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兄弟钻研出“混铜”工艺
11月20日,记者在大同市开源桥下的一处大杂院中见到了王友文、王永文兄弟,并在他们简陋的工作室里见识到了令人称奇的“混铜”工艺。一对高不过5寸的紫色收口罐摆在记者面前,吸引人眼球的不仅是器物的光泽,更为重要的是紫色罐体上精美的金色花纹,记者的第一感觉这是一种镶嵌工艺。然而,这样的猜测马上被王友文否定了,他说,罐子的内外图案一致,并非镶嵌能够达到的,这便是“混铜”工艺的熔铸技艺,也是“混铜”工艺的神奇所在。
兄弟俩称,“混铜”工艺的形成,是他们破解的一道紫铜黄铜熔铸难题。紫铜是纯铜,黄铜却是以铜成分为主的合金,且两者之间的硬度、延展性存在很大差别,更为重要的是紫铜的熔点为1083℃,而一般情况下黄铜的熔点要比紫铜的熔点低100℃以上,因此,“混铜”工艺的研制也就成为一个艰难的过程。他们的这一独特技艺,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肯定。对于“混铜”工艺的制作,王氏兄弟早在7年前就着手进行尝试了。如今,他们能够在“混铜”工艺中依据创作的需要,在熔铸过程中任意制作出需要的图案、纹饰。
据了解,大同铜器在经历了曾经的辉煌之后,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步入萧条,近乎被人遗忘。正因为有了像王氏兄弟等这样一些人的坚守,才使得大同铜器得以在落寞中艰难地延续传承。王友文坚信,大同手工铜器的唯一性和独有的神韵,是机械加工无法取代的,大同铜器应当在时代洪流中重新散发光彩,“混铜”工艺的出现,便是大同铜器一次积极的、很有意义的创新。
作者:赵志成 孙树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