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鸿茅药酒开先例两年厚重文华历史积淀

2014-04-18 10:12:32来源: 中国网生活消费

打印 字号: T|T

史料记载,鸿茅药酒于1739年即清乾隆四年问世,由山西名医王吉天在内蒙凉城鸿茅古镇根据祖传秘方配制。其历史堪与“同仁堂”相媲美,而鸿茅药酒更以良好功效而著称于世。然而从2009年4月到2011年5月,鸿茅药酒再创先河,在这短短时间里,以它厚重的文化历史积淀,双项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药酒类产品中,的的确确没有先例。

那么,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主要有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它往往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传承的的活态文化遗产,是人类一切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鸿茅药酒所关联的文化和技艺,正是这种文化遗产之列。2009年4月,鸿茅药酒古法酿造工艺正式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鸿茅中医药酒文化”又以传统医药类别入选了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查,在药酒类品种当中,这种情况仅此一例。

在我国,酿酒历史及酒文化形成的历史悠久。大约在五千年前的龙山文化早期,我们的祖先就已开始用谷物酿酒,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酿酒历史之长,酒的种类之多可想而知。据统计,历代诗歌、小说、地方志、传记、史书等文献提到的酒的名称就有三百余种,其中,大多数今天也是只知其名,不见其踪,至于用什么原料酿制和怎样酿制更是不得而知。极少数酒的制作方法及蕴含于其中的文化能够传承至今,就成为了十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天,多少文化失传了、消失了,而鸿茅药酒文化及工艺至今已传承274年。正是在这种文化熏陶下制造出来的物质载体——鸿茅药酒,则凭借其独特的配方、精湛的工艺和良好疗效,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倍加珍惜。爱护、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鸿茅的文化精髓一是“仁道、信义、至善”及“良药济世、精工取繁”文化理念传承;二是大配方及八步酿造工艺。自乾隆四年始创,鸿茅药酒下料配方一直由王氏后人世代单传,秘不外宣。其制法选用67味上等药材,加白酒、红曲、赤糖、冰糖等辅料,经八步(选药、炮制、另煎、鼎合、封坛、泉浸、地养、茅缩)69道工序精心配制,攻克了传统药酒药效释出低、酒性浓烈等旧弊,最终达到温而不燥、补而不峻、阴阳调和、众药归一的上乘品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