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升华:养蜂是很幸福的事情
在高桥镇齐力村5组一处背风向阳的山腰上,有序地摆放着90多箱蜜蜂,有一个用帆布搭建的临时帐篷,这就是养蜂人王升华的“家”。家人深知他的辛苦和不易,想让他放弃养蜂,但他却舍不得。
近日,记者沿着蜿蜒的山路骑车数小时来到王升华养蜂的地方,他正拄着拐杖、叼着烟斗站在蜂群中。
庄稼汉当上蜂农
今年60岁的王升华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每天和泥土打交道。10年前,他的双腿出现问题,导致不能下蹲,不能干重活儿。为此,他放弃了几十年的老本行,开始一个人在家学着养蜜蜂。
王升华说,养蜂既不像种庄稼那么累,又不像搞养殖业那么苦,“养蜂是一件很轻松的活儿,它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不需要付出蛮力,只需要一个人静静地守在旁边就行,而这一点,刚好符合我的身体状况。”
就这样,王升华每天都带着为数不多的蜂箱去追花逐蜜,他没有把养蜂当成是一种赚钱的手段,只是打发时间而已,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科学养蜂见效益
在最初养蜂的几年时间里,王升华的腿病时常发作,严重起来痛得他根本无法走路。
2009年,在广州同儿子团聚的王升华,在家人的建议下到医院检查身体,结果发现多年的腿病竟是股骨头坏死造成的。于是,家人强烈要求他动手术治疗,可固执的他并没有答应,坚持回家继续养蜜蜂。
2011年末,病情愈发严重的王升华不得不接受了第一次手术,手术后,他希望通过养蜜蜂赚钱分担家里的压力,“其实我之前就通过分箱、购买蜜蜂来增加数量,可由于技术和经验不够,造成了蜜蜂死亡。”
2013年,王升华陆续从东北购买了一批黑蜂回家,目前一共有90多箱蜜蜂。他吸取了失败的教训,开始学着观察蜜蜂的生活状况,请教养蜂的高手,在后来的养蜂过程中,蜂群几乎很少出现死亡现象。
“从2013年就开始有效益了,收获了近500斤的蜂蜜。”王升华说,随着技术的成熟,蜂蜜产量一年比一年高,收入也翻了几倍,“现在,真觉得养蜂就是赚钱的好项目。”
要一直养下去
从当年决定养蜂,王升华的妻子刘应菊就坚决反对,因为年轻时曾经被蜜蜂蜇过,给她留下了阴影。
由于妻子害怕,养蜂的事情几乎全是王升华一个人操办。“不过现在好了,儿子在家给我当搬运工。”王升华说,随着蜂箱的增多,他需要到外地寻找花期,而每次出门运输蜂箱、搭帐篷等活儿都落在了儿子王洪身上。
“每出一趟门,至少要两三天的时间,而且每次都会很累。”王洪说,来来回回地搬运蜂箱有时会觉得很烦,但是一想到父亲一个人还要在偏僻又荒凉的地方守蜜蜂时,心里又觉得过意不去。
听到儿子的话,王升华笑了笑,说:“养蜜蜂都是这样的啊!况且我也不觉得辛苦,这种生活就像在春游一样,有吃有喝,还有蜜蜂陪伴,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应该能够收获数百斤蜂蜜!”
王升华说,养蜂表面上看来既孤独又无趣,但是他却认为这是很幸福的事情,只要身体允许,就会一直坚持养下去。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