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新华·王氏祖地探究

2014-09-07 15:03:04来源:杀驴王氏

打印 字号: T|T

    祖地是指祖先生前生活过的地方,或是去世后埋葬的地方。祠堂、庙宇就不一定在祖地修建,为此不作为祖地的认证范畴。
    众所周知我王姓系姓始祖是姬晋,一世祖宗敬,16世祖剪,19世祖元、威。他们的祖地在哪里呢?史上说法不一,今我就谈谈我的看法:
    1晋公生在洛阳长在洛阳,这是有史书记载的,直谏被贬有人说去平阳,我查史料得到平阳在古代有许多地方叫过平阳,其中上古代是在山西境内,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新泰是平阳地。晋公被贬时正值春秋时代,所以即便去了平阳也是在今新泰一代,而非山西太原。之后在缑氏山修道,去世于缑氏山,葬于缑氏山。因此山东河南是王氏最早祖地。、
    2宗敬幼年在皇宫生活,后在朝为官住洛阳,死后葬于洛阳,扔与山西没有关系。因此洛阳是王氏第二祖地。
    3剪公祖籍是陕西,出自史记。祖孙三代都在陕西,【出自史记】离公被项羽俘虏后,两个儿子怕被杀灭逃难去了,应该去哪里呢?只有去自己比较熟悉的地方,那只有皋噳,因为秦始皇建琅琊台时曾命离公监督,举家在此住过他们比较熟。元公带着威公一同来到皋噳避难,刘邦建立汉朝急需人才,威公被任命扬州刺史,晚年回到皋噳,二公死后葬于皋噳。因此皋噳是王姓又一祖地。
    4王吉之后王家又徙走临沂繁衍生息形成了天下第一名门望族,为以后的王氏繁荣昌盛奠定坚实基础,为此临沂成为西汉时期的王氏祖地。
    5威公自从从兄定居皋噳后,他的后人迁徙不定没有形成确切的祖地,到东汉时期威公九世孙王霸晋阳,自此开支散叶形成了王氏又一大支派,他的后裔分布海内外名人辈出,也被王家公认为太原王氏,太原也就成了王家祖地之一。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们王家最早的祖地是河南和山东两省,细到县市即:河南的洛阳、山东的新泰两地。第二祖地就是陕西咸阳一带,第三祖地是山东的即墨市,第四祖地是山东的临沂市,第五祖地是山西的晋阳也称太原。 值得说明的是如果有人说太原是第一祖地,必须拿出相当的证据来证明是第一祖地,我说了只有一个晋祠是不能说明是祖地的,大家可以想一想,看一看你身边有很多祠堂或庙宇里供奉的主人不是当地的人,或是借来的或是当地传说的名人之类。
     再说威公一生没有去过太原,他在皋噳住过也在扬州住过,唯独没有在太原生活过,这是有史书记载的如果你们非要说威公住过,那就得找出威公的墓穴来证明,为什么非要找出墓穴呢?因为威公幼年生活在咸阳,又在皋噳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去了扬州,这都是有足够证据的,不用找证据,唯一证据不充分的是老年住在皋噳,所以只有在晋阳或太原找到他的墓地方能证明他的祖地在太原。我说族人们为了我们王氏的祖地不要再做无谓争论了,事实就是事实,这不是凭一两个人就能改变的,再说史书不可能让我们来改写,再说李渊的一句谎言也不会掩盖历史真相的!族人们不要执迷不悟了。请大家不要再让仙逝两千多年的先祖不安于九泉了。因本人学识浅薄,资料有限。望大家按我提出的方案在进一步考证,已还历史真相。                                       
作证我会在适当的时间在回复里添加的。
 王子乔的墓地由来出自《列仙传》,和武则天的《太子碑记》。
 王翦祖孙三代的证据是《史记.王翦白起列传》。
 王霸是两汉之际人,是《后汉书》中记载的第一位太原籍王姓人,被后世王姓尊为太原王氏的开基始祖。太原王氏为天下所知,是从东汉末年的王允(公元137年-192年)开始的。王允计杀董卓,他本人又被董卓的反扑势力诛灭三族。当王允以他的壮烈将太原王氏推为天下名门之时,他不会想到,在此后的几百年间,他的家族走向壮阔的每一个转折点,都会伴随一次次惨烈的家难。
   自从王翦之孙王离率领秦军在秦末的纷争中被项羽打败身没之后,他的两个儿子王元、王威就再也没有返回老家频阳,而是举家迁往山东琅琊皋虞(今山东即墨东北)避乱。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宋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的记载,身为长子的王元一直定居在琅琊,他的后世发展成为琅琊王氏;而作为次子的王威,后来又迁往太原晋阳,他曾官至汉初扬州刺史,其后世子孙发展成为太原王氏。 就这个过程,有两个疑点值得提出。一是既然说王威去太原地,从而开创当地王姓人之始,但为什么后来的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都没有尊此人为开基始祖呢?二是就太原王氏来说,传统观点一直强调太子晋被废后,他的后代就到了晋阳一带生活,既然如此,那如何会出现太子晋的十六世孙王翦是频阳人、王威又迁居到晋阳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呢?为此我要阐述的是太原王氏族谱把系姓始祖子乔迁居到晋阳是没有依据的。再说威公更不可能离开元公独自去晋阳,我本人找不出任何理由来证明这一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