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武术世家大瑶王氏
大瑶王氏武术世家祖孙三代5人获全国大赛金牌
德馨誉满欣从善,体健身强重止戈。
浏阳日报记者欧阳稳江
“王家世代习武,人才辈出,早在1984年王氏便被省体育总局授予‘武术世家’荣誉称号。”近日,在长沙召开的湖南省武术协会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市武协同时获得2015年度先进武术协会和突出贡献单位的荣誉,市武协主席王绍钦获评2015年度湖南省优秀门派传承人、省武术先进工作者。
八代行医、九代习武,王绍钦是习武的第八代了。在传承王家拳的同时,王绍钦更是各地拜访名师,博采众长,希望将王家拳发扬光大。如今,大瑶镇上升村王家的“武术世家”之名早已远播三湘四水。
传承
九代习武,成就武术世家美名
如果让一个普通人在墙上钉一根钉子,锤子是必需的工具,而想要钉得牢固,估计还要多用锤子敲几下。然而,王绍钦却描述了另一种钉钉子的方法:用功者在稍稍运气、瞄准后,可将藏于袖中的独门暗器——铁钉在百步之外命中目标物,且能入墙三分……
“这是祖上的‘百步穿杨’,是否真能入墙三分已经无从考证,但击穿杨树叶应该是确有其事。”关于武术世家的来龙去脉,王绍钦稔熟于心。
明成祖年间,王氏始祖从江西修水迁至浏东上洪黄石洞。其祖辈擅长医术,独创王家拳,兼行医治病。明嘉靖年间,一支王姓族人率部分子弟投奔戚继光麾下,从此王家拳分为两支,一支在浙江、江苏传承下来,一支固守湘赣边祖业,也就是如今的上升村王家。
王家拳短小精悍,结构紧凑;手法上诡异多变、步法稳健、攻击勇猛,形成了以意为神、以气催力、发力刚劲的特色。清末,王才学、王应兆、王显科等均为乡中豪杰,身手非凡,广拜名师指点,创“挖牙斩”之独家技法以及“隔山打牛”点穴术。传至王扬喜,又独创暗器,袖中常佩数十长钉,发之则百步穿杨,入墙三分。至民国初,王英富广纳门徒,精授武艺,犹爱打抱不平,曾组织乡民反饥饿反压迫,与当地土豪劣绅进行抗租减息斗争,备受乡民拥戴。
除却数百年的岁月风尘,1958年在王绍钦的祖父王贤成的组织下成立了上升国术团。传至现代,王贤成、王成发、王绍钦祖孙三代,将行医习武发扬光大,闻名县乡。1984年,上升王氏被省体育总局授予“武术世家”荣誉称号。1985年,王贤成、王成法、王绍钦祖孙三代代表浏阳参加在平江举办的湘赣边区三省九县武术比赛,一举拿到了男子老、中、青三个组别的全能冠军后,武术世家之名更是远播三湘四水。
变化
摒弃成见,各地拜访名师学艺
“现在家里已经有5个人拿过全国赛的金牌了。”在王绍钦的悦武堂,除了刀枪棍等各类习武器具外,最显眼的是一间摆满了各种武术比赛奖牌的陈列室。这其中,最让王绍钦感到骄傲的莫过于一家祖孙三代中,已有5人获得过全国武术比赛的金牌。
德馨誉满欣从善,体健身强重止戈。“武术最高的精神境界就是‘止戈’。”王绍钦说,自己从孩提时就跟着父辈习武,“那时年纪小,就从站马步开始,后来就帮着提兵器。”从王绍钦的父亲王成法开始,就不再拘泥于独家王家拳的练习。至王绍钦,更是先后在全国各地拜了数位师傅,习得形意拳、八卦拳、八级拳、散打、巫家拳等近十余种拳术及点穴之功。
“以前习武之人大多各成一派,谁也不服谁,也不轻易教给外姓人。”集众家之长,王绍钦将传统的王家拳发挥到了极致。而在习武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同时,王绍钦却更希望将这一身的本领传承出去:“在过去,师傅带徒,多少留一手,有十分本领也只会教九分,但这样一来,真本事会越教越少,最后就无东西可学了。而我的想法则是:不但要将王家拳传承下去,而且还要有十分教十一分来,那多出的一分还必须是自己毕生领悟独创的。”
言必行,行必果。王绍钦和村里的习武能人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教练团,每逢有大的比赛都会对参赛者进行集中训练。在去年9月份第三届湖南省武术比赛中,经过王绍钦等人点拨的参赛选手一共获得了5块金牌。
“开始的时候只有三四十个,现在差不多有近百个学徒了。”在今年,王绍钦更是做了一个重要的举措:免费、放开收徒。凡是上升村的青少年,只要身体条件许可且热爱武术,均可前往王家免费学习。每到周末,王家院子传来的“哼、哈”之声让人为之振奋,而那些小小的身板里充满着对武术的热爱之情。“也许王家独创的招术是有限的,但武术的精神应该是无界的。”
德馨誉满欣从善,体健身强重止戈。
浏阳日报记者欧阳稳江
“王家世代习武,人才辈出,早在1984年王氏便被省体育总局授予‘武术世家’荣誉称号。”近日,在长沙召开的湖南省武术协会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市武协同时获得2015年度先进武术协会和突出贡献单位的荣誉,市武协主席王绍钦获评2015年度湖南省优秀门派传承人、省武术先进工作者。
八代行医、九代习武,王绍钦是习武的第八代了。在传承王家拳的同时,王绍钦更是各地拜访名师,博采众长,希望将王家拳发扬光大。如今,大瑶镇上升村王家的“武术世家”之名早已远播三湘四水。
传承
九代习武,成就武术世家美名
如果让一个普通人在墙上钉一根钉子,锤子是必需的工具,而想要钉得牢固,估计还要多用锤子敲几下。然而,王绍钦却描述了另一种钉钉子的方法:用功者在稍稍运气、瞄准后,可将藏于袖中的独门暗器——铁钉在百步之外命中目标物,且能入墙三分……
“这是祖上的‘百步穿杨’,是否真能入墙三分已经无从考证,但击穿杨树叶应该是确有其事。”关于武术世家的来龙去脉,王绍钦稔熟于心。
明成祖年间,王氏始祖从江西修水迁至浏东上洪黄石洞。其祖辈擅长医术,独创王家拳,兼行医治病。明嘉靖年间,一支王姓族人率部分子弟投奔戚继光麾下,从此王家拳分为两支,一支在浙江、江苏传承下来,一支固守湘赣边祖业,也就是如今的上升村王家。
王家拳短小精悍,结构紧凑;手法上诡异多变、步法稳健、攻击勇猛,形成了以意为神、以气催力、发力刚劲的特色。清末,王才学、王应兆、王显科等均为乡中豪杰,身手非凡,广拜名师指点,创“挖牙斩”之独家技法以及“隔山打牛”点穴术。传至王扬喜,又独创暗器,袖中常佩数十长钉,发之则百步穿杨,入墙三分。至民国初,王英富广纳门徒,精授武艺,犹爱打抱不平,曾组织乡民反饥饿反压迫,与当地土豪劣绅进行抗租减息斗争,备受乡民拥戴。
除却数百年的岁月风尘,1958年在王绍钦的祖父王贤成的组织下成立了上升国术团。传至现代,王贤成、王成发、王绍钦祖孙三代,将行医习武发扬光大,闻名县乡。1984年,上升王氏被省体育总局授予“武术世家”荣誉称号。1985年,王贤成、王成法、王绍钦祖孙三代代表浏阳参加在平江举办的湘赣边区三省九县武术比赛,一举拿到了男子老、中、青三个组别的全能冠军后,武术世家之名更是远播三湘四水。
变化
摒弃成见,各地拜访名师学艺
“现在家里已经有5个人拿过全国赛的金牌了。”在王绍钦的悦武堂,除了刀枪棍等各类习武器具外,最显眼的是一间摆满了各种武术比赛奖牌的陈列室。这其中,最让王绍钦感到骄傲的莫过于一家祖孙三代中,已有5人获得过全国武术比赛的金牌。
德馨誉满欣从善,体健身强重止戈。“武术最高的精神境界就是‘止戈’。”王绍钦说,自己从孩提时就跟着父辈习武,“那时年纪小,就从站马步开始,后来就帮着提兵器。”从王绍钦的父亲王成法开始,就不再拘泥于独家王家拳的练习。至王绍钦,更是先后在全国各地拜了数位师傅,习得形意拳、八卦拳、八级拳、散打、巫家拳等近十余种拳术及点穴之功。
“以前习武之人大多各成一派,谁也不服谁,也不轻易教给外姓人。”集众家之长,王绍钦将传统的王家拳发挥到了极致。而在习武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同时,王绍钦却更希望将这一身的本领传承出去:“在过去,师傅带徒,多少留一手,有十分本领也只会教九分,但这样一来,真本事会越教越少,最后就无东西可学了。而我的想法则是:不但要将王家拳传承下去,而且还要有十分教十一分来,那多出的一分还必须是自己毕生领悟独创的。”
言必行,行必果。王绍钦和村里的习武能人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教练团,每逢有大的比赛都会对参赛者进行集中训练。在去年9月份第三届湖南省武术比赛中,经过王绍钦等人点拨的参赛选手一共获得了5块金牌。
“开始的时候只有三四十个,现在差不多有近百个学徒了。”在今年,王绍钦更是做了一个重要的举措:免费、放开收徒。凡是上升村的青少年,只要身体条件许可且热爱武术,均可前往王家免费学习。每到周末,王家院子传来的“哼、哈”之声让人为之振奋,而那些小小的身板里充满着对武术的热爱之情。“也许王家独创的招术是有限的,但武术的精神应该是无界的。”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