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名华裔青少年到江苏徐州寻根 体验传统文化

这些华裔青少年最大的19岁,最小的只有12岁。夏令营期间,他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汉文化”课程培训,内容涉及扎染、书法、武术、古筝、音乐、美术、陶艺等传统文化艺术,并深入汉文化景区、徐州博物馆、龟山汉墓等地进行文化实践。
7月24日,在徐州汉文化景区,当营员们走进气势宏伟的汉墓墓道时,一下子被恢宏奇特的陵墓建筑结构折服。夏令营营员刘讯说:“好兴奋!这是楚王的墓,真的很棒!”精美的金缕玉衣,成功复原的楚王形象都令营员们感到好奇。“我们是第一次来徐州,便已被深深吸引,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之情。”华裔青少年基本都会说中文。
徐州汉兵马俑是继秦俑之后,我国兵马俑考古和汉代军事史的又一重大发现,它的出土展现了兵马俑的发展和演变脉络,对研究西汉政治、军事、文化和艺术具有重要意义。法国籍夏令营营员李庆然说,通过观看徐州汉兵马俑,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中的历史与军事内涵。
在汉宫古乐展演厅,小营员们进行了汉服体验,欣赏了汉府音乐,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徐州幼师的学生用古筝和编钟演奏了《迎宾曲》以及最具汉代韵味的宫廷音乐《大风歌》。汉服表演结束后,大家争先恐后地试穿汉服并合影留念。一位韩国领队说:“我们长期住在国外,了解中国文化很重要,应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走进汉画长廊,触摸汉史,“车马迎宾、生产生活、战争比武、神话世界”四大题材汉画像石,让营员们感受到汉代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氛围,体验汉代人对生命的执着追求,领略汉文化博大雄奇的魅力。
7月27日下午,在徐州幼师高等专科学校多功能训练房,杜浩老师教授营员们中国武术。穿上武术服装,小营员们顿时来了精神。杜浩老师擅长长拳、棍术,孩子们学起来也很带劲,一招一式都有模有样。艺术老师马娟还教小营员们弹了古筝,纯净优美的乐声让小营员们听得如痴如醉。此外,小营员们还亲身感受了扎染、书法、美术、陶艺、剪纸、国画等传统艺术,在徐州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快乐。
“寻我们中华民族的根,父母都有这个意愿把孩子送回来,看看他们父母亲生长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美国籍领队老师夏守萍说,这些孩子们一方面在学校接受西方文化教育,另一方面在家中又接受中国文化及生活习惯的熏陶,通过“寻根之旅”活动,让孩子们深入中国,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中国是我们共同的“根”!(陈娟 刘路路)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