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前的坚守
原标题:显微镜前的坚守
王红,航空技术领域的高级工程师。刚过不惑之年的她,文静高雅,言谈举止,充满学者的风度与气质。1990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属材料专业毕业的王红,走进了南方航空(600029,股吧)工业有限公司。
“守护产品的质量是我的天职”
材料的理化检测与失效分析技术,是航空发动机制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王红从事的工作,就是做理化检测及失效分析。王红一进厂,就像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这个岗位上。24年来,显微镜成了她的“火眼金睛”。凭着雄厚的知识功底和技术能力,任何瑕疵都无法从她的眼皮底下溜掉。
2006年底,公司某型号钛合金叶轮锻件毛坯力学性能不合格,无独有偶,另一型号发动机也先后出现压气机部件断裂、裂纹重大故障。为锁定问题所在,王红在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同时,对锻件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在车间,王红自己动手磨制试样、制备断口,为了找到其典型的疲劳特征,需要对断口反复清洗观察,显微镜的放大倍率从几倍到上百万倍。王红连续花了5天时间,蹲在车间跟踪热加工全过程,每天都到凌晨3时才回家。她掌握上百组数据后,重新调整了工艺规范,锻件性能问题得到成功解决。
紧接着,在电子显微镜下,王红又开始对压气机部件断裂、裂纹故障进行分析、王红整整花了3、4个月时间,在无数个复杂的断口中找到了首断件,并对“症”下“药”,从而杜绝了故障的再次发生。
认真、细致的敬业精神,使王红从一名冶金分析技术员,迅速成长为物理冶金分析技术的一级专家。
“要赶上世界同行,必须加快技术创新”
“要赶上世界同行,就必须加快技术创新”,王红深感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
2007年,在公司某新型号航机国产化研制进行中,有个核心部件在锻造过程中遇到技术瓶颈。王红带领团队经过一个月的连续奋战,终于找到关键突破点,胜利实现了该型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国产化。
去年,公司有两批共40多件外购钛合金锻件,需要对表面进行局部改进。由于零件大,空间小,晚上试验,难度很大。这种试验需要人工直接在零件上磨制,一次试验下来,需要对零件翻动数次。王红的双手都磨出了血泡,但她一声不吭,经过几个通宵的试验分析,找到了创新工艺的依据,锻件全部合格交付。这次试验,为公司避免了几百万元经济损失。
近3年,王红的团队硕果累累:完成新机预研技术分析726项、失效分析496项、技术攻关86项,发表部级以上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成果12项。
“干科研,就是要不断挑战难题”
“南方”人有自己的“航空梦”,王红明白,自己会遇到的难题会越来越多。
王红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负责建立国家级理化检测实验室。成立过程中,王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光标准制定就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她必须跟踪世界一流水平找参数,找依据,翻译的英文资料就有三大本。接着,王红又组织编制了300余份理化检测实验室的管理系统文件。实验室获得国家级资质后,又顺利获得加普惠材料控制实验室资质及通过Nadcap认证。
“钛合金蓝色阳极化工艺技术”,是航空材料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如何把这种技术运用到军用航空发动机上,是“南方”人多年的期盼。
几年前,王红果断地接下这一攻关项目,她带领自己的团队,奋战了近两年时间,目前,项目已通过评审,并成功用于科研生产。
坚守,是一种信念;坚守,是圆梦的动力。王红在显微镜下的坚守,正是为让自己的“航空梦”承接历史,对接未来!
世界王氏网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