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栋谱载·三槐确系琅琊支派

家谱真伪考证工作,应依据各时段正史、通志、府志、州志、县志与地方志记载,旁征博引,古名人文集或文献、墓志铭,力求真实准确,所议所论均有所据,分析生存环境、地理、时间等。

据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王国栋在他的王氏宗谱记载,三槐世系谱。供宗亲参考。










始祖:晋。周靈王太子,齊女所生字子晋超古幼有德以諫廢年十八,而賓是为哥子宗敬。仙通鑑灵王太子晋字子乔,赋性神灵,好吹笙得秦女修仙,聞王時遊伊洛之間,随浮邱公登嵩山灵王八年归至京伏地而卒,王哀恸斂莶嵩山之陽,辛亥年北至榖城山借乡…告我家七月七日,晋乘白鹤挥手谢時人而去。《河南通志》记晋墓穴在河南嵩山地。
2世:宗敬一名宗恭字元镜,晋子。周司徒因父被废,始居河东城都乡唐版里,时人号曰王冢,因以为氏。配姜氏子一鳳。王子司徙塚在晋城北五里。
3世:鳳。宗敬子。配郭氏生二子长子覃,次子石,石子诩,学者称鬼谷先生,河南省志亦有鬼谷洞見仙釋。
4世:覃、凤长子,躬耕晋侠屡辟不就,生一子渠,
5世:渠,覃子。
6世:豐、渠子,为智伯家臣。遂入東都为封人,墓在偃师县北即山,子一芝。
7世:芝,丰子。东都城守长,子一亿。
8世:億,隐居不仕,以子为将魏王嘗以百金为寿镱却之,子一错。见《百家谱》。
9世:错,亿子。生二子:长墳次愦
10世:墳,错长子。配范氏子一渝。
11世:渝,墳子,配上官氏子一息
12世:息。渝子,魏司邑,配錢氏子二:恢、昱。
13世:恢,息长子,魏司匙相昭配姜氏子一亢。见江左渊源。
14世:亢,恢子。以中大夫召不就,因魏不用孔斌之贤,遂居関中。配胡氏子三:颐、斂、蠋。
15世:颐,亢长子。有文武才,以中大夫召不就;配孔氏文信君斌之女子一翦。
16世:翦。颐子,秦大将军,配杜氏大将军赫之女生君子六:戊、贲、勇(秦左长史)、刚(秦,右庶长)、毅(秦下大夫)、乙(秦临洮守)、女一嫁中部将汪陈,分水譜记生九子,长子戊,次子賁配吕氏。墓在陕西富平县东四十里旁列六冢相傅。
17世:戊。翦长子,秦卿士,始皇时封五大夫,墓在富平县北三十里,配杜氏大将军荣之女,子一离。
18世 :離。长子元,次子威配刘氏,汉扬州刺。史其后称“太原王氏”。
19世: 王元、王威分大二支系。
19世: 元。離长子,初为临淄令,后为避秦乱,迁琅琊后徙临沂,称“琅琊王氏始祖”。(现有学者把三槐王氏支系接在王元的,孙子王志后,太原王志三子:珣、玕、琪)。
20世: 忠。元子,秦子婴散侍,子婴降避乱于梁,仕汉为后将军。
21世: 渾。忠子,字元仲,汉高祖五年守河内封汉睢阳候,子三:曜、晖、皎。
22世: 曜。浑长子,字明德,汉秦州牧。配彭城刘氏尚书之女,子一袭。
23世: 袭。曜长子,字公武。汉武帝时为秋官拜中书监,元封二年出守太原加后将军,配许氏子二:廣、吉。
24世: 长子 广字子远,渡迁江左后居上虞。吉。袭次子,字子阳。汉宣帝封为谏议大夫。始居阜虞后徙迁临沂都乡南仁里,其后称临沂之祖。子:崧、骏。
25世: 骏。吉次子,字伟宣(亦传伟山),元帝朝谏议大夫。子:崇、遊。
26世: 崇。骏长子,字德礼,成帝朝为大司空、扶平侯。
27世: 遵。崇子,字伯业,汉中郎将、义乡侯。子:旹、音。
28世: 音。遵次子,字少元。大将军掾。子:安、书。
29世: 书。音次子。
30世: 荪。仕东汉为中大夫。
31世: 仁。荪子,字周望,一字振之后,后汉青州剌史。子:典、睿、谊、融。
32世: 融。仁四子,字巨伟,一字景彰。明经史屡辟不就。子:祥、览。
33世: 祥,融长子,生五子:王肇、王夏、王馥、王烈、王芬。
览。融次子,官清河太守、光禄大夫,拜太子太保。生六子:裁、基、会、正、彦、琛。
34世:裁,览长子,字士初,晋镇军司马。配魏氏子三:导、颖、敞。
35世:导 (276~339),字茂宏,丞相,配曹氏子四,继雷氏子二:悦、恬、洽、协、劭、荟;
36世:洽(323~358),导三子,字敬和,晋中书令,导诸子中最著名,升平二年(358)卒于官,年三十六。配刘氏继桓氏荀氏子二、侧室内子一:珣、含、珉。
37世:珣,字元琳,东晋(349—400)金陵人,晋散骑常侍。配谢氏子五:弘、虞、柳、孺、昙首。
38世:昙首。珣五子,太元十九年(394~430),晋太子詹事,宋元嘉七年 (430)卒,配谢氏继蔡氏郑氏,子二:僧绰、僧虔。琅邪王氏自渡江居吴陽分支乌衣巷支其后称乌衣王氏。
39世:僧绰,南朝宋(423—453)金陵人,宋侍中袭豫宁侯。配刘氏徐氏,子二:俭、逊。
40世:俭(452~489),字仲宝,字仲宝,齐中书监进爵南昌县公。配刘氏,子二:骞、琮。
41世:骞 (474~522),字思寂,梁降为侯,普通三年(522)卒。配安氏继徐氏侧室汪氏,子二:规、矩、箴(zhen)。
42世:规,字戚明,南朝齐、梁(492—536)金陵人。梁封南昌侯。配袁氏,子一:褒。
43世:褒,字子汉一字子渊,周晋封石泉县侯。配,南梁武帝鄱陽王恢女,萧氏子一:鼒;继宗氏。
44世:鼒,字玉铉,隋安都通守,石泉明威侯。酏刘氏,子八:宏让、宏直、宏庆、宏仁、宏义、宏训、宏道、宏艺。
45世:弘让,字敬宗,中书舍人,专掌机密。有三子:方土,字玄逸,临邛令生崇礼。仲子:方则,字玄宽,光禄卿生四子景、晏、昱、昇。季子:方泰,字元敏,太府少卿生鸿、源二子。方则的长子王景,兰州刺史,有六子;绾、绮、纯、绪、练、纾。
宏直,字长宗,唐袭石泉侯。配魏氏,子五:缄、绩、缋、綝、纯。
46世:綝,字方庆,宏直五子,(?--702)唐左庶子。子十:曦、晦、晊、曒、曝、晈、皑、昕、曄、晖。方庆传十子家在咸阳。
47世:曒,字光辅,唐潞州刺史。配李氏,子二:宠、宰
48世:宠,字尚年。配田氏,子一:仲连。
49世:仲连,唐扬州录事参军。配韩氏,子一:绍。
50世:绍,字祖渊。配杨氏,子一:与。
51世:与,配郑氏,子二:及、乂(yi)。
52世:及,唐中书舍人,追封祁国公。配范氏,子二:岁、成。
53世:岁,字声仁,右谏议大夫,追封沂国公。配魏氏,子一:搏。
54世:搏,字昭逸,唐司空封鲁国公,后贬为司户。配陆氏,子四:倜、谈、伦、言。搏太原人,系出琅邪。
55世:言,搏四子,世居渭南,唐季占籍魏郡,家大名之莘亭,唐懿宗咸通八月十三生,已丑仕唐为滑州黎陽令,后唐明宗长兴年庚寅年六十三合葬山东東昌府,莘县城东北二里群賢堡。三槐始祖。
56世:三槐第二世徹,字伯通,生于唐昭宗景福元年壬子九月初二日,以文行著名,后唐同光三年状元及第,授校書郎直史宫历右拾令;天福七年壬寅正月二十日,五十一岁,葬莘县群贤堡,门人博平孙爽誌基墓,配田氏,子二:祜、祉。
57世:三槐第三世祜,徹长子。字文叔,生于后唐莊宗同光元年、卒于宋太宗雜配三年十月初一,年六十四。轩監察御史升兵部待郎。见《宋史》葬江南潛山县王家坦常待徐鉸誌。其墓崇祀莘县乡賢,開封河中二府名宦。配任氏,追封徐国夫人,子三:懿、旦、旭,继边氏追封秦国夫人,子一:勉。
58世:三槐第四世懿、旦、旭、勉。


按清1779年王国栋《宗谱.三槐谱》卷一记载:三槐总世系,卷二记载:太尉房世系,卷三记载:秘丞大房世系,九江支、萧山南莊支、四明西溪等几大支。卷四、记载文正公二房王旦世系有十二支与五卷记载七支:浙西諸暨桥亭(九世孙王當一王愨一王愕)、四村、松江(松江指松江府地区上海鹤沙九世王逖二子)、餘杭县(九世王道四子)、達溪(绍兴府地区王補之)、餘姚伯府、胥村(建德府王應荣一王儀一王光租)、潞莊前(九世孙王隨)、挍里、萧山挑源廟西附(九世王学之)、诸暨汪王(九世王斌)、山陰石泉池、萧山湫上苧羅(萧山三槐支九世王性一王长卿一王培)王国栋二十八世孙、会稽攢宫、山陰潞莊后、林頭翠山附、無锡三沙、山東新城(王棠)。与卷五记载:山陰黄弯(九世孙王適)、山前(王穀)、餘姚东门(九世王遠)、新昌(九世孙王速)、四明(九世王邁)、大尉房羅门(九世孙王述)、供宗亲参考。
附:琅琊王氏咸阳分固始闽世家
附:琅琊王氏咸阳分固始闽世家


王伯飞整理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莘县三槐王氏宗谱
- · 三槐王氏家谱述正
- · 太原郡-三槐堂衍派敦睦堂王氏族谱
- · 遵义县鸭溪镇石板镇枫香镇《三槐堂•
- · 缙云箬川王氏家世考索
- · 上海馆藏鹤沙王氏三槐堂家乘
- · 淮阴三树王氏宗谱序
- · 三槐堂连云港海州王氏
- · 三槐堂赣榆上堰王氏
- · 三槐堂王氏下乔村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