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逐梦他乡重庆人 王天:把火锅店开在苍山下

2015-09-18 09:04:19来源:重庆日报

打印 字号: T|T
王天    建筑设计师
    人物名片    
    简介:1975年生于重庆,17岁就去深圳闯荡,从事平面设计和商业空间设计十多年,后来回到重庆开了一家广告公司。3年前,王天去了大理,自己设计、建造了LOFT风格的朝山小院,开了一家新派、另类的重庆老火锅,让在当地创业的重庆人,找到一份家的感觉。
    感言:我不是来拿你300元的,我是要干一番事业的。

王天和他的火锅小院。本栏图片由记者 李珩 摄
    一口特制大铁锅,一大把辣椒、花椒,反复翻炒,一股熟悉的味道立马刺激着嗅觉,这是重庆人王天的老火锅。
    与其他火锅不同的是,他的火锅是面朝苍山、风花雪月,因为王天的朝山火锅小院开在云南大理。
    一个重庆人,怎么把火锅开到了云南?
    3年做到设计总监位置
    通透的玻璃、木制桌子、白色遮阳伞,第一次走进王天的朝山火锅小院,很难把这里和老火锅联系起来,这里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家西餐厅。
    “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难道老火锅就必须怀旧?为何不能改变?”于是,王天亲手设计了这样一个别致的火锅小院。
    设计,一直是王天的梦想。
    小时候,王天很调皮,却唯独喜欢画画,后来上了美术职业高中。1992年,17岁的他只身去了深圳。
    虽然学了一年多设计,可由于学历不高,又没有工作经验,他找工作连连被拒。
    “那时没有钱,也没有住的地方,”王天说,自己只好在商店门口打地铺,早上卷帘门一拉,就被撵走了。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周左右。他再一次来到深圳宝安广告公司面试,在等了两三个小时后,终于见到老板。可老板一看,这不是个毛孩子吗?他从兜里掏出300元,叫王天买票回家吧。
    “我不是来拿你300元的,我是要干一番事业的!”年轻的王天很不服气。
    老板见他很有干劲,于是把他留了下来,王天的设计生涯也开始了。
    “当时,我们都是手绘广告牌,就是把你从上面吊下来,用油漆手刷广告,有时,油漆桶不小心翻了,整个人都会被泼上油漆,只能赶紧下来洗澡。”工作一年多后,王天又跳槽到深圳最大的广告公司之一——亚迪广告。
    “亚迪当时的设计总监就是设计2008年北京申奥标志的陈绍华。”王天说,进去3年后,他就做到了设计总监的位置。
    在这么多员工中,王天的学历并不高,工作经验也不算多,怎么能在短短时间内做到设计总监的位置?
    “当时,深圳地王大厦打算推出首个形象广告,面向全社会征集设计方案。”王天说,在摸底后,他想出一个很新颖的创意。最终,王天的设计脱颖而出。
    “王天很有灵性。”这是很多人对王天在设计方面的认同,但王天知道,这与他的努力分不开。上个世纪90年代,电脑设计开始取代手工设计,而在当时的公司,没有一个人会做电脑设计。王天就多了一个心眼,他找到香港的朋友跟着学,白天没时间,就晚上去,有时甚至学通宵。
    很快,王天当上了设计总监,这一年,他26岁。
    面朝苍山设计火锅小院
    也是这一年,王天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
    1997年,又一个机会摆在了王天面前。当时,联合证券面向社会公开征集LOGO,王天的设计中标了,他也被联合证券看中,开出了每月1万6千元的高薪。
    但渐渐的,身边好多朋友都走了,这让王天有些孤独:我是不是也该回故乡了?
    2003年,在经过深思熟虑后,王天回到重庆,并开了知语堂广告公司,主打房地产广告设计。由于设计理念新潮,很快就在重庆房地产广告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在同类型公司中,排名前6名。
    闲暇之余,王天经常会往大理跑,“这里阳光充足,空气又好,是个适宜生活的好地方。”2013年,他陪朋友来大理考察项目,就正好看到一片废弃的烂尾楼,烂尾楼的前面是一个露台。
    “当天正好下很大的雨,面对苍山,很有露天老火锅的感觉。”王天有了要设计一家火锅店的冲动。
   但这也并非盲目。王天发现,虽然大理天气好,来旅游的人多,但餐饮业还不够发达,关键是来大理的重庆人很多,为啥不把大理与重庆火锅“嫁接”在一起?
   在选好地点后,王天开始设计自己的火锅小院。“在我的火锅小院里,抬头就能看见满天星空,所以不存在室内一说。”王天还亲手去捡了很多鹅卵石,随意地堆砌在火锅小院一角,“这样有一种在长江边上的感觉。”
    在味道上,王天坚持老油火锅,麻辣并重。“我针对的人群就是在大理的重庆人,或者来大理的重庆游客,所以味道一定要正宗。”为此,他请来重庆夜福火锅的传人熬制底料。
    今年3月底,朝山火锅小院开业了,开业当天,40多个重庆人“打飞的”来到大理吃火锅,此外还有艺人萨顶顶、周云蓬等。大伙一致认为,“这绝对是正宗的重庆火锅!”
    开业仅两个月,朝山火锅小院就成了当地重庆人的聚集点。张海涛就是在云南工作的重庆人,三天两头就会来朝山搓一顿,“这里有家乡的味道,很舒服。”
    重庆的软实力在不断增强
    在大理开火锅店后,王天回重庆的机会比较少了。最近,他又看中了一块地方,打算尝试做精品酒店。
    “其实,这里的人最喜欢的就是重庆人。”王天说,有一次他问一个当地人最喜欢哪的人,对方直接回答是重庆人,因为重庆人耿直,包容。
    这让王天无比自豪,因为,故乡重庆在他的记忆里,一直很深刻。
    “我还记得小时候,在长江边上,光着身子,从最高的趸船上往下跳,”王天回忆说,十几岁时,背着画夹在歌乐山山脚下晃悠,蜿蜒的铁路怎么也走不到尽头,就坐在旁边画画。
    虽然回去的时间少了,王天对重庆的关注却没有少。
    “标志性的城市建筑越来越多,重庆已经有了国际大都会的雏形。”王天说,特别是国泰大剧院,为重庆增添了几分文艺气质。
    在王天看来,这仅仅是重庆的“硬件”,更为重要的是,看不见的软实力也在提升。
    王天举了一个例子,在大理,他曾经遇到三四个来旅游的重庆小伙伴,与他们闲聊中,他发现,他们聊的不再局限于家长里短,更多的对文学、音乐或者艺术等方面的感受。“这无不证明,重庆的软实力也在不断增强,因为每个重庆人都在成长,重庆也会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