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属王冬:将正宗的中餐推向世界

北京东方阳阳餐饮管理公司董事长、侨属王冬
中国侨网北京6月11日电 题:侨属王冬:将正宗的中餐推向世界
作者 陶煌蟒“酒香不怕巷子深”似乎已经不符合现代企业生存经营的理念,然而在王冬经营下的“阳阳·中国饭”便民早餐,一不做企业开业仪式,二不做打折活动,三不做网络宣传,却在北京开了15家分店。每天一到早点时间,分布在北京各区的15家阳阳餐饮的门口都会排起长长的顾客队伍,甚至还出现“早餐黄牛党”,排队购买阳阳的早餐,再高价倒卖给没时间排队的顾客。
北京东方阳阳餐饮管理公司董事长、侨属王冬坚持“以佛之心营商”,用最好的良心,最好的食材,为顾客做出最好的美味。
“我是卖包子的,”王冬从17岁开始进入餐饮行业,一做就是27年,直到现在王冬仍然这样称呼自己。
在不同的商业场合他遇到过不少同行,相互询问时,同行们常常称自己经营“酒店连锁业”,而王冬则一直接地气地介绍自己是“卖包子的”。
说起自己的包子,王冬可以滔滔不绝地从包子的派系、味道、选料、食材、包法等各个方面介绍得清清楚楚,而令王冬遗憾的是,现在最受欢迎的一些餐饮品牌,可能更多的是中餐或者西餐连锁快餐店。每当客人们来点餐,快餐店的服务员们就从已经做好的菜里拿出相应菜品,加热、端盘、上菜——流水线一般的服务和味道,却做不出精华,不仅如此,为了菜品保留时间长,防腐剂基本已经成了快餐行业不言而喻的规则。
“中国的餐饮应该是世界第一的。”王冬说,中国现在真正做得好的快餐应该只有包子,现包、现蒸、现吃,而最流行的那些快餐店,后厨没有火,只有加热,这也就和王冬坚持的中国烹饪的要求完全相左。
在经营阳阳以前,王冬曾做过多年的厨师。他曾经的一名日本同事取笑中国厨房,说中国厨房自古以来都是黑的——黑锅、黑抹布和被厨师擦过手的而弄黑的制服。同事的取笑让王冬难以忘怀,并自此立志,如果自己有一天能够经营一家餐厅,“一定不能让我看见比我更干净的厨房!”
“厨师养成了干净的习惯,随时洗手、随时擦手,”王冬说,要让中国真正健康的快餐长期发展下去,厨房的卫生必须过关。
一开始,为保持食材新鲜,每家阳阳餐厅每天只做40斤面粉的食物,不少人排队买不着,于是竟然还出现了“早餐黄牛党”。
供应量满足了顾客需求,但街坊们不甚满意——原来是有的阳阳餐厅由于不定期的店面装修,偶尔造成的暂停营业。餐厅暂停不过数日,周边邻居已经等不及。春节期间,王冬给员工休假一段时间,于是把店暂停了几天,立刻就有顾客要求阳阳重新开店。
“全中国卖快餐的都是跟着美国模式走,我希望美国能够跟着阳阳走。”王冬自信满满地说。
为此,王冬赴世界各地考察,想尽办法提升餐厅和食物的品质。在法国巴黎,他看到一家面包店,当地人很少见地排起了长队。王冬驻足停留,认真询问,才发现那家面包店不仅现做现卖,秒秒出新,将味道做到极致,更是因为他们将当天没用的油会全部倒掉,决不重复使用。“秒秒出新”这一招就是从这家店里学会的。
王冬还不断地更新着企业的活力与含义。阳阳的“阳”字,来源于“朝阳”。日出东方,王冬希望阳阳餐饮成为朝阳企业,像每天的太阳一样璀璨美丽。阳阳的雏形叫做“阳阳小吃”,后来为了更加突出中国特色,将其更名为“阳阳·中国饭”便民早餐。“我要带阳阳走向国际。”
王冬已经投资了1亿元人民币建立了配送中心,实行农餐对接、统一采购、集中配送,既降低了成本,又保证了原料的快速供应。他还建立了阳阳研发基地,由专门的厨师研发中餐的标准化生产,将中式餐饮的细节分解为标准化可控制的流程,保证了食品的快速生产。下一步,王冬要包上100亩地,自己种地,全产业链地供应餐厅。他还在研究做一个“中国菜研发中心”,如果成功,可以把最好食材的发源地做成图片,做一个中国菜的博物馆。(完)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