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昔日“中医狂人”王校明潜伏汤养元

2015-04-28 14:45:16来源:杭州日报

打印 字号: T|T

王校明把30年来给病人开过的方子都保存下来了,这是近三年的。(汤养元供图)
一周五天看诊

保留三十多年病人的所有方子

63岁还只是主治医师的职称,王校明却在杭州中医界名气不小。为什么?因为他有一个“中医狂人”的称号。9年前,还是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医生的他,私下和不孕症病人按手印、签合同,许下“四年不生,全款退还,外加银行利息”的包治承诺,一时轰动了杭州中医界,也让他备受争议,而“签约治病”的做法自然没能再进行下去。

王校明1971年进入浙一,十年后又迷上中医,转战中医科三十年,直至退休。性情犟,人缘差,有人劝他改改脾气,他全不在乎:“会看病才是王道。”

退休后仍舍不得中医,又到汤养元国医馆继续把脉问诊,乐此不疲。不过现在,病人们说,王医生的性格变了。记者 周洁琼

退休后一周仍工作五天

几十号病人要从早上8点看到下午5点

在相对传统保守的中医圈内,王校明算是奇特的人。性子太直,太高调,得罪人也全然不知。

这几年,大概岁数也逐渐大了,王校明突然玩起了低调,不再接受媒体采访,很多人都以为他彻底退休了。其实这三年,他一直在汤养元努力做一个安安静静看病的好中医。

虽然媒体曝光大大减少,病人依旧不少,这些口耳相传的病人来自四面八方,病种也五花八门——不孕不育、尿毒症、失眠、荨麻疹、肾炎、高血压、青春痘……

这么多病人,加上王校明看病又细又慢,几十号病人要从早上8点看到下午5点以后。当天没看完的病人怎么办?只有拖到第二天。渐渐地,他的坐诊时间越来越长,除了周二和周六,一周有5天都泡在汤养元看病了。

家人劝他少看几天,他不依。“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给人治病,研究疑难杂症”。王校明为了看病,连汤养元一年一次的旅游调养都主动放弃,大家都说他太痴迷了。

自己得肾病近40年

亲身体验出有效疗法惠及其他患者

许多医生给人看病很有心得,但因为休息时间少,没时间锻炼,自己的身体却常常出现问题。王校明也一样,每天埋头看病,忽略了自己,最近他觉得疲劳,脚浮肿得很厉害,肾病指标也有所上升,让他惊觉对自己太不重视了。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王校明就得了肾炎。之后,他一直自己给自己开方治病,病情控制得很好。1998年,疾病又有反复。他觉得自己的肾功能变差,需要补肾阳,又重新开始吃中药,加了肉桂、附子、熟地等多味中药,之后病情也一直控制得很好。

今年3月底,肾病抬头,一方面王校明赶紧给自己开方配药,另一方面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告知病人,暂停下午的门诊。结果暂停门诊只维持了两天,就中断了。4月1日上午,说好了只挂25个号子,得知信息的病人陆陆续续赶来,这个说是朋友介绍来的,一定帮忙看一看,那个说自己从外地赶来,请求加个号子。到最后,25个病人又变成了47个病人。

那天来加号的病人当中也有和王医生一样的肾病患者,去年就在王医生这里看了。王大妈不仅有尿毒症,还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复杂,跑过很多大医院。王校明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血虚的表现,肾主骨,骨生血,需要舒肝补血,而尿毒症,则需要补肾阳,果断停掉了王大妈为了治便秘用了多年的大黄,认为大黄伤阴,会加重再障和尿毒症。要想她的两种疾病能“和平相处”,王校明很动了一番脑筋。现在一年过去了,王大妈病情稳定,不再需要家人陪同,可以每周自己到馆里来配药。

幸好自己的病情也已经控制住,一周时间浮肿全部消除了。所以现在,王校明的门诊还是一周五天,他想,只要病人有需要,总是好的,休息的事以后再说吧。

这三十多年来病人的方子都留着

晚上还要翻翻方子更新总结

都说读书要“温故而知新”,王校明认为看病也是。三十多年来,他给病人开过的方子一张都没丢,全按姓名顺序整齐排列装订,已经家里一屋子,馆里几架子了,老病人只要报上名字,他可以像查新华字典一样快速查到。

这些方子对王校明说可是宝贝啊,夜深人静翻阅时,又像是和病人对了一次话。有的病人在他那里看过多年,所有的方子串起来就像是这个病人的健康与疾病档案,病人自己都未必留得那么全。有的病人,王校明还会追踪病情,联系询问身体情况。

老病人都说王校明变了。以前,他的口中只有狂妄:“西医治不好的病,我来治。”“我和病人签合同治疗不孕不育,是在治病救人,在宣传中医医术。”如今,他懂得谦虚,中医的温文尔雅、内敛谦逊,开始在他身上慢慢发光。而他对病人的认真负责,对中医的执着痴迷,让华东医药旗下这家百年老字号国医馆——汤养元的当家人庆幸当初没有看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