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保:凭工匠精神打破外国垄断

王立保
红外探测技术在国防、气象、工业、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也是国际比拼的战略领域。武汉企业高德红外,凭借制冷探测器芯片成功打破国外垄断。
这颗红外“芯”的研制,仅用2年时间,就走过了国外5年走过的路。创造中国奇迹团队的核心成员是一位32岁的青年党员——高德红外股份公司探测器中心制冷机室主任王立保。
20出头就参与重大项目
为追国产生产线来到武汉
王立保是23岁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他说,入党源于导师。在导师的带领下,他参与到当时国家急需的空间星载长寿命脉管制冷机研究,就是这段时间,他不断坚定对党的信仰。
博士毕业后,上海、合肥等多家科技企业向王立保发出邀请。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立保了解到武汉市出台了“1+9”人才政策,通过“黄鹤英才计划”等吸引海内外高科技人才,并且武汉高德红外正在打造第一条国产红外“芯”生产线,急需尚未实现技术突破的低温制冷机研发人才。
“个人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依靠国家的强盛,何不选择跟国家一起成长、用所学助民族腾飞呢?”2012年,王立保毅然放弃留学美国的机会,来到武汉工作。
王立保回忆,项目当时处于起步阶段,条件非常艰难,人员需要自己招聘、自己培养,设备需要自己采购、自己调试,甚至连厂房、办公室都没有,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追芯而来,始终不忘初心,要依靠‘工匠精神’,依靠共产党员不怕困难、不畏挫折的韧劲。”王立保说。
老外不给参数就自己试
反复实验实现国产化
王立保介绍,低温制冷技术是红外探测器的核心制造技术,对精度的要求是亚微米级的,比人类头发丝直径的百分之一还要细。
每个部件的攻关难度都不小,一个万向球节的功能件,跟人的小拇指指头一般大小。为做出这个加工件,他和团队拿着精密图纸寻遍了全国十几家加工企业,对方的第一反应都是:“图纸是不是画错了?”为打造中国精度,他和工程师驻点进入安徽的加工企业,做了上百次的工艺试验,花了半年时间反复打磨终获成功。
他介绍,红外探测器制造另一个技术难点,是芯片加工工艺。“进行倒装焊工艺时,面对没有工艺参数的外国设备,只能试。因为芯片非常脆弱,我们要非常小心,封装时压多了就压扁了,压少了又压不上,如何提高控制机器的准确度,我们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工艺试验。”
经过半年的刻苦钻研,他们研制的低温制冷机实现了首次开机,获得零下200℃的低温,之后相继攻克了高纯材料生长技术、0.5微米芯片加工技术等,仅用两年时间就走过了国外5年走过的路,成功打破了发达国家对红外“芯”的科技垄断,实现了中国红外“芯”的国产化。“作为一名基层的普通党员,作为一名研发工程师,巨大的荣誉感和个人的成就感合一了。”王立保说。
目前,在他的技术团队攻关下,高德红外已完成系列化5个品种的斯特林制冷机研发与制造,年产3000台,每年可实现产值1.2亿元。“共产党员永远在路上。”王立保说,他已等不及下一个攻关。(记者 李佳)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