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茅药酒开先例两年厚重文华历史积淀
史料记载,鸿茅药酒于1739年即清乾隆四年问世,由山西名医王吉天在内蒙凉城鸿茅古镇根据祖传秘方配制。其历史堪与“同仁堂”相媲美,而鸿茅药酒更以良好功效而著称于世。然而从2009年4月到2011年5月,鸿茅药酒再创先河,在这短短时间里,以它厚重的文化历史积淀,双项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药酒类产品中,的的确确没有先例。
那么,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主要有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它往往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传承的的活态文化遗产,是人类一切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鸿茅药酒所关联的文化和技艺,正是这种文化遗产之列。2009年4月,鸿茅药酒古法酿造工艺正式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鸿茅中医药酒文化”又以传统医药类别入选了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查,在药酒类品种当中,这种情况仅此一例。
在我国,酿酒历史及酒文化形成的历史悠久。大约在五千年前的龙山文化早期,我们的祖先就已开始用谷物酿酒,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酿酒历史之长,酒的种类之多可想而知。据统计,历代诗歌、小说、地方志、传记、史书等文献提到的酒的名称就有三百余种,其中,大多数今天也是只知其名,不见其踪,至于用什么原料酿制和怎样酿制更是不得而知。极少数酒的制作方法及蕴含于其中的文化能够传承至今,就成为了十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天,多少文化失传了、消失了,而鸿茅药酒文化及工艺至今已传承274年。正是在这种文化熏陶下制造出来的物质载体——鸿茅药酒,则凭借其独特的配方、精湛的工艺和良好疗效,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倍加珍惜。爱护、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鸿茅的文化精髓一是“仁道、信义、至善”及“良药济世、精工取繁”文化理念传承;二是大配方及八步酿造工艺。自乾隆四年始创,鸿茅药酒下料配方一直由王氏后人世代单传,秘不外宣。其制法选用67味上等药材,加白酒、红曲、赤糖、冰糖等辅料,经八步(选药、炮制、另煎、鼎合、封坛、泉浸、地养、茅缩)69道工序精心配制,攻克了传统药酒药效释出低、酒性浓烈等旧弊,最终达到温而不燥、补而不峻、阴阳调和、众药归一的上乘品质。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