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存 习书先立品

少年爱上书法
王亦存出身于一个苍南农村家庭。他说小学时,因为字迹潦草,作业本经常被老师撕烂。十三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本字帖,用心学了一下,没想到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突然间感觉到写好字也并非是一件难事。
从那以后,王亦存渐渐爱上了书法,每天放学回家先练字一个小时。高中时,王亦存转到温州求学,语文老师的一手好字让他艳羡不已,而老师的鼓励也极大地激发了他努力学习的热情。他沉浸在墨的世界,默默体味,静静沉吟,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有了自由驰骋的天地。
高中毕业,王亦存考取了东北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后就职于温州银鹰铜字厂。为了在书法上有更高的追求,数年后他放弃了这份当时算高收入的工作,选择了研习书法、钻研书法理论这条寂寞之路。时间一晃二十多年过去,其间王亦存曾短暂师从温州著名书法家、诗词学家蔡心谷老师学习。这段美好的学习时间,让他受益匪浅,至今难忘。
传承文化,修生养性
俗话说字如其人。王亦存生性不拘一格,这一点从他的字里就可显现,他喜欢隶书,尤爱玩草书。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在狂乱中凸显优美。王亦存在居所之外另辟有一书画室,满室书画,墨香清淡,一派宁静悠然的意境,恍如世外桃源,闲来无事他便在其中自得其乐。
有人说,一个人若能将兴趣与谋生的事业相结合,乃是人生一大幸事。王亦存正是这样的人。这些年来,王亦存在自我研习书法的同时,也教授一些学生及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他的学生中有初学书法的懵懂少年,也有对书法怀有热忱之心的青年和中年人。好为人师的他乐此不疲,于他而言这既是谋生,更是一种修生养性的过程。
去年秋天,他走进百老惠第三龄学院,专门教授中老年人书法,这样一来学生的年龄从老到少也算是齐了。王亦存告诉我们,书法学习需经年累月的持续努力,去年秋季第一学期还属于磨合期,主要摸清老年人的脾性、做好心灵沟通,这个学期将因材施教。他深知很多老人之所以来百老惠第三龄学院学习书法,是因为早年对书法有着别样的爱好,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如愿,老了便想来弥补遗憾。
“中老年人心智成熟稳定,虽然他们的年龄都比我大,但是相处的过程还是相当愉悦的。”近半年相处下来,王亦存对这些老学生的学习认真劲儿还是相当肯定的:“他们下大雨也坚持过来学习,写得用心,学得开心,进步亦是显著!”
力求融异,简单生活
二十多载寒来暑往砚田笔耕,挥毫墨洒。王亦存在艺术生命中,带着对书法的挚爱,对事业的执着,满载着快乐一路走来。他曾参加“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等数十次全国、全省之展赛。他始终恪守“习书先立品,书性即人性”的格言,人品先立好,心正则笔正。在书法艺术的黑白世界里执着前行,实践着人生的自我价值。
作为温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鹿城区书法家协会副秘长、鹿城诗社秘书长的他热心公益,闲暇时,在协会里帮忙做一些事情。前年,王亦存把自己的微信名改为“融异”。他说,这也就是求同存异的意思,一个人做人做事学会了包容,生活也就简单了。
王亦存是个心怀感恩的人,他说,感谢人生,感谢命运安排,因为与书法的不解之缘,这些年来他与书法从相识、相知到相伴,让他的生活变得快乐而充实。□小娴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 · 老家来人啦!
- · 儋州王氏家谱编修圆满收官,王大伦老先生挥
- · 额尔古纳的夏天
- · 固始县委领导莅临福州调研访问
- · 我与世王会亦鸣秘书长的结缘
- · 王昱(王宗浩子)
- · 王大举(王伯大堂弟)
- · 第十八届世界王氏联谊大会精彩回顾
- · 世王聚吉 光耀宗林——吉林经济发展大会暨
- · 王氏始祖姬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