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辈:磨好“金刚钻” 勇揽“瓷器活”

2001年8月,王小辈从武汉铁路运校铁道信号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商丘北信号车间木兰信号工区工作,此后的十几年间,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勤奋刻苦的实干精神,他先后担任过多个信号工区工长。2014年3月,段领导赋予他更大的责任,让他担任商丘北集中修工区工长,这是全段最大的工区,管辖设备包括109台道岔转辙机、107个轨道区段、107架信号机以及商丘北站Ⅰ场、Ⅱ场、801线路所三个信号楼的12面电源屏、57个组合架、3个控制台等室内设备的维护工作。虽然设备超期服用、故障件数居高不下,但设备制式很全,包含了全段所有设备的种类,对提高自己和其他职工的业务能力很有帮助。王小辈上任后,一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千方百计调动工区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一方面分析故障频发的原因。经过两个多月的观察,他发现在所有信号故障中,轨道电路故障给铁路运输造成的干扰最大,延时最长,故障因素最多,恢复起来最费时费力,于是他结合自己在日常维修和岗位练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潜心研究轨道电路故障的特点和规律,在研究过程中,他利用天窗点时间,大量模拟故障现象,采集、记录了1700条数据,并采用计算机中exle表格进行辅助数据分析,具体做法是:将相同测试点处数据采用“色阶”法标注,将正常情况下的测试数据设为“中值”以黄色标注,故障发生后升高的数值渐变为红色,降低的数值渐变为绿色。采用色阶法标注后,可以清晰的看出各测试位置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他又根据全段以及全局、全路其它电务段发生的轨道电路故障规律,创立了“5+3轨道电路故障处理”法,“5”是轨道电路的常见故障种类:即送电端电缆短路、送电端轨面短路、受电端电缆短路、受电端轨面短路、受电端回楼电缆通道短路,“3”是3种故障处理方法:即电压法、电流法、混合法。通过实施“5+3轨道电路故障处理法”,工区设备故障件数下降了30%,随后开始在段管内的12个现场车间推广,其它车间的轨道电路故障延时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特别是东陇海线上的开封、商丘信号车间,采用“5+3轨道电路故障处理法”以前,轨道电路故障延时平均为每件40分钟,采用“5+3轨道电路故障处理法”之后,轨道电路故障延时平均为每件27分钟,下降了32.5%。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该工作法的推广密不可分,也充分显示了它的强大生命力,因此获得了2014年度“郑州铁路局党内优质品牌”的称号。



2015年7月21日,京九线上的梁堤头站信号楼至801线路所站的一根长2700多米的48芯电缆绝缘超标(小于0.2兆欧),直接影响京九线多架区间信号的正常使用,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影响京九线的安全畅通。鉴于这个情况的严重性,车间领导指派王小辈负责查找设备隐患,他首先借助电缆探测仪和兆欧表对全程电缆进行逐段探测、检查,很快查找出了真实原因,原来是距商丘北站10公里的F15电缆盒到梁堤头站信号楼机械室综合柜D31接点排的4根电缆芯线绝缘不良造成。原因虽然找到了,但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电缆的正常特性却成了难题,当时这根电缆已没有多余芯线,要恢复电缆的正常功能只有更换电缆,但如果要更换此根电缆,不仅至少需要十几天时间(需要从电缆厂家购买2000米以上的48芯电缆),而且更换电缆的工期也很长。经过反复思考和认真研究,王小辈尝试着用“嫁接法”解决问题,即借用和问题电缆同沟敷设的其它电缆的多余芯线来代替不良电缆芯线,再将电缆两端连接至室内设备,经段技术主管部门同意后,王小辈采用“嫁接法”恢复了电缆的正常功能,不仅消除了设备隐患,而且也节省了近百万元的生产资金。现在这种处理电缆故障的方法已在全段广泛推广。
“我还有很多业务短板要不断补强,只有把干活的‘金刚钻’磨亮磨利,才能揽下更多的‘瓷器活’。”王小辈如是说。(刘海波)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