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再议金华“四世一品” 巷的来历

2014-09-14 09:38:11来源:王林根

打印 字号: T|T

   金华市区名巷——“四世一品”巷,一条由中山路通往后街不足百米的古老巷子,一条具有悠久历史积淀的古街,已经在旧城改造中消失了,只留下了“四世一品”四个大字让后人回味、遐想。
    关于“四世一品”巷的来历,民间流传有二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因诞生过四代官至一品的家族王家曾居于此巷中而得名。但县志中无明确记载王家曾居于巷中。于是就出现了第二种说法,据《光绪金华县志》记载:“国朝饶彪,山西汾州府孝义人,顺治十二年由福建左路右营把总寄籍金华,随征洋海恢复金衢等郡。康熙十四年进剿处州石塘寨,破白鹤岭,恢复松阳县各,功补台州协右营备。十六年,以加十四级功晋右都督,仍管守备事。二十一年以左都督管江南莱采营游击事,二十七年以左都督管云南提标中军参将事,二十八以年老致仕归籍金华。封赠四世荣禄大夫一品阶。世居铁岭北街,诰命履历与匾额俱存(旧志遗事)”。巷以饶彪官阶命名。2006年版《金华市标准地名手册》也采用了这个说法。笔者作为风林王氏的后裔,只好再说一下“四世一品” 巷的真实来历。
    先说一下并没有争议的金华“四世一品”的来历。“四世一品”源于金华诞生过四代官至一品的家族。他就是凤林王氏家族,据明《嘉靖金华县志》、清《道光金华县志》、《光绪金华县志》“王淮传”记载,凤林王氏世祖王彦超,其三子王槐徙居金华,九世孙王淮官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福国公。并赠其曾祖父王本为太师鲁国公,祖父王登为太师魏国公,父王师德为太师楚国公,均官居一品。
    再说一说饶彪,笔者查阅过《清史列传》,饶姓编入列传的有三人,并没有饶彪。饶彪在职时担任的最高职务是左都督管云南提标中军参将。清代提标中军参将为武职正三品官,致仕(退休)后封赠四世荣禄大夫一品阶。荣禄大夫为文散官名,清代为从一品官,不是正一品官。同为清康熙时期封为荣禄大夫一品阶的福建漳州人许文贞,以及清康熙时期曾随施琅将军攻周两岛,立有战功的黄镐,诰封荣禄大夫左都督,敕封四世一品,他们在《清史列传》中也找不到列传。不知道是编列传的人疏忽遗漏了这些荣禄大夫,还是因为荣禄大夫是个文散官,不够资格编入列传,那就不得而知了。
    笔者认为巷以饶彪官阶命名是完全是后人杜撰出来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巷以饶彪官阶命名说法的根据源于《光绪金华县志》。《光绪金华县志》编修的时期离现在只有一百多年时间,那时候“四世一品” 巷这个巷名应该已经有了,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所以在《光绪金华县志》编修之前“四世一品”巷的来历只有一个说法。
    第二、《光绪金华县志》记载饶彪致仕后世居铁岭北街,并没有说饶彪住在“四世一品” 巷,更没有说巷以饶彪官阶命名。从《光绪金华县志》根本看不出饶彪与“四世一品”巷二者之间有任何联系。不能因为铁岭北街的位置与“四世一品” 巷的位置很近,就得出巷以饶彪官阶命名的结论,这样显然是证据不足的,也是不科学的站不住脚的。
    第三、如果巷真的以饶彪官阶命名,则应该命名为“四世荣禄” 巷、“四世大夫” 巷、“荣禄大夫”巷更为适当,而命名为“四世一品”巷就显得牵强附会了。
    第四、据《光绪金华县志》记载饶彪及其后人是康熙二十八年才在金华正式居住的,其祖上三代荣禄大夫并非居住在金华,没有四代荣禄大夫都居住在铁岭北街的历史。
    第五、正是因为县志中无明确记载王家曾居于此巷中的史料才有人杜撰出巷以饶彪官阶命名的说法。县志中虽然没有记载王家曾居于此巷,但县志中也没有否定王家不曾居于此巷。现在我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王家就居于此巷中。王家居于金华何处,我们除了参考县志中的记载外,还应该看一下王氏宗谱中的记载。《风林王氏家谱》非常明确记载了风林王氏始祖王彦超第三子三府君王槐从义乌风林迁居金华郡城之夏塘,即今金华市区江北雅堂街,为金华凤林王氏始祖。从王槐到王淮经历了九世。据《赤松王氏宗谱》记载,第九世王淮私宅故址在郡城一览亭后,也就是原四世一品巷的位置。金兰派王氏排行字号:孝友睦婣任恤中和小百千万曾元贞。王淮排行字号是小,王氏各支派从夏塘街迁出的情况大多发生在王淮之后的第六、七代排行字号元、贞辈时期。《风林王氏总谱》上非常详细地记载了王氏各支派从夏塘街迁出的情况,如大谴塘派、葫芦塘派、王畈洋派、宫前派(王宅)、杞树林派、塔水桥派、王五元派、古溪下王派、王店派等,都是那个时期从夏塘街迁出的。没有迁出的王氏后人应该还住在当地,所以到了四世一品巷拆迁的时候,世居当地的王姓人家为数特别多。我完全有理由非常肯定地说,金华“四世一品” 巷是因诞生过四代官至一品的家族王家曾居于此巷中而得名。至于饶氏后来居住于铁岭北街,与四世一品巷的名称没有任何关系。编写标准地名手册,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情,对没有充足的史料证明的东西不可轻易下结论。2006年版《金华市标准地名手册》采用“四世一品” 巷以饶彪官阶命名的这个说法是欠妥当的,希望以后再版《金华市标准地名手册》时加以更正。                                    

                                        王林根                                                            
                                       2014-9-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