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华人在新加坡全球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5-09-29 11:14:59来源:新华网 

打印 字号: T|T

  今年是中国与新加坡建交25周年,而中国与新加坡的联系却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在华人占新加坡人口四分之三的今天,对当地华人的研究是全面理解当代中新关系的重要渠道。

  已年届耄耋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席王赓武是海外华人研究的权威专家,曾先后担任过马来亚大学历史系主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研究院院长、香港大学副校长等多个职务。

  近期,他接受了新华网新加坡频道的专访。他认为,华人在新加坡全球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文化在新加坡的传播也需要更多地拓展渠道,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则是中国与邻国关系的有益探索。

  华人在新加坡全球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赓武说,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在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各方面都首先要适应全球化的要求,对人才的挑选和任用也是如此。”因此,尽管华人占新加坡人口总数的75%,新加坡也无法特别照顾华人群体的要求和观点,这一点从新加坡教育及人才培训的现状可见一斑,都是着重培养能够适应全球化需要的人才。

  另一方面,中新建交二十五年来,随着新加坡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新加坡社会对公民的要求也在不停改变。华人在新加坡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王赓武认为,全球化本身的性质在产生新的变化。世界的中心近几十年来逐渐从欧美向亚太移动,中国开始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他认为,新加坡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新加坡的全球化需要重视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王赓武说,“新加坡的华人数量、对中国的了解以及与中国文化间的情感纽带就成了新加坡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因此,面对这些新的变化,本地华人在新加坡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也将相应地改变。

  积极拓展中华文化传播平台

  王赓武说,新加坡华人的教育背景、家庭环境与中国的文化、传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新加坡年轻一代华人成长起来后,对中国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会特别关注。

  他说:“随着越来越多新加坡年轻人到中国游玩、学习或工作,中新两国年轻人之间的交流,就渐渐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拓展到了实际的生活中。”

  同时,王赓武认为,中新两国教育方式、工作模式、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这方面的磨合将会持续很长时间,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些新加坡的年轻人会选择在学业结束后返回新加坡;还有一部分,在中国经历了求学、工作之后,则会选择长期留在中国发展,甚至让自己的下一代也接受中国的教育。“这就是文化交流产生的作用。”王赓武说。

  王赓武也提醒,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新加坡年轻人面对不同的文化,有自主选择权。因此,中华文化自身的吸引力是很重要的。他说,“中华文化在新加坡年轻一代中的传播,不能仅仅依靠华人家庭的力量。语言、文字只是文化传播载体的一部分,美术、音乐、戏剧等方面,都是很好的推广中华文化的手段和平台。”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邻国关系的有益探索

  王赓武对中国政治与外交的历史与现状有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概念很有意义,是中国跟邻国关系的有益探索。他说,从历史角度出发,两三百年来,全球化的发展实际上是海洋势力的扩张,世界经济全球化很大程度上依赖海洋运输,因此全球化的总趋势主要靠海洋。而“‘一带一路’另辟蹊径,是中国结合亚欧大陆几千年文明历史,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维护自身文明和发展提出的新倡议,是兼顾大陆与海洋两方面共同发展的战略构想。”

  王赓武说,“海洋文明是近几百年来发展起来的。与之相比,亚欧大陆的文明拥有更加悠久的历史。” 中国非常重视与亚欧大陆邻国建立友好、良性的交往机制。而欧洲也逐渐意识到,世界的经济中心正在从海洋朝亚洲移动,因此西欧国家对亚洲大陆的关注逐渐增强。中国在此时提出“一带一路”这个倡议,具有非常的历史意义。

  在王赓武看来,亚欧大陆的合作与昔日辉煌的重建,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想要恢复丝绸之路曾经的作为欧亚大陆重要通路的作用,面临许多困难。“然而我相信,借助这么多国家的共同努力,这项巨大的工程的实现,现在看起来很有希望。”(祝文杰 董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