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宅引水,现仍为下游的村子提供灌溉(下)
占地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的通山王明璠大夫第,内部损毁严重,进一步的维修计划刚刚开始。
院内曾设祖堂和戏楼,
初一十五仍有后人拜
府第分为东、西、中路三部分,这是个可以容纳60多口人的巨大空间。东西路两侧的厢房是主人居住区,东西外侧主墙下各有10户左右偏屋,是手工作坊与下人居住的地方。
这些房间被高耸的封火墙隔开,又依靠内部的巷道与天井相连,空间巨大,却井井有条。不仅是房间分布上,生活秩序似乎也被安排好了。王明璠第5代孙王德风说,现仅存的东门(主要出入口),门下偏屋住着专门伺候主人出行与通风报信的。而像碾坊、织坊、养马的地方被安排在东西外墙偏屋内,保存下来的碾坊在公社时代仍然作为村内碾米的地方。
当然,诸多关于生活在140多年前的府第主人生活的场景,只能停留在所剩后人的碎片式的讲述与个人的想象中。
殷德静从20岁嫁入王家,生活在西路东厢房内已经50年,先后为丈夫生了6个子女,全部挤在占地不到30平米的厢房内。每个厢房拥有一个独立的小天井,如果天气太热,殷德静会搬来楼梯,把竹帘挂在天井下面的大梁上遮阴。
殷德静说,府第内冬暖夏凉,怎么也不愿意搬到儿子们新修的楼房里去。即使现在天井下的木梁已经损坏,挂不得竹帘,夏天从正堂穿过的过堂风依然很凉爽。王德风说,缺少空调的年代,村民很喜欢来老宅纳凉。尤其在夏天午后,一长排的桌子摆在正堂里,十几个老少爷们围在一起斗骰子、打麻将、胡侃神吹、非常痛快。
他们的叙述可以透露出以前老宅内的生活状态,佣人们挤在东西外墙的偏屋碾米、喂马,主人们集中在厢房内吃酒耍牌。
府第内并不缺少公共的娱乐空间,例如中路中轴线的第五进院落为祖堂与戏楼。每逢初一十五,目前住在府第内的10户人家还会前来朝拜,王德风还说,幼年时在八卦楼(戏楼)上听过楚剧。
可供族人娱乐的地方还有府第外围的三个花园,《王氏宗谱》明确指出了这三个花园的所在,分别为院后、院前空地与院东侧。而王德风说,院后花园内曾经建有高台,盘旋而上的石台阶是为家族内的女性准备的,她们被限制出行,只能通过院后的高台,向远处张望。
在府第建筑的功能安排上,主人不仅考虑到娱乐、居住与生产在一起,对于后人的教育尤为重视,并且在东院单辟开一间两层阁楼为学堂,王德风幼年时在里面读过私塾,后改为吴田小学,上世纪80年代后被撤销。
“猫拱式”围墙不见了,
水泥建筑横断其间
“可能说起来没人相信,”文物局范局长说,“上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时,王明璠大夫第连县级文保单位都没有评上。”但依靠接近1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王明璠大夫第在去年通过审批,成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被破坏的主要部分是木结构与墙面,府第的地基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沉降。范局长说,除了时间的积累,“文革”时期的破坏与后人的随意改造也清晰可见。78岁的殷德静说,门上“大夫第”与“宗祠”都曾被石灰抹上覆盖,后来才抠出来。
而对整体建筑破坏最严重的还是居住在里面的人。例如东路第五进的正堂已经被改造成水泥墙面的现代建筑,东门一半的“猫拱墙”被拆掉,“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幢钢筋水泥式建筑嵌入其中,看起来极为别扭。
房屋倒塌最严重的是府第东西外墙的偏屋,曾作为手工作坊,后来大部分被改造成猪圈。不过,让后人王德风感到最可惜的是以前围绕府第与老宅的“猫拱式”围墙。在王德风的记忆中,这道墙接近正方形,将府第与老宅包围在其中,不过在“公社时期”这堵围墙与院前的仓库一起被拆了,在花园里兴建了养猪场。
除了人为改造,民间文物贩子也很早就盯上了这处老宅,住在西路东厢房的殷德静说,以前西路过堂里有棵桂花树,盗贼晚上顺着树爬下来,偷走了她窗前一个木雕狮子。后来,府宅里的居住户在桂花树上拴上铃铛防贼,最后又干脆砍了这棵树。
链接
湖北现存明清建筑中规模最大的民宅
王明璠大夫第,又称芋园,坐落在通山县西3公里之外的吴田村畈上王,目前保留大夫第与老宅两处民居,占地近1万平方米。王明璠在清咸丰年间中举,曾任江西武宁、瑞昌、上饶、南康、丰城、萍乡知县,为官30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两宫西巡”王明璠跋涉数千里面奏圣上。朝廷褒其忠义,授予“朝议大夫”封号。
王明璠大夫第包括老宅与府第梁柱建筑,其中占地6450平方米的大夫第院落为核心,共有28个天井,48间正房,16间厢房,是湖北省现存的明清建筑中规模最大的民宅。家祠、家学、马厩、碾房、织房、柴房、厨房和杂役间等多达三十余间,还有“怡济药房”、家庭戏楼、牢房等,衣食住行一应俱全,为现存难得一见的封建地主官僚住宅的生活样本。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