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好人之星:夏津 王建
发展高效农业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经营艰难 探索转型
纸坊头村是传统农业村,以种植棉花、小麦、玉米为主,过去棉花行情好,群众收入尚可,但是近几年棉花及粮食价格大幅下滑,生产资料成本提高,传统方式的耕作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村里普通群众家庭,因孩子上学、因病致贫户逐年增加。下一步如何发展,怎么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成了困扰王建的大问题。2012年,王建自掏腰包带领部分党员干部先后到济南、青州、寿光、泰安、河北、天津等地考察学习,通过参观学习,开拓了思路,激发了大家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的热情。
一腔热情 屡遭挫折
说干就干,当年,王建就组织筹建蔬菜园区,先期投资300万元,占地100亩,建成了27个高标准冬暖式大棚。由于没有经验,当年温室建造时间过晚,又不懂种植技术,等全部建成后,已经是12月份了,适合冬暖式大棚生产的反季节蔬菜大多不适合再定植了,十几个棚建好了当年也没办法投入使用,只在最早建成的几个棚中假植上了香椿。按照常规,香椿在冬暖大棚高密度假植栽培,一般每亩可产香椿芽5000斤以上,赶在春节前上市,均价每斤15元,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可天公不作美,2012年冬天雾霾严重,阴天多,降雪频繁,由于光照不足,温度较低,香椿产量不及往年的1/3,大批量上市没赶上春节,价格也受影响,效益很不理想。
发展高精尖、珍特优 描绘农业观光蓝图
为了让园区早日产生效益,王建是绞尽脑汁,四处奔波参观请教,终于找到了一条现代观光农业的发展之路。如今,示范园的种植区主要是优质果蔬,游客可边采摘边品尝,也可购买回家。养殖区内养有鸡、鸭、鹅、猪、羊等,全部是土方喂养不用饲料,游客可以现买现做现吃,也可以预定。采摘区专供游客采摘品尝观光游观,体验区主要是供游客体验农事,可以现场体验施肥、浇水、除草、喂养等农事项目,也可以和园里预定整个棚或棚内一角,定期来管理体验,定期来采摘。休闲区内已经建成占地5000多平米的大型露天鱼池和冬暖用鱼池,解决了垂钓爱好者冬天闲着无处可钓的问题。紧靠鱼池东面建起生态特色美食餐厅和休息厅、娱乐室等。管理区内依次有接待室、营销室、科普室、农机具展示室、成果展示室等。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集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娱乐性一体的顺畅安全园区。现在来园区采摘垂钓的游客络绎不绝,经济效益也日益提高。
发展高效农业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发展高效农业,带领群众致富”是园区迎门墙上的一句标语,望着这条鎏金标语,王建语重心长地说:“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带领群众共同脱贫致富,现在的园区仅仅是一个带动。”村民王同岭,现年60多岁,老婆去世,两个女儿外嫁,身体有病,不能从事重体力活,两年前把自己耕种的土地租给合作社,合作社每年每亩给1100元租金,本人在园区打工每月1200元收入,真正实现了脱贫。张洪株和张宗生都是村里接近70岁的孤寡老人,年事已高,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十分艰难。作为村支书的王建没有忘记他们,把他们的耕地租赁下,并安排他俩在园区看大门,每月都有千元的工资收入,现在是衣食无忧,生活的很幸福。王玉兰夫妇,原来只靠种植棉花粮食为主,近年来棉花粮食价格持续下滑,两人年龄大,又没有其他技术,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2012年,王建开始筹划园区,夫妇俩积极响应,以耕地入股合作社,并在园区里面上班,不但有每月的工资收入,到年底还能分红,很快脱贫,生活又逐渐富裕起来。在王建的园区中,在他的带动下脱贫致富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在未来规划方面,王建还有自己的想法。他计划五年内,带动村里80%的群众走上现代农业的致富之路,使村里的贫困户100% 脱贫。那时候园区面积将扩大到5000亩,涉及到各类蔬菜、草莓、葡萄的苗木繁育、生产和加工,将纸房头村建设成名副其实的现代农业基地。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