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崇阳退伍老兵王槐德一家五代9人从军 4人为国捐躯

2015-07-28 09:38:40来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打印 字号: T|T
烈士亲属照右起王槐德、王槐德爱人施会珍、大嫂舒秋生、二嫂舒冬玉
    在湖北省崇阳县退伍军人王槐德的大家庭中,5代9人从军,4人为国捐躯,3人被评为革命烈士。姥爷石菊生参加参加红军,在红十六师担任地下工作员,被国民党地方保卫团杀害,二姥爷石巴四参加红军,在湘鄂赣苏区参加咸蒲崇通县游击队牺牲,叔叔王福秋参加抗美援朝牺牲,弟弟王明德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牺牲,王槐德和他的儿子、侄子、侄孙先后投身军营。
 
    连绵起伏的群山峻峭,漫山的林竹郁郁葱葱。7月27日,在八一建军节这个光荣节日前夕,笔者慕名来到了崇阳县路口镇下岩村12组退伍老兵王槐德的家。62岁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笔者,娓娓地讲述一大家庭精忠报国、五代从军的英雄事迹。
 
    第一代军人:姥爷石菊生、二姥爷石巴四兄弟俩参加红军牺牲
 
    崇阳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与湘鄂赣三省交叉,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一方水土养育着世代勤劳、勇敢的人们。在那硝烟弥漫战火纷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人们民不聊生,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许多的爱国人士和热血青年积极投身革命,用自己的生命谱写出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1934年11月,时任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的陈寿昌率红十六师高?老虎洞与国民党军三十三师激战,身负重伤牺牲,在金塘镇畈上村建成陈寿昌烈士陵园,现成为红色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基地。
 
    翻阅《崇阳县志》,在743页、745页人物表上,清楚地记载着。石菊生1890年出生,1932年参加红军,在红十六师担任地下工作员,1934年被国民党地方保卫团杀害。石巴四1896年出生,1932年在湘鄂赣苏区参加咸蒲崇通县游击队,1934年在崇阳路口牺牲。姥爷石菊生评为革命烈士,二姥爷石巴四的烈士证因多方原因不曾下发。
 
    王槐德说,二姥爷石巴四未婚,石菊生与如今地名天城镇河田村一女性谭氏结婚,生育一女石想喜,乳名石想保。石菊生、石巴四牺牲后,全家仅剩下一孤女,她为逃避保卫团的追杀,到处逃难。当时石家与王家上下几代有着十分密切的亲戚关系,按农村的乡俗,年仅19岁的父亲王福祥顶了石家烟火,并与石想喜结夫妻。
 
    王槐德说,父母婚后生下了兄弟姐妹10多人,因当时条件艰苦,仅养育活大姐王定贵,大哥王普德、二哥王顺德、弟弟王明德和自己5人。
 
    第二代军人:叔叔王福秋在抗美援朝战场牺牲
 
    王槐德说,王福秋和父亲是同胞兄弟。自己小时还有个名字叫王永朝,寓意是叔叔王福秋在参加抗美援朝作战时牺牲,让他永远不要忘记抗美援朝战争,终身纪念叔叔。
 
    王福秋1925年出生,比父亲小7岁,从小帮地主家放牛,饱受欺凌和压迫,立志长大报国。1948年,他如愿以偿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作为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被崇阳县评为革命烈士。
 
    采访时,记者对王福秋的烈士证拍照时,王槐德心情沉重,因为这是叔叔给留下唯一的记忆。
 
    青山处处埋忠骨。姥爷、二姥爷的坟墓安葬在本地,叔叔长眠异国他乡,弟弟的坟墓安葬在云南。王槐德郑重地说,每逢清明节、元宵节、中元节及英雄们牺牲的日子,他和晚辈都按农村习俗祭奠先烈。
 
    第三代军人:王槐德本人参军,弟弟王明德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牺牲
 
    王槐德老人感慨地说,二哥王顺德白霓中学毕业后不久,在路口区工作,由于工作出色,任团委书记,1970年,兄弟俩参加修筑崇阳青山水库,获知征兵的消息时,一起验兵,还真没想到双双验上,喜讯传到工地,被宣传报道组以《兄弟一对红》为题,宣传他们积极投身军营的爱国情怀,大喇叭广播声音连续几天响起。可惜因当时劳力紧张,王顺德留下支持家乡“三治”建设。
 
    1970年12月26日,王槐德终身难忘。因为这一天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生日,同样,在这天,他自豪地穿上绿军装,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入伍后,在陕西蓝田基建工程兵211部队4区队13中队服役。
 
    而时隔6年,他的弟弟王明德在1976年12月踏上从军的征程。
 
    谈起弟弟王明德,与他一起成大,学习刻苦,擅长书法,喜欢打得篮球,文武双全,是个英俊的好汉子。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云南、广西两线对越南军队展开全面反击,战线迅速推至越南境内。
 
    踏上战场,都是英雄。1979年3月2日,王明德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牺牲,追记二等功。
 
    王明德不幸牺牲的噩耗传来,石想喜这位在战争成长坚强老母亲,没有啕嚎大哭,只是拿起儿子的遗物,一遍遍地呼唤英雄的名字。
 
    王槐德清楚地记得,弟弟牺牲后,时任路口区区委书记饶天华、公社社长饶继明对他十分惋惜,亲自动手写了挽联,主持召开追悼会。
 
    在2014年3月中越自卫反击战爆发35周年之际,王槐德前往云南参加祭扫活动。
 
    “你弟弟王明德真勇敢,歼灭3名敌兵,炸毁地堡一个,正当他抡起右手投手榴弹时,被一颗子弹击中头部。”王明德烈士先前连队指导员冯昌平对王槐德说。
 
    “从友谊关经过的军人们,无不被那楼顶上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所吸引,那深情凝望的眼神,是经受过战场考验、从生死在线走回来的人才会有的,那是发自心底对祖国依恋的神情。五星红旗,看到你就是回到了家,看到你就有了安全感,就浑身充满幸福的力量。军人们就像久别了母亲的孩子一样,禁不住热泪盈眶,面对着国旗,举起右手久久地行着军礼不愿放下。”这是在<<中越自卫反击战爆发35周年特稿 我的一九七九>>祭奠长卧南疆35年的英烈时,湖北女兵殷燕的感慨。
 
    多年来,弟弟王明德的音容笑貌,深深地印在老人脑海。老人仔细端详英雄的遗照,眼睛浑浊,噙满了泪水。
 
    第四代军人:儿子王模华、侄子王华中、王华进先后投身军营
 
    英雄世家,大义传承。在和平年代,王槐德一大家主动服役。儿子、侄子、侄孙4人应征入伍,投身军营。
 
    “我们一大家人的体格健壮,只要去验兵,几乎都能验上。”老人十分自豪的地说。
 
   1982年10月,王槐德侄子、王普德长子王华中入伍,在沈阳军区后勤部第4分部703仓库服役﹔1986年11月,王槐德侄子、王普德次子王华进入伍,在新疆武警6支队服役。1999年12月,王槐德的儿子王模华光荣入伍,到福建梅山炮兵部队服役,2002年退伍。
 
    “在部队服役才2年,时间一晃而过!”1999年入伍,王槐德的儿子王模华觉得军旅涯生太短,在部队没有立功而感到遗憾地说。其实,王模华也被部队多次评优秀士兵。
 
    第五代军人:王槐德侄孙王极章在昆明部队“塔山英雄团”服役
 
    崇山隽水育英才,江山大有人才出。
 
    2008年12月,年仅18岁的王槐德侄孙、王华中之子王极章应征入伍,到昆明部队“塔山英雄团”服役,2014年12月复员。
 
    王槐德无论是部队服股,还是退伍安排到地方,工作兢兢业业、吃苦耐劳,不计名利和个得失,多次受到团部通报奖励和当地部门的表彰。王槐德一家人勤俭节约,虽是有点退休工资,但老人总是闲不住,在老家种了3亩水稻,1亩红薯,饲养几箱蜜蜂以补贴家用。老伴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自己患有腰椎盘突出,虽是生活有困难,但他们从来没向党组织和政府提出过任何要求,没有半句怨言,与乡亲和平共处,乐行善事,从不以英雄之家自居。
 
    2002年王模华退伍后,母亲原想通过他父亲和叔叔的一些战友关系,为他安排一个脸面的工作,过上舒适的日子。但倔强的王模华还是主动学习了汽车驾驶技术,现在江西南昌一家私营企业从事运输工作,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为让一双孙儿、孙女享受优质的教育,2013年,王槐德一家在县城天城镇四季花城按揭购买了一套房子。
 
    现在,王槐德的孙女王烨锶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孙子王浩琪爱好体育运动,长得壮壮实实的。他对记者说,自己的理想是长大也成为一位出色的军人。
 
    记者手记:英雄浩气万古长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王槐德一大家庭5代从军的英雄事迹让人肃然起敬,催人奋进。彰显出中国普通农民一大家的爱国、报国的情怀。时值全国上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大道上,英雄之家的从军史不失为一卷好教材,沸腾着人们的热血,为强国梦、强军梦注入了正能量。(雷艳 徐功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