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广东惠州水北王氏世家与宗祠

2024-06-16 09:41:21来源:原创

打印 字号: T|T

      世界王氏网广东惠州讯,11月28日下午,世界王氏网总编、世界闽裔王氏宗亲团体联合会副秘书长王亦鸣、惠州华强钢铁公司董事长王传华等在出席华夏十大姓氏签订和谐宣言期间,应惠州王氏宗亲会邀请,前往惠州北湖公园拜谒水北王氏宗祠并与惠州王氏宗亲亲切会晤、联谊交流,受到宗亲们的热情接待,一脉相承的浓浓亲情至今仍让人倍感温馨。更令人欣慰的是,在政府管理的美丽的北湖公园中能建造起王氏宗祠,真给王氏添光增彩,足以让人引以为荣,现将剪影发此,与网友分享:     

        谱载水北王氏为周天子之血脉,属琅琊王氏世系,自东晋书圣王羲之公第十九世裔孙龙德,于北宋仁宗皇祐五年,即公元1053年孟冬,从金陵今南京乌衣巷迁徙东惠郡博邑陈堂定居。
厥后,裔孙于元初移居归善邑城。又复迁荔浦水北开基。迄今已有957年矣。龙德公宋儒士,为太始祖,其子孙今已繁衍遍惠郡,含惠阳、惠城、惠东、博罗、龙门及东莞、兴宁、河源并东南亚等地,诗礼传家,重农桑、端士习、隆学校,或农耕渔猎,或经商置业,或从教为官,或投笔从戎。居者独善其身,士出为国为民而尽责尽忠,犹古木之森森。其与当地众姓氏一道,融合民俗文化,赴国难、共荣辱,谱数朝当地民族活动史篇。自元入明清三朝,水北王氏出朝廷命官有官品位的多达十九人以上:元有“两教一事”、明有“两史”、“两巡按”、“两太守”,清代
有“两县令”和诸教授,其中三品有四人、四品有二人、五品有二人、六品有三人、七品有三人、八品有三人、九品有二人。其中十五世祖凤岐公官虽九品,却沐明皇专召并宴赐宠渥之殊恩。有四实属不完全统计,因社会复杂因素,兴宁、河源、东莞及本宗流散的仕官未能计其入内,然足以窥见水北王氏俊彦星耀,宗声显赫,不同凡响矣。
    明宣德进士、秋官员外郎、福建布政司右参政、惠阳人吴高《赠耆宿王均应乡缺序》有云:水北王氏“为惠阳之乔木”,并赞曰“何王氏之多贤也!使若子若孙谞效其行,则联芳步武、光前振后,安知无其人乎?若然则王不独为惠阳乔木,且与古三槐并称矣!”
    水北王氏众贤良中,佼佼者当为十三世祖度公,其为建文山东道监察御史,是靖难忠臣之一,皇谥贞烈,惠郡北湖曾建有孤忠祠及乡设专祠以祀,当燕王朱棣起兵争夺皇位,度公曾联合诸臣力保建文皇帝,并出谋划策,有东昌、小河之捷,燕王陷都夺位,度公力穷被执,面骂燕王弑君簒位,虽遭割舌锯体酷刑,誓死不作贰臣,纵是身首离异并“灭族沉家”而“志不岐”,度公烈迹,明史、省郡邑志及野史诸书有志。明清仕官多有题咏,近代惠州名士张友仁先生《惠州西湖志》评“王度在封建专制时代为标准人物”,其不但是水北王氏之骄傲,也是惠郡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堪称民族历史之精英,可谓风范千古声壮循州,增辉万代永励后世,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再创辉煌焉。
    时庚寅年(2010)十月初八  廿九世孙国光据谱撰文

 

 

    

  

  

 

王氏宗祠易地重建记

    谱以昭示族之血脉,承载先人功绩。祠以祭祀祖之懿德,聚族人、励后进。故重修建宗祠乃族事重中之重也。吾氏源于周武宗室,属琅琊王氏世系,为东晋书圣羲之公后裔,太始祖龙德公为其十九世孙,于北宋皇祐五年率子弟自金陵徙粤惠博邑陈堂开基并发枝散杈,子孙遍及惠博梅党及甫洋等地。曾出元代三仕,又出明之贤良太守、副使、巡按及监察御史、贞烈度公等从教为官者众。遂有惠阳乔木之称。元初,十世祖一举公入籍归善而后,复迁博邑荔浦简设宗祠开基。至十三世祖溥公于明正统五年择坚材良工始构宗祠并定型制。得归善贤县令彭良臣赠祠联云:兰亭日暖、荔浦春浓。至清同治,祠再重修,尔来数百年焉。见证吾族与国,人命与共。可谓慷慨赴国难、繁荣共与创矣。公元2004年,水北村迁,族人石奎、洪坤、谭粦、培基、志华、启生、石平、崇生、广华等先后向政府保宗祠,国光、万通、容进、容水、美古等各以文史、资财、舆论诸方面予以合力。祠终被列市级文保单位。其为后存荣机焉。四年后,因城市开发致祠由政府出资搬迁。易地用原材,按原貌重建。族人泽坤、万通精选并定祠址市园林局承建。又族人海军、伯涛、惠东、维珊、瑞祥、信钊等督建工建。至次年八月竣工启用,使之免遭推毁而延后世。尔无愧于祖先矣。现祠布局合理,结构完美,保其清水墙、硬山顶等原有本色。西据原祠500米外,坐落湖公园小丘之口,集人文观景与一体,观日月之升华,云蒸霞蔚;揽小桥流水、湖影波光、楼宇亭榭、竹修树嘉,互映如画,是为得天地之独锺,布浩然之瑞气,既承先祖之荣耀兮、福泽吾氏之万世子孙。值此祠落启功之喜,怀古抚今,感世事之沧桑,谢政府之惠赠及建设者之用功,又及族俊彦不懈之努力也。追思数百千年来先祖生活之辗转,庆当今国运昌盛及民之殷康,乃励来者爱吾宗祠,爱吾中华,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焉。谨遵在世数前辈及族众兄弟侄之嘱托,作此文记之
             乙丑年七月初十撰稿 庚寅年十月十八日复修  廿九世孙国光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