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报恩寺 深山藏古经
平武县地处龙门山脉深处,古称龙州,报恩寺坐落在平武县城龙安镇中部,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朝宫殿式佛教寺院建筑群,我们在平武县的第一站,便设在了这里。
一路上,老李已将报恩寺给我们介绍了个大概,当天刚下过小雨,空气微湿,在这样的天气下寻访古寺,更有一种肃穆之境。
明英宗圣笔
路有些曲折,刚下过雨的地面又有些滑,一路上难免颠簸,我想着古有李白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过了这么多年,这蜀道依旧让人不安稳,颠得我头昏脑涨。“前面便是了。”老李说。我听了抬眼望去,只一眼,心便莫名地静了下来——一座古朴端正的山门,坐落在数层台阶上,以青山为底、古树相饰,淡淡伫立,仿佛这深山中本就该有这么一座古寺,让迷途的人在这歇一歇,静一静。
下了车,迎面便是一座单檐歇山式的山门,山门依地势而建,层层台阶逐级而升,门上横匾高悬,上书“敕修报恩寺”。报恩寺古时是白马土司王姓家族的家庙,当年龙州宣抚司土官佥事王玺借进京朝贡之机,以“古遗藏经无处收贮,恩无补报”为由,“保障遐方,祝延圣寿”为请,拟修建一所寺庙,明英宗圣笔曾书:“既是土官不为例,准他这遭”破例允之,报恩寺得允以修建。后历时二十载,经过王玺和其子王鉴两代土司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这报恩寺。
报恩寺千手观音
报恩寺坐西向东,平面布局由东向西,次第升高,分前中后三进院落。山门位于中轴线前端,我们拾级而上,走入第一进院落,映入眼帘的是三座并列的单孔石拱桥,这种布局和故宫午门后的汉白玉拱桥有些异曲同工之意,桥两端连接山门与天王殿,桥北侧有一座钟楼,楼内有一大一小两口铸铁大钟,均为明代铸造,铁钟上刻着精美的花纹,历经了数百年的洗礼,仿佛在默默诉说着时间的故事。
跨过石拱桥,迎面就是天王殿,仍然是单檐歇山式建筑,却比山门更加精致,屋顶覆盖着黑色琉璃瓦,辅之以绿色琉璃瓦剪边,屋内顶部天花板绘之以百花图案。殿内南北两端设置佛台,台上有彩塑的四大天王神像,虽然色彩有些微微脱落,但胜在雕刻精细,神态威武,一看便知与那些现代仿制的神像是不同的。
报恩寺供奉的三佛
走入第二进院落,西面为正殿大雄宝殿,左右两侧是相对而立的大悲殿和华严藏,布局严谨,威严自露。听老李说,这进院落里有两个珍贵的古物,一个是通体楠木雕制的千手观音像,仅次于承德避暑山庄和北京雍和宫的雕像;另一个是七层的转轮藏经,在全国只有三处,报恩寺的这座保存得最为完好。观音像坐落在大悲殿中,全身供1004只手,每只手心分别刻有一只慧眼。转轮藏经则坐落在华严藏,层层叠加,形如七级浮屠,我对着转轮藏经尤为感兴趣,老李向我介绍说,这转轮藏经象征着佛教因果轮回,转动一圈犹如念涌“六字真言”一遍,可消灾除祸。转轮藏经周围的四根大柱上各悬一条泥塑蟠龙,由于龙头悬在柱子上,再加上身上花纹精致,雕刻精细,看上去动态十足。报恩寺也因为龙饰颇多,约有9000多条,故被称为“深山龙宫”。我饶有兴致的上前去拨弄转轮藏经,谁知纹丝不动,老李跟上前来,又招呼了两个工作人员,一起转动。“这转轮藏经有五吨重,一个人可拨弄不了啊”。这转轮藏经历经几百年,仍可以转动自如,不愧是报恩寺一绝。
步出大雄宝殿后门,眼前豁然开朗,是一座宽敞幽静的庭院,院中南北两则,有两座造型奇特的御碑亭,两亭之间古柏夹道耸立。庭院北的万佛阁是报恩寺最高面积最大的一重建筑,殿内正中有一尊彩塑的如来佛讲经说法佛像,左右两侧有十大高僧立像,殿中佛坛前有两尊官人塑像,正是王玺、王鉴父子俩。
藏于塔顶的转轮藏经
报恩寺历经五百余年还能保存完好,不得不说是天佑,平武县历经过多次地震,但报恩寺依靠其独特的楠木建筑材料和承重良好的斗拱结构,得以数次脱险。文革期间,当地人为了保护寺院不被破坏,用纸和木板将壁画、雕塑等遮住,然后挂上毛主席的画像和标语,让报恩寺免于遭难。
寺庙我见得很多,但大多经过翻修,崭新的模样让人很难找到古朴之感,而报恩寺的主体部分基本保持原貌,一眼望去,肃穆之情油然而生。老李告诉我,关于王玺请求修报恩寺的原因,有一些争议,一说是王玺修建报恩寺,是为了用宗教来巩固自己的世袭统治,二说是因为天高皇帝远,王玺在这里建起了自己的“小朝廷”。我不敢妄断,但白马王氏土司世袭七百多年,先不说修建报恩寺有无私心,光是这么长久的年份,就可以看出王氏土司的恪尽职守。王玺和其子,倾其所有,甚至从京城聘请工匠建成了这座报恩寺,如今它已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所谓的争议和流言在这苦心建造的古寺面前,已经不重要了。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