)地方土司谈判中不幸中毒身亡,年仅43岁。明嘉靖元年(1522年)溢封为盘乐王,妣黄氏追封为一品夫人,在安顺西门外建有“巾帼完人”四字牌坊,赐苦节流芳族表。黄氏卒葬于安顺西门马市,生二子:柳溪、柳锐。
2世祖王柳溪,系二天公长子,又名王铨,再名若藻,生于元惠宗21(1361)年,自幼聪颖敏惠,勤奋好学,父为国殉难后,立父志,弃笔投军,洪武14年(1381),公20岁,作为安顺十八指挥将军之一与顾成、梅忠、李虞、杜威、葛晟、张义、潘克常、杨彦清、范昌等率兵,由湖南辰州入黔到达贵州普定卫(现今安顺),分兵据守,屯垦安顺,建有30军屯,49堡之乡,于今尚有屯堡文化延续,作为进攻云南的后方基地。王柳溪于洪武15年(1382)年出征大定(现今大方);洪武20年正月出征龙海;永乐元年(1403年)出征铜仁、黄平、狼洞、都匀等洞关铁寨,以功诰封武德将军,子孙世袭指挥之职,钦赐御马一匹,绸缎百疋。妣张氏,公、妣卒葬于安顺高寨上坪村王宗坡,立有石碑为据,墓前建有石柱壹对。生子:王缉。
3世 祖王缉公,系柳溪公之子,承袭其父指挥之职,指挥佥事兼任屯垦事务使司,妣黄氏,生子:贵雍。
4世 祖王贵雍,系王缉之子,承袭其父指挥之职,自幼聪敏好学,有志气,指挥同知,军民指挥使司,明永乐时人,妣陈氏,生子:王錞。
5世 祖王錞公,系贵雍之子,明洪治时期人,自幼身长魁梧,气力过人,好骑射,承袭其父指挥之职,晚年重文轻武,教子读书育人,妣吴氏,生五子:王便、王虎、王然、王联、王耀。
6世 祖王虎公,系王錞次子,承袭其父指挥之职,时遭李扁头之乱,生居维系艰难。生二子:王杰、王隆。
7世 祖王杰,系王虎公长子,妣李氏、周氏,生八子:崇本、崇厚、崇孔、崇礼、崇儒、崇智、崇美、崇正。
8世 祖崇厚公,系王杰公次子,妣杨氏,生二子:三元、祚昌。
9世 祖王祚昌公,系崇厚公次子,子孙居安顺北门金家大山、官寨,散居水城六枝等处,兴旺发达。妣陈氏,生子:天恩。祚昌祖及妣坟茔于庚寅年(公元2010年)七月初六从塘官大坟坡迁往大山大头小山祖茔地。
10世 祖王天恩公,系祚昌之子,妣何氏,生二子:王绪、国明。
11世 祖王国明公,系天恩公次子,长子王绪,迁徙北门金家大山小寨投奔金氏外家,卒葬金家大山之大头小山。妣金氏,生子:思贤。
12世 祖王思贤公,系国明公之子,居北门外金家大山小山,妣宁氏祖太,公与妣葬于金家大山大头小山。生子:王宠。
13世 祖王宠公,系思贤公之子,妣刘氏,卒葬于金家大山之象鼻山,立有石碑,生子:之先。
14世 祖王之先公,系王宠公之子,妣张氏,卒葬于北门祖墓前,生四子:永春、永柏、永昌、永德。
15世 祖王永春公,系之先公长子,家居安顺城内北街,现今王若飞故居,妣吴氏,卒葬于北门土地坡,有碑为据,生子:世清。
16世 祖王世清公,系永春公之子,妣郭氏、继妣刘氏,公卒葬于金家大山小团坡,妣郭氏卒葬于西门外板凳山,妣刘氏卒葬于北门外北山上。生四子:克昌、克顺、克宽、克树。
17世 祖王克树公,系世清公四子,妣杨氏,继妣顾氏祖太,公卒葬于土地坡旧苑,顾氏卒葬于西门外板凳山,杨氏卒葬于北门北教场。生三子一女:孝源(杨氏出,教书行医为生)、孝友(杨氏出)、孝恭(顾氏出)、女儿王敏(杨氏出,出嫁于镇宁县郭家)。
18世 祖王孝友公,系克树公次子,又名增三,妣为著名教育家爱国进步人士黄齐生先生之胞姐黄固贞,家居安顺城内北街(现今王若飞故居),居家面临破产,生活起居困难,与胞弟孝恭居住谋生,卒葬于北教场。生一子一女:大伦(若飞)、若芬。若芬1902年生,2003年10月病故,101岁高寿,贵阳达德学校毕业,重庆民航管理局会计,嫁留美学生聂开一,生男聂文龙,湖南岳阳机械农场总工程师,生女聂文凤,文凤生女曹千里,任重庆民航管理局工会主席。
入黔始祖王二天公第19世孙王若飞,孝友公之子,王若飞之妻李培芝,1904年8月14日生,留苏学生,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家邮电部监委书记、顾问等职,1994年11月10日卒葬于北京,生子:王兴。
人民英模王若飞同志不仅有子孙,而且他们继承了若飞英烈的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在国防、医学等岗位上全心尽力为国为民奉献。
20世 祖王兴公,王若飞之子,1938年11月4日生,小名毛毛,哈尔滨军工大学毕业生,家居北京崇文区西河沿路1号楼603号,国家兵器工业部外事局局长,中共党员,工程师。娶副委员长张鼎丞的女儿张延忠,1942年生,国家人事部工作,生一子一女:王强、女儿王珍,北大生物系94级学生,后在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博士毕业,现在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医师。
21世 祖王强公,系王兴之子,王若飞之孙,大学本科文化。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原为二炮部队)大校军官,娶吴会兰,生一女:鸣鸣。
值此纪念王若飞诞生120周年之际,我对王若飞这位国内外杰出的伟人崇敬,深切怀念,特此将这位伟人的家世一并浅述,启迪后人,告慰先烈在英灵中永远含笑九泉!若飞同志,你的英灵千古不朽!若飞同志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主题词:英烈伟绩 先祖 子孙
注:此稿系安顺市西秀区史志办档案局(馆)77岁副县处级退休干部杨华屾参考《王若飞传》、《王若飞文集》、《关山渡若飞》、《王若飞在狱中》、《安顺英烈》、《安顺府志》、《安顺市志》、《王氏族谱》(含老谱和新谱)、悼词、记念文集、采访了王若飞的儿子王兴和孙子王强、侄子王惠及许多王氏年长者,社会多名百岁老人,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至今(2016年10月10日)汇集成形。值此纪念杰出伟人王若飞诞生120周年之际乐意供稿。
地址:安顺市区新天地3-2-3-6-4号
联系电话:13765387698 13049510728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