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大祥:耄耋老兵,难忘战斗岁月

2016-08-03 10:37:36来源:十堰日报

打印 字号: T|T

采访结束,老人向记者行上军礼。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文/图 特约记者张家国
    7月27日,记者慕名来到丹江口市六里坪镇,见到今年已86岁的解放军老战士王大祥。王大祥身体还算硬朗,因老伴心脏病住院,他刚骑自行车从卫生院回家,又端起水喂瘫痪在床一年半的儿子吃药。
    王大祥告诉记者,他18岁参军,参加大小战斗百余次,曾4次负伤。想起解放战争时期发生的事情,王大祥依然记忆清晰。
    18岁参军当理发员
    1930年6月,王大祥出生在均县(现丹江口市)六里坪镇蒿口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祖辈以理发为生。9岁那年,父亲病逝,母亲改嫁后,他与大伯一起生活,跟随大伯一起为人理发。1948年3月的一天,王大祥正在为百姓理发时,一名解放军的排长,见王大祥理发手艺不错,人也机灵,便动员他参加革命队伍,为战士们理发,王大祥立即答应。参军那年,他18岁。
    解放军部队攻打河南淅川时,因队伍减员严重,王大祥被编入机枪连任装弹手。那时,一挺机枪配备4名战士,其中2名机枪手,2名装弹手。打仗时,他是一名战士;部队休整训练时,他为战友们理发。一年后,部队每月为每个战士发一毛钱的理发费,还为王大祥买回手动推子、剪刀等工具。他每隔半个月为重机枪连和步兵连、尖刀连的战士们轮流理一次发。每个月的工作量在300人次左右,虽说很辛苦,但他十分快乐。
    战场上捡回一条命
    谈起第一次参加战斗,王大祥打开了话匣子。1948年7月,为巩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他所在的部队急行赶到河南淅川参加与敌人争夺阵地的战斗。收复阵地的争夺战一次比一次激烈,战场上火光冲天、炮声不断。敌人的飞机狂轰滥炸,呼啸的子弹从头顶飞过,他趴在战壕为机枪手装填子弹链。王大祥和战友们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收复了主阵地上的四个小山头。由于他出色的表现,1948年9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最难忘的一次战斗是解放西安时的战斗。那场抢占制高点的战斗,从早上打到天黑,越来越激烈。敌人大概知道他所在部队占领山头的人不多,想凭借优势兵力和精良的武器,一口气吃掉他们,夺得制高点。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敌人集中一个团的兵力向他所在的第一营发起多次疯狂进攻。面对近5倍于自己的敌人,他们毫无惧色,沉着冷静,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在战斗中,敌人炮弹飞来,三名战友牺牲时被炮弹掀起压在他身上,他也被炸昏了。好在增援部队火速赶到,把他从死人堆里救了出来。
    郧阳解放后,王大祥和部队西进,先后参加解放安康、汉中等地的战斗。这期间,王大祥一路成长,由士兵到班长再到代理副排长。
    退伍返乡甘当农民
    1954年夏,王大祥从部队退伍,部队首长想安排他在供销社工作,他坚决不要,并决定回乡务农。1955年,他在医院取出陪他转战多地、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的一块弹片。
    王大祥说:“60多年来,我从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坚定跟着解放军走,跟着党走,即使牺牲也值得。”
    如今,王大祥老人作为移民内安对象,住在宽敞明亮的二层楼房生活,并被列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低保对象。“每年享受政府复退军人优抚金,日子越过越好。”王大祥说,“党和政府对我的关心非常周到。”
    自从六里坪烈士陵园迁移到王大祥家附近,十多年来,每年的清明节、建军节他都到战友墓前说说话,怀念曾经一起战斗的岁月。他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那段艰苦的岁月,不能忘了为国捐躯的英烈们。能看到国家一天天富强,军队越来越强大,我心里感到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