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逢喜:放弃上大学去当兵

2015-09-30 15:27:33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打印 字号: T|T
    淮南联合大学不是一所知名大学,但对于天台平桥镇溪头王村的王逢喜,却是个冲击力很大的名字。今年高考,他被这所位于安徽的大学录取了。
    但是,他最终没有去淮南联合大学报到,而是在9月21日,南下前往福建。
    他要去当兵。
    当兵保家卫国,“保家”是他目前最大的心愿。
    一个人的战斗
    小学五年级,某一天放学后的傍晚,王逢喜的妈妈像往常一样出现在儿子面前。她正要往村口走。
    “我问妈妈干嘛去,她说想锻炼一会儿,让我先回家。然后,我就再也没见过她。”
    说这话时,王逢喜极力微笑着。这是他最多的表情,只不过说到这段回忆,他无法掩饰眼睛泛红。
    我们在他家聊天。王逢喜的大伯、二伯围坐在我们身边,他的爸爸躲在木门后,阴影挡住了上半身。偶尔想说什么,他探出身来,发现两个哥哥已经代替自己在说了,就又缩回去。
    “从小他就是一个人,五年级就得做饭,做完饭,等爸爸回来烧菜吃。很不容易。”二伯说。
    “这间房子,我们本来几家人一起住的,后来就给我弟弟了。你看现在挺破,以前不是石灰墙,都是泥土的。他们家算很不容易了。”大伯说。
    两位老人各有儿女,多是初中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除了二伯的女儿,考入当地公安局。
    他们对侄子高考中的表现很欣慰,但他们又都支持王逢喜去当兵。
    “王逢喜初三时,老师希望他和别的同学一起上复习班。他爸问了下,要1500块,交不起。他(指王逢喜)说自己不用上复习班,后来考上重点高中了。”大伯说。
    “就是平桥中学。”王逢喜补充道。
    读书,是一场艰苦的战斗。王逢喜的“战场”,远比同龄孩子要残酷得多。
    初中开始,他就白天上学,晚上打零工,当服务员、洗盘子。费用无法全靠自己挣,至少不必向家里要钱了。上高中之后,打工的岗位换得更多了。
    “我知道如果努力的话,上二本线应该没有问题。不过看了下浙江的本科学校,费用一年都要上万元。所以,我就花更多精力去打工了。”
    王逢喜选择了淮南联合大学的建筑工程专业,一年学费加学杂费6000多元。他的想法是,掌握了建筑相关知识,至少可以回来帮家里盖一幢新房子。
    但是,盖房子需要技术,更需要钱。他知道一读书,父亲和自己再努力打工,至多付清学杂费,其他想法都要落空了。
    当兵,进入王逢喜的视线。有收入,没有食宿顾虑,两年兵役后,也许可以留队,即使退伍,淮南联大已经答应为他保留学籍。
    这些条件,让军营生活成为王逢喜目前的唯一选择。
    想着挺好,就不会苦
    王逢喜的仪表让记者很惊讶,他穿着蓝色的休闲西装,刘海整齐地梳向一边,坐相甚至有些优雅。除了回忆往事会紧张脸红,叙述流畅时就非常老成自若。
    他的穿着费用都是自己出的,西服、鞋子都是便宜货,质量差到一两个月就不能穿了。他就买多一些,备着换。
    王逢喜比较重视外表。“我的性格还是像我爸,不爱说话。”他说着,顿了一顿,“但我还是训练自己多说话,话说多些,就不会憋着了。”
    “小时候真的觉得很苦,我做饭时就想,为什么我要做这件事?有时候我爸回来,我发现可以不用烧饭了,就觉得很开心。初中高中打工,有一段时间在烧烤摊打工,到后半夜3点多,还有客人没走,就会问自己,为什么要过这种生活呢?”王逢喜说。
    初中以后,有两件事让他印象深刻。
    一件是初二年级,王逢喜生日那天,父亲突然炒了一碗面干。
    那碗面,他哽咽着吃完。
    “我本来以为,再也没有可能过生日了。吃那碗面时,我怪我爸,也怪我妈。后来我不难受了,因为爸爸也从来没过过生日。他那么老实,心里的苦只有比我多。”
    另一件事,是高中同班一位他心仪的女生生日。同学送的都是精美小礼品,他做了一个手工礼物。他希望女生明了他的苦心,又不想她同情。
    这件事后,他就专心读书,不再想别的。
    他训练自己微笑,不断问自己,未来的路怎么走。选择当兵之后,他已经有答案了。
    “我不追求大富大贵,也不需要很多钱。只要我靠自己活着,不让爸操心,然后我还有能力去照顾爸爸,让他不用再一边务农一边打工挣钱,这就很好了。”
    打工生活,除了让他尝到了艰苦,也让他看到苦的不止自己一人。
    “我没必要悲观,因为这么多年,能忍的都忍了。现在我可以选择,也做出选择了。接下来,我需要做的就是过好军营生活,结交更多的战友,为自己的未来谋出路。”
    这位少年下定了决心,要全力保护这个家。
    责任编辑:杨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