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立师德 扬师风】王宏:肩负使命 奋勇前行

2016-09-19 10:52:55来源:植保学院

打印 字号: T|T
   提到教师,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从尧舜任命契为管理教育的司徒敬敷五教,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并起坐而论道,他们不仅具有高人一筹的才华,更有着高尚的品质。《列女传》中关于契有一段记载:“聪明而仁,能育其教”。“聪明”是天赋和学识;“仁”是爱心和高尚的品格,二者得兼,才能担负起育人的责任。契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个师表风范,他所展示出“聪明而仁”的秉性,可视为我国最早的教师职业道德标准。
  在我们的身边,亦不乏这样的老师,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着什么是高尚的品质。当我在媒体上看到王辉教授先进事迹的时候,同为教师的我自豪感和敬佩感油然而生,王老师说“在小麦育种这条路上,我会一如继往地走下去”,一句平实而坚定的承诺见证并支撑了他多少个由秋到夏,多少次由种到收!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四十多年来, 他俯身泥土追梦,捧出硕果圆梦,祈愿苍生皆温饱,甘做麦田守望人!
  还有我们植保学院的康振生教授,从教30余年来,始终秉持“严谨而求精”的高尚追求孜孜不倦,“白加黑、5+2”的工作模式感动了许多年轻教师,激励着大家在前进的道路上永不止步。这样的老师,学校、学院还有很多很多。正是他们,以高尚之师德、严谨之师风,撑起了科教人才培养之希望。曾经,我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能够看似艰辛的路上如此坚定不移?通过接触、学习,我心中逐渐有了答案,那就是他们对工作的热爱、敬业和担当。作为农业科教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有时甚至要到很艰苦的地方调查研究,如果没有执着、坚守、敬业、奉献的崇学事农精神,必然没有他们今天的成就。
  作为年轻教师,就是要把“热爱、敬业、担当”的精神发扬并传承下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从我做起,努力发光发热,照耀学生成长。恰如“万古师表”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名教学管理人员,与学生接触交流的机会很多,我会利用每次机会,坚持用爱心感染学生、用耐心帮助学生。每年的毕业季是我最繁忙的时候,毕业生信息核对、毕业审核、毕业答辩、学位授予等各个环节事无巨细,需要得到妥善细致的安排,需要一次又一次的核对确认,有时甚至加班加点,但我乐在其中,因为我热爱我的工作;当看到毕业生拿到毕业证、学位证时流露出欣喜的表情时,我顿时充满了力量,因为那一张张笑脸激励着我更加爱岗敬业、勇于担当。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我们虽为人师,亦是学生,向身边的人学习,向榜样看齐,用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去影响每一位学生。可以说每位教师就像是西农麦田里的一颗麦苗,承担着传承西农精神的历史重任,只有以热爱、敬业、担当的操守不断成长,牢记肩上担负的使命,不畏艰险奋勇前行,才能在收获的季节形成金色的麦浪、散发出丰收的麦香!
  注:作者为首届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决赛三等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