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民国教育家王亦文

2015-09-23 09:56:28来源:温州日报瓯网

打印 字号: T|T


    鲍海春
    日前,得文友张朋杰转让,入藏一张1948年乐清县私立乐成初级中学毕业证明书,系油印刻写而成,上盖学校大印及两个校长“王亦文”印章,作为乐清老照片弥足珍贵。特别是校长王亦文,出身于耕读世家,是位有口皆碑的人物,博学多才,是一位教育家。
    王亦文(1894—1951),学名王骏声,乐成南岸村人,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曾任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师范部教员兼该校附属小学(模范小学)主任、浙江省立第九中学校长、永嘉县私立济时中学教导主任、浙江省立高级中学师范部主任、江苏省教育厅督学、乐清县私立乐成初级中学校长等职务,著有《儿女教育储金法》《晚近教育学说概论》《幼稚园教育》《教育中心——中国新农村之建设》《小学各科教学法》《中等学校学生实际训练法》等教育论著。
    从王先生出版的作品来看,其胸怀教育强国梦,积极探索教育救国之道,可谓是鞠躬尽瘁。任教期间,开温州方言区推广普通话首重儿童语言规范训练之先河,提出以教育为中心,全面建设新农村的宏伟构想,提出中学生精神教育的要求和实施方案,组织乐清南岸村青年进德会宣传教育救国等等。他还帮助进步学生陈适进省立九中读书,帮助南岸村200多村民治疗霍乱病,还在私立乐成初级中学原址西堡城城基上建赵公亭来纪念因公殉职、被日寇杀害的前校长赵竞南。这些无不体现了王先生教育救国的理想主义情怀。解放后,他因学校校长改选事宜受冤而死,直至1985年4月平反。
    2014年底,乐清市社科联编辑出版了《王骏声文集》,选编了王先生自1922年至1937年发表的教育论著。主编廖意军序言写道:“王亦文先生的教育理念具有跨世纪的前瞻性。其著述纵横开阖,思维缜密,眼光远大。时至今日,仍有许多观点和理论可供借鉴。”
    私立乐成初级中学为民国二十八年(1939)秋,赵竞南、陈哲夫等人创办,原名私立乐成初中生补习学校,为县城唯一的一所中学。民国三十年(1941)改名为私立乐成初级中学,有六个班、学生300余人。民国三十三年(1944)秋,因日军进犯乐清,学校迁至雁荡,与瓯海中学联合上课。民国三十四年(1945)秋,抗战胜利迁回,并增办高中补习班。1950年8月被并入乐清县立初级中学(今乐清中学前身)。
    毕业证书上的学生黄江,乐清柳市镇沙岙人(今隔篱村人),1931年出生,从该校毕业后,考上苏北医学院,后调入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现温州市中心医院),曾任副院长。其父黄通精通测量学,民国时享誉温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