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角王氏宗祠与世美坊
底角王氏宗祠,又名贤良宗祠,清代建筑。坐落在东案乡底角村内,与世美坊仅隔数米,坐东朝西,共三进,占地面积852平方米。前进后檐屋面翼角起翘,上下层屋面出檐偕有牛腿承托。中进五间,通面阔21米,进深15米。明间九架前后重廊,五架梁断面冬瓜状,上用斗拱二攒承托三架梁,单步梁饰鸱鱼状。中后两进明间有通廊,廊上饰八角形藻并。柱础有鼓形和四方棱形二式,鼓形柱础最大直径在肩部,下垫覆盆,正门前两侧置旗杆石三对和石狮一对。硬山顶。该建筑主要特色:
一是规模较大;二是梁柱用材粗壮;三是木雕精细;四是保存较完整。
2001年4月20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世美坊,坐落在东案乡底角村内,初建于宋,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重建。1988年,县文物部门对该坊进行了局部维修,现保存基本完整。
据清光绪《常山县志》载:“世美坊,在县东上源,为王氏世科立”。今在金源一带的群众中仍流传着王家一门九进士之说。该坊额坊上用阴文行书刻有“光禄大夫王言,秘阁校理王介,兵部侍郎王汉之,直讲学士王沇(音演)之,吏部侍郎王涣之,隆兴举人王天锡,微猷阁学士王一非”等历代王家名臣及重建年月等纪文共160余字。另从县志等各种文献记载中亦可发现,在当时宋代,王家先后确实涌现了许多国 家栋梁之材。正中额坊上刻阴文楷书“世美”二字。刻字清晰。
该坊为两柱三楼门式石坊,通高6.5米,两柱间跨距4米,方柱抹角,每柱用二块高2.5米的花形靠脚,条形柱础,小额坊月梁状,两端下部用雀替,明楼用斗拱两攒,柱头亦用斗拱,正脊用鸱吻。该坊庄重、古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1986年8月11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1月7日,世美坊与底角王氏宗祠被省人民政府合并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是规模较大;二是梁柱用材粗壮;三是木雕精细;四是保存较完整。
2001年4月20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世美坊,坐落在东案乡底角村内,初建于宋,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重建。1988年,县文物部门对该坊进行了局部维修,现保存基本完整。
据清光绪《常山县志》载:“世美坊,在县东上源,为王氏世科立”。今在金源一带的群众中仍流传着王家一门九进士之说。该坊额坊上用阴文行书刻有“光禄大夫王言,秘阁校理王介,兵部侍郎王汉之,直讲学士王沇(音演)之,吏部侍郎王涣之,隆兴举人王天锡,微猷阁学士王一非”等历代王家名臣及重建年月等纪文共160余字。另从县志等各种文献记载中亦可发现,在当时宋代,王家先后确实涌现了许多国 家栋梁之材。正中额坊上刻阴文楷书“世美”二字。刻字清晰。
该坊为两柱三楼门式石坊,通高6.5米,两柱间跨距4米,方柱抹角,每柱用二块高2.5米的花形靠脚,条形柱础,小额坊月梁状,两端下部用雀替,明楼用斗拱两攒,柱头亦用斗拱,正脊用鸱吻。该坊庄重、古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1986年8月11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1月7日,世美坊与底角王氏宗祠被省人民政府合并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氏宗祠门厅戏台

世美坊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