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立保:凭工匠精神打破外国垄断

2016-08-14 10:05:27来源:长江日报

打印 字号: T|T

王立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红外探测技术在国防、气象、工业、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也是国际比拼的战略领域。武汉企业高德红外,凭借制冷探测器芯片成功打破国外垄断。

  这颗红外“芯”的研制,仅用2年时间,就走过了国外5年走过的路。创造中国奇迹团队的核心成员是一位32岁的青年党员——高德红外股份公司探测器中心制冷机室主任王立保。
  20出头就参与重大项目
  为追国产生产线来到武汉
  王立保是23岁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他说,入党源于导师。在导师的带领下,他参与到当时国家急需的空间星载长寿命脉管制冷机研究,就是这段时间,他不断坚定对党的信仰。
  博士毕业后,上海、合肥等多家科技企业向王立保发出邀请。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立保了解到武汉市出台了“1+9”人才政策,通过“黄鹤英才计划”等吸引海内外高科技人才,并且武汉高德红外正在打造第一条国产红外“芯”生产线,急需尚未实现技术突破的低温制冷机研发人才。
  “个人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依靠国家的强盛,何不选择跟国家一起成长、用所学助民族腾飞呢?”2012年,王立保毅然放弃留学美国的机会,来到武汉工作。
  王立保回忆,项目当时处于起步阶段,条件非常艰难,人员需要自己招聘、自己培养,设备需要自己采购、自己调试,甚至连厂房、办公室都没有,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追芯而来,始终不忘初心,要依靠‘工匠精神’,依靠共产党员不怕困难、不畏挫折的韧劲。”王立保说。
  老外不给参数就自己试
  反复实验实现国产化
  王立保介绍,低温制冷技术是红外探测器的核心制造技术,对精度的要求是亚微米级的,比人类头发丝直径的百分之一还要细。
  每个部件的攻关难度都不小,一个万向球节的功能件,跟人的小拇指指头一般大小。为做出这个加工件,他和团队拿着精密图纸寻遍了全国十几家加工企业,对方的第一反应都是:“图纸是不是画错了?”为打造中国精度,他和工程师驻点进入安徽的加工企业,做了上百次的工艺试验,花了半年时间反复打磨终获成功。
  他介绍,红外探测器制造另一个技术难点,是芯片加工工艺。“进行倒装焊工艺时,面对没有工艺参数的外国设备,只能试。因为芯片非常脆弱,我们要非常小心,封装时压多了就压扁了,压少了又压不上,如何提高控制机器的准确度,我们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工艺试验。”
  经过半年的刻苦钻研,他们研制的低温制冷机实现了首次开机,获得零下200℃的低温,之后相继攻克了高纯材料生长技术、0.5微米芯片加工技术等,仅用两年时间就走过了国外5年走过的路,成功打破了发达国家对红外“芯”的科技垄断,实现了中国红外“芯”的国产化。“作为一名基层的普通党员,作为一名研发工程师,巨大的荣誉感和个人的成就感合一了。”王立保说。
  目前,在他的技术团队攻关下,高德红外已完成系列化5个品种的斯特林制冷机研发与制造,年产3000台,每年可实现产值1.2亿元。“共产党员永远在路上。”王立保说,他已等不及下一个攻关。(记者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