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闽地昭穆及其特点浅析

2015-07-23 16:23:27来源:第二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论坛文集

打印 字号: T|T
闽地昭穆及其特点浅析
(台湾)许初水
 
    昭穆,俗称辈序、辈份或字辈,福建闽南称“字芸”。昭穆是族群或同一姓氏规定的用来标志世系次弟的分别和宗族内部等级身份的特殊的代表字,使用昭穆在于使上下伦序,分明可辫,世次不乱,避讳有据。有了昭穆,即使世代隔远的同宗族人,也可分清各自的世系辈份,因此各姓氏族谱都记载本族的昭穆。现在海外三胞的后裔回大陆寻根,一般都按昭穆记载来辨伦序,定称呼。因此昭穆起到“收宗族,厚风俗”的作用。
    昭穆是表明辈序的,那么闽地使用及编制昭穆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昭穆一般使用便于记忆和流传的“五言”、“七言”或“四字歌”来表达,有好记好传的特点,而且格式整齐,字数相同,平仄押韵,排列整齐,如原属同安辖地的鼎美乡后柯社,是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夫人的祖籍地,该村柯氏自十九代起,便用“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佑”十六字为族人昭穆,这是取《诗经•大雅•下武》第五章典句,这种“四字经”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当然使用“四字歌”、“五言”、“七言时”字不能重复,重复就会使辈序混乱。
    其二,昭穆编制方法多样,综合闽地各姓昭穆,可以发现闽地各地昭穆,主要来于如下几种:一是皇帝御赐封,封建社会皇帝至高无尚,他可以赐姓,赐名,赐婚,赐死,也赐昭穆。福建施姓因施琅率师统一台湾有功,康熙皇帝“解赐御衣龙袍”、“褒赐诗章”,还御赐百世字行歌:“卿仕际应侯,文章慧业修,至性能纯养,正心得自由,恬澹明素志,宁静似先猷,高风宗古朴,雅化尚温柔,黄中元吉迪,青简大名留,克己存恭敬,定交允嘉谋,恩宽爱式广,善足泽常流,深藏抱伟器,远识抒全筹,河山铭竹帛,冠冕绍箕裘。传芳长衍庆,锡柞历千秋。”施氏自十二世起则沿用百字世行歌为昭穆。二是名人撰写,闽地昭穆,名人撰句十分普遍,名人一般都是科举出身,诗书满腹,而且都有一官半职,他们撰写昭穆,得心应手,令人信服。长乐的“世派歌”:世守儒宗训,家传正学书,宏纲开端运,嘉祉锡祯符…。是阳明山人王守仁写的,王守仁是明代哲学家,官至兵部尚书,陆王学派的集大成者。族人以“世派歌”为光宠,即做昭穆,激励后人见贤思齐的上进心。三是族贤自订,厦门市同安区“浯阳派”陈姓昭穆,是族贤陈沦江所编,自二十世起开始沿用:“志克卿允子,公侯伯仲延,笃庆丕先德,昭谋(穆)衍其贤。”同安柯姓族贤柯志德,不仅热心族事,捐款置始祖祠,还为族人编昭穆,作为家训:“子孙贤能由祖致,永代丰荣仿崇陶,礼义文章曰相勖,元魁济美继联高,笃守家箴尚节俭,淑慎忠廉学略韬,后嗣克承先人愿,自立乾坤千百曹,孝悌传习师尊敬,伦纲弈起耀金波,麟趾休薇兼武备,盛才番衍若江河,松茂久经容愈丽,盘根固织属丝萝,可是祯祥常献瑞,本枝交发万年柯。”
    其三,把昭穆体现在人名中,厦门翔安区桂园的昭穆:“论派是宗先,传泽由光固……”,其族人世代人名按昭穆起名为:“论义”、“派就”、“是作”、“小宗”、“先居、传武……”等。
    其四,昭穆内容兼容多义。昭穆本表辈序,但编写时却寄义其中,主要有几种:一是颂扬祖德宗功。颂扬祖德宗功是族人敬宗睦亲的思想感情,因此编写昭穆都反映对先人艰苦创业的缅怀和敬仰,浯江王姓昭穆:“良世肇启佑,文可为邦光,松柏千年茂,芝兰可代芳,固始木本秀,福清源水通,金门基业建,同厦衍派宏。”既颂扬先祖创业功绩又反映先辈播迁的艰辛。“佛岭”叶姓的昭穆:“其于我祖,世德高厚,唐宋元明,诗礼振古,仁义忠贞,敬尊有度,先志继承,蕃衍安固…。”二是宣扬圣贤伦理,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仁义礼智信”、“父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是族人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昭穆里得到充分体现,同安溪边郑氏的昭缪是:“…父慈子行孝,君明臣又良,夫妇同安乐,兄友弟则恭,朋来相讲究,信字在心胸,五伦依此定,次序永悠从,百代传过去,千文再参详。”同安潘土林姓昭穆:“文章资国本,忠孝振家声,世德贻谋远,纶恩赐庆荣。”厦门同安区新民镇四口圳林姓的“开国勋臣忠节义,传家事业礼诗书”都寄予族人的精神寄托,表达族人的理念。三是寄望人口兴旺,厦门翔安区内厝许厝的昭穆是:“传泽由光固,子孙合万千”,锄山村宋姓的“子孙盟隆”。新民镇西洪圹村张氏的“贤能欢踵起,科甲自联登”,都寄望子孙兴旺发达,成名成家。四是鼓励读书上进,“学而优则仕”,这是封建社会料举成名的理念,很多昭穆都寓意后生立志苦读,光耀门楣,翔安新圩后溪沈姓昭穆:“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抗英名将陈化成故乡同安丙洲村陈姓昭穆:“谦征光前业,懿美裕后昆,礼义传家宝,诗书奕世尊,慈谟贻燕翼,迪吉蕙更勤。”翔安内厝东岗村林姓“忠孝”派昭穆:“计世兴邦泰,文章耀国华,诗书谢父母,礼乐尽佳声。”这种昭穆对鼓励后生读书奋进,求取功名一定的策励作用。

(作者系厦门市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杨继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