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衡南县栗江王氏宗祠

2015-08-25 15:11:44来源:关西王氏

打印 字号: T|T
    王氏宗祠位于衡南县栗江镇大渔村(栗江镇东北方向约7公里),始建于北宋嘉裕六年(1061),时称崇本堂;元代毁于战乱;明永乐十二年1414)重建,易名王氏宗祠。清康熙至光绪年间先后六次维修和扩建,建筑面积达1950平方米。民国29年(1940)再次修聋后改称王家祠堂。1988年8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渔溪苑”是近年王氏族人集资修建的花园,目前整个王氏宗祠都没有对外开放,门上都是“铁将军”把关。因此,没有游人参观。
    已经到此,那就给王氏宗祠先来个外观“扫描”。
  还好发现“培槐阁”大门是打开的,还有一当地人在此休闲。我暗想:嘿!只要有人就好办,先照完外面的东西后,再想办法到里面去......。
  王氏宗祠座北朝南,砖、石、木混合结构。有48根主柱、柱础、13条门框等均系石料加工而成。全祠由正堂、左右祠阁五栋联为一体,石柱木梁,硬山顶,盖小青瓦;栋间施风火山墙,两端爪角飞翘,祠高12米。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为前后厅,左右为厢房,前置回廊。前厅由正堂、左贤达祠、右节孝祠组成,各三开间,进深一间;前厅正中为戏台,施八角藻井。后厅由崇本堂、左贤达堂、右节孝堂组成,各三开间,进深二间。前后厅之间为天井。左厢房为培槐阁,右厢房为羹梅阁,各六开间,置楼。正门用汉白玉制作,门额阴刻楷书“衡阳第一家”,周施二龙戏珠高浮雕。
  仅从王氏宗祠的外观看,就令我非常震惊,这真是太精美了,不愧为“衡阳第一家”。
  正门的这两石柱上是明代的理学大师湛若水的手笔,明嘉靖间湛若水两次率子弟来石鼓讲论“体认”之学;这对联估计是在此期间为这所宗祠题写,由此可见这家主人的当时在社会地位不比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