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顺友 “马班邮路”上的传奇

2016-07-03 10:06:23来源:天津日报

打印 字号: T|T
     吴光于
    王顺友牵着他的马匹行走在山路上新华社发
  近日,记者再访木里时发现,传奇人物王顺友还在继续着他的传奇,但那些传奇的“马班邮路”已消去:昔日木里的15条“马班邮路”已经结束了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是通乡公路。邮递员们不再依靠马儿行走天涯,骑上了摩托车送信。各个乡镇不但通了电话,还能用上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乡亲们用上了手机。
  夜快深了,应记者的请求,王顺友再次讲起马班邮路上那些难忘的日子……
  1984年,19岁的王顺友接过父亲的班,当上了木里县邮政局的邮递员,从此过上了与马为伴的日子。
  在本世纪以前,以马驮人送为手段的邮路是当地乡政府和百姓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途径。全县除县城外,15条邮路全部是“马班邮路”,而且绝大部分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上。王顺友负责的是从木里县城至白碉乡、三桷桠乡、倮波乡、卡拉乡的邮路,一个月里,他有28天奔走在上,往返584公里。
  1988年7月,在去倮波乡路上,他滑着溜索横渡雅砻江,就要滑溜到对岸时,绳子突然断开,他从两米多高的空中摔了下去。幸好这一摔只是摔在了沙滩上,人没事,邮包却掉入了江里。不懂水性的他从地上抓起一根树枝跳进江中,拼命地找邮包。当他费尽全力把邮包捞起来时, 人已累得趴在沙滩上无法动弹。
  1995年秋,在雅砻江边,一只山鸡突然飞了出来,受惊的马狠狠地踢了王顺友的肚子一脚。尽管当时钻心的痛让他直不起腰,但他坚持把所有邮件送完。回到县城医院检查时才知道大肠已被踢破。
  1998年8月,木里县遭遇泥石流,进入白碉乡的路、桥全被冲毁,白碉乡成为“孤岛”。王顺友在邮件中发现两封大学录取通知书,他急忙骑上马出发了。到达目的地时,15公斤的邮件完好无损,而污水、泥土和鲜血却沾了他一身。看到手捧通知书的王顺友,学生和家长眼泪止不住地流。
  “乡亲们需要我,我也离不开他们。”王顺友总这么说。如今, 他上了年纪、一身是病,前些年邮政局将王顺友负责的邮路调整为县城到李子坪乡。虽然少了艰险,他却热情不减当年。“只要自己在岗位上一天,就要一直把信送下去,把路走下去。”他说。
  新华社记者 吴光于
  据新华社成都6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