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泉州王氏百家祠》——泉州开闽三王祠

2016-03-16 10:08:22来源: 泉州开闽三王文保中心

打印 字号: T|T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的最重要名祠之一“开闽三祠,位于泉州市区南俊路71号。五代、宋时期王氏三昆仲因有德于民,市区先后建专祠祭祀,后俱遭兵燹。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三王后裔(璐霞沟王寰及孙王慎中)择地于承天寺西侧自建祖祠,即今“开闽三王祠”。
    三王祠历来是海内外王氏裔孙寻根谒祖之大宗祠,被列入福建初中乡士教材,并授予“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古城示范区”、“侨乡名祠”  等称号。

    “开闽三王”即王潮、王审邽、王审知昆仲,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唐光启元年(885年),从河南固始率义军入闽。886年受命于民,引兵围泉州于同年8月攻克泉州,并作为后来进军福州统一全闽的根据地。三王在世,治闽计40余年,广施德政, “省刑惜费”,仁爱百姓,广纳贤才,重教兴学,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发展经济、文化、商贸、海交的政策和措施,为当时及宋元时期福建和泉州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闽三王是闽国的缔造者和引领者,是海丝之路最早的开拓者和践行者之一。“三王”为统一闽疆、鼎建闽国、开发福建,谱写了一曲太平盛世的千古绝唱,给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遗产,形成光辉灿烂的三王文化,己作为中华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支脉载入史册,被后人尊崇为“开闽第一”和“八闽人祖”。  泉州开闽王氏历经千年繁衍,遍布世界各地,拥有300万之众,成为泉州最具影响力的望族之一。
    岁月沦桑,星移物换,三王祠历尽磨难。1999年春,由海内外王氏捐资逾百万元,以“修旧如旧”原则重建,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是一座悬山式、燕尾脊、穿鬦架构的砖木建筑。主祠为上下落三开间,中有天井及两庑。重建后的三王祠按原式样,原坐字,保留了明清建筑风貌,建筑群构建精巧,独具匠心,令人叹为观止。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候补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王汉斌宗亲亲自为宗祠题写“开闽三王祠”墨宝,并制金匾悬挂于大门入口处。
    三王祠附属建筑有垂花埕围大门、画廊、上下护厝,面向花厅等,工匠们运用了烘云托月、绿叶托红花等手法,精雕细琢,使整体建筑古色古香,是典型的闽南古建筑力作。
    三王祠至今仍保存许多价值极高的历代石雕、木刻等古建筑构件及文物:主祠灯梁及灯梁杠的木雕狮子、梁柱木雕纹饰及斗拱花木构件等,门廊两边角牌保存的两幅“鹿雀同春”砖雕及其它石雕均为明清原建筑构件。
    主祠正门额以青石横刻篆书“开闽三王祠”,左右石柱楹联“太原望族源三晋,固始义师靖八闽”;祠厅两边石柱雕刻颂扬三王开闽治泉功绩的联文三对。

    厅堂中央雕花坐龛金碧辉煌,龛内供奉王潮,王审邽、王审知雕像。
    厅前梁挂新加坡前总统王鼎昌题赠“开闽第一”匾额,后梁悬挂宋书法家米芾手迹“一本三宗”及台湾知名人士王金平题赠“光前裕后”等匾额。
    祖祠的整体布局庄重肃穆。主祠墙体由闽南独有红砖、花岗岩石(出砖入石)砌成,主祠外石埕绿树成荫,西侧画廊,嵌有青石影雕“五代闽国史画”12幅,再现三王历史功绩,南面新建“开闽亭”,矗立开闽三王纪念碑,纪念先祖入闽的丰功伟业。回向花厅设有五代闽国三王文物史迹陈列馆。
联系电话:0595-22277339
地  址:泉州市区南俊路71号
泉州开闽三王文物保护中心、《泉州王氏百家祠》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