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王士性研究论集》出版
由台州市徐霞客研究会、临海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王士性研究课题组”组织编纂、丁式贤主编的《王士性研究论集》,列为“2014年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已由黄河出版社出版。
自1983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泰斗谭其骧教授,呼吁要对明代与徐霞客“伯仲之间”的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开展研究以来,在王士性的家乡临海、台州、浙江,乃至全国陆续响应,撰写了一定数量的研究论稿,出版了多部点校王士性原著及研究文集。比如:时任台州师专讲师何林辉(现任临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1985年就开始撰写了万余字的《明代旅行家王士性》文稿,后被节选收录在台州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6年编辑的《台州历代文化名人》一书,他为《台州地区志》立传王士性提供了基础资料。“王士性传”中评价“王士性为古代人文地理学开拓者,已走在当时世界地理学前列”就来之于何文。
其间,谭其骧教授在上海国际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上,作了《积极开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主题报告,报告中说:“徐霞客受到丁文江以来广大地理学者的崇敬,却谁也不知道有王士性《广志绎》其人其书。现在我们既要建立中国的人文地理学,那就必须充分重视这方面的前人遗产。所以我认为呼吁地理学界对这部书予以重视,是完全必要的。令人高兴的是,已有一位同志响应这一呼吁,写了一篇名为《王士性及其〈广志绎〉》的文章,登在最近出版的《杭州大学学报》上。”这位作者就是浙江社科院年青学者徐建春(现为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中国土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省徐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文很快被1991年1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学术园地》上摘要转载,文中明确提出:“如果说《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方面的杰作,那么,王士性《广志绎》就是明代人文地理学方面的奇葩。”此文笔者读后深受启示,于同年1月18撰文:《名副其实的“奇葩”——读徐建春〈王士性及其广志绎〉有感》,发表在《东南文化》杂志上。此后,临海成立了以《台州地区志》主编方山为负责人的《王士性研究课题组》,聘请上海复旦大学周振鹤教授和徐建春博士为学术指导。紧接着周振鹤教授点校出版了《王士性地理书三种》、徐建春与《临海县志》主编梁光军编著了《王士性论稿》;浙大地球科学系终身教授陈桥驿为该书作序。“序”中高度评价王士性,称其为“学术型旅行家”:“古今旅行家实在很多,但能在旅行中从事考察,进行学术研究,提纲挈领,写出如此精辟的著作的能有几人?”台州学院叶哲明教授(现任省文史馆研究员),江南大学徐明宏教授,上海社科院夏咸淳研究员,省徐霞客研究会顾问石在,《台州文化学刊》主编兼主任周琦,台州学院讲师朱汝略(现任省辞赋学会副会长),临海博物馆资深馆员丁伋,椒江戚继光纪念馆馆长、文博研究馆员王及,陕西汉中博物馆副馆长冯岁平,以及《中国国家地理》主编单之蔷等都先后撰写研究文章,对王士性在人文地理学、尤其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杰出成就与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堪称一代“人文地理学巨星”。尤其令人欣喜的是,王士性家乡的诸多年青学者李建军、何方形、郑瑛中、陈大新、彭连生、陈远明等脱颖而出,涌跃投入王士性研究行列,从不同角度撰写出不少研究文稿。
以上凡是编者读到的好论稿,《王士性研究论集》基本上都已选载,还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因条件限制,编者亦在“王士性研究要闻纪略”中给予记述。全书共选录了38篇论稿,近30万字。观其内容与范围,可谓涵盖了30年来全国各地研究王士性的硕果。其中包括王士性的生平、成长历史、主要著作等。纵观其足迹,遍及明代的13个省及主要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定必亲至,二上五岳,旁及峨眉、太和、点苍、鸡足等,游踪不少于徐霞客;他与徐霞客一样都十分重视实地考察,反对以“藉耳为口,假笔于书”。从人文地理学方面看来,凡经济地理、社会文化地理、聚落地理、旅游地理、兵要地理、历史地理等均有研究与记载;除了对地理学有杰出贡献外,其他诸如地名学、地质学、潮汐特别是暴涨潮的成因、民族学、民俗学、金石学、语言文学等等,也都有深入的研究和记载;还有已发掘的250多首诗词及诸多《奏疏》,足见他还是一位“诗文名天下”的诗人和名臣循吏。因而,专家学者们认为在这方面王士性超过了徐霞客,他们对整个中国科学史都有十分重要的贡献。然而,王士性却长期受到冷落。对此,论集作者亦作了客观的分析。
论集中还有不少内容过去人们鲜为人知。如丁伋和梁光军两先生,深入王士性出生地,发现了《章安王氏宗谱》,从中解决了王士性的确切生卒年,其著作除了地理三种外,还有《东湖志》、《玉岘集》等;还有朱汝略同志化了3年余时间,整理点校出版了45.1万字的《王士性集》,得出了“人们已公认王士性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家”的结论。为了编纂这部论集,周琦先生新发掘出王士性赈粥长策《赈粥十事》及其母本《皇明经世实用编》,从中得知王士性身为官员,“以人为本,心系饥民”的赈灾思想和督粮道官员巡灾要“轻装简从,便宜简食”、“自备饮食”等亲民举措,值得当今救灾官员们效仿。
论集还配有150余幅彩照,对各个时期关注、支持王士性研究的各级领导与专家学者、同仁好友,以及该书的作者和曾发表过王士性研究成果的有关报刊、著述等。
论集对今后如何开展王士性研究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正如王士性研究专家周振鹤教授在点校《广志绎》、《五岳游草》的前言中所述:“王士性自清代中叶以后就逐渐被人遗忘,直至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先师谭其骧先生将王士性与徐霞客相提并论之后,才使王士性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解放以来地理学界又则重自然、轻人文,所以作为人文地理学家的王士性被冷落了近四百年。最近几年,人文地理呈现一派复兴景象,王士性的研究开始引起注意。希望这一研究能深入下去,以促进整个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并且扩大到明后期的地理学家群体及他们著作的研究”。《王士性研究论集》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版的。犹如浙江率先研究王士性的徐建春教授在该书“序”中称:“这部为中国人文地理学之父王士性树碑立传的著作体例、内容本身,就充满了人文的情怀。”它将为“加强加快对与徐霞客同样杰出的王士性的研究宣传,让王士性的研究结出更加丰富多彩、甚至像中国旅游日那样的重大成果!”
自1983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泰斗谭其骧教授,呼吁要对明代与徐霞客“伯仲之间”的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开展研究以来,在王士性的家乡临海、台州、浙江,乃至全国陆续响应,撰写了一定数量的研究论稿,出版了多部点校王士性原著及研究文集。比如:时任台州师专讲师何林辉(现任临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1985年就开始撰写了万余字的《明代旅行家王士性》文稿,后被节选收录在台州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6年编辑的《台州历代文化名人》一书,他为《台州地区志》立传王士性提供了基础资料。“王士性传”中评价“王士性为古代人文地理学开拓者,已走在当时世界地理学前列”就来之于何文。
其间,谭其骧教授在上海国际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上,作了《积极开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主题报告,报告中说:“徐霞客受到丁文江以来广大地理学者的崇敬,却谁也不知道有王士性《广志绎》其人其书。现在我们既要建立中国的人文地理学,那就必须充分重视这方面的前人遗产。所以我认为呼吁地理学界对这部书予以重视,是完全必要的。令人高兴的是,已有一位同志响应这一呼吁,写了一篇名为《王士性及其〈广志绎〉》的文章,登在最近出版的《杭州大学学报》上。”这位作者就是浙江社科院年青学者徐建春(现为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中国土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省徐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文很快被1991年1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学术园地》上摘要转载,文中明确提出:“如果说《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方面的杰作,那么,王士性《广志绎》就是明代人文地理学方面的奇葩。”此文笔者读后深受启示,于同年1月18撰文:《名副其实的“奇葩”——读徐建春〈王士性及其广志绎〉有感》,发表在《东南文化》杂志上。此后,临海成立了以《台州地区志》主编方山为负责人的《王士性研究课题组》,聘请上海复旦大学周振鹤教授和徐建春博士为学术指导。紧接着周振鹤教授点校出版了《王士性地理书三种》、徐建春与《临海县志》主编梁光军编著了《王士性论稿》;浙大地球科学系终身教授陈桥驿为该书作序。“序”中高度评价王士性,称其为“学术型旅行家”:“古今旅行家实在很多,但能在旅行中从事考察,进行学术研究,提纲挈领,写出如此精辟的著作的能有几人?”台州学院叶哲明教授(现任省文史馆研究员),江南大学徐明宏教授,上海社科院夏咸淳研究员,省徐霞客研究会顾问石在,《台州文化学刊》主编兼主任周琦,台州学院讲师朱汝略(现任省辞赋学会副会长),临海博物馆资深馆员丁伋,椒江戚继光纪念馆馆长、文博研究馆员王及,陕西汉中博物馆副馆长冯岁平,以及《中国国家地理》主编单之蔷等都先后撰写研究文章,对王士性在人文地理学、尤其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杰出成就与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堪称一代“人文地理学巨星”。尤其令人欣喜的是,王士性家乡的诸多年青学者李建军、何方形、郑瑛中、陈大新、彭连生、陈远明等脱颖而出,涌跃投入王士性研究行列,从不同角度撰写出不少研究文稿。
以上凡是编者读到的好论稿,《王士性研究论集》基本上都已选载,还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因条件限制,编者亦在“王士性研究要闻纪略”中给予记述。全书共选录了38篇论稿,近30万字。观其内容与范围,可谓涵盖了30年来全国各地研究王士性的硕果。其中包括王士性的生平、成长历史、主要著作等。纵观其足迹,遍及明代的13个省及主要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定必亲至,二上五岳,旁及峨眉、太和、点苍、鸡足等,游踪不少于徐霞客;他与徐霞客一样都十分重视实地考察,反对以“藉耳为口,假笔于书”。从人文地理学方面看来,凡经济地理、社会文化地理、聚落地理、旅游地理、兵要地理、历史地理等均有研究与记载;除了对地理学有杰出贡献外,其他诸如地名学、地质学、潮汐特别是暴涨潮的成因、民族学、民俗学、金石学、语言文学等等,也都有深入的研究和记载;还有已发掘的250多首诗词及诸多《奏疏》,足见他还是一位“诗文名天下”的诗人和名臣循吏。因而,专家学者们认为在这方面王士性超过了徐霞客,他们对整个中国科学史都有十分重要的贡献。然而,王士性却长期受到冷落。对此,论集作者亦作了客观的分析。
论集中还有不少内容过去人们鲜为人知。如丁伋和梁光军两先生,深入王士性出生地,发现了《章安王氏宗谱》,从中解决了王士性的确切生卒年,其著作除了地理三种外,还有《东湖志》、《玉岘集》等;还有朱汝略同志化了3年余时间,整理点校出版了45.1万字的《王士性集》,得出了“人们已公认王士性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家”的结论。为了编纂这部论集,周琦先生新发掘出王士性赈粥长策《赈粥十事》及其母本《皇明经世实用编》,从中得知王士性身为官员,“以人为本,心系饥民”的赈灾思想和督粮道官员巡灾要“轻装简从,便宜简食”、“自备饮食”等亲民举措,值得当今救灾官员们效仿。
论集还配有150余幅彩照,对各个时期关注、支持王士性研究的各级领导与专家学者、同仁好友,以及该书的作者和曾发表过王士性研究成果的有关报刊、著述等。
论集对今后如何开展王士性研究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正如王士性研究专家周振鹤教授在点校《广志绎》、《五岳游草》的前言中所述:“王士性自清代中叶以后就逐渐被人遗忘,直至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先师谭其骧先生将王士性与徐霞客相提并论之后,才使王士性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解放以来地理学界又则重自然、轻人文,所以作为人文地理学家的王士性被冷落了近四百年。最近几年,人文地理呈现一派复兴景象,王士性的研究开始引起注意。希望这一研究能深入下去,以促进整个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并且扩大到明后期的地理学家群体及他们著作的研究”。《王士性研究论集》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版的。犹如浙江率先研究王士性的徐建春教授在该书“序”中称:“这部为中国人文地理学之父王士性树碑立传的著作体例、内容本身,就充满了人文的情怀。”它将为“加强加快对与徐霞客同样杰出的王士性的研究宣传,让王士性的研究结出更加丰富多彩、甚至像中国旅游日那样的重大成果!”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