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码头竟是王氏登仕郎墓碑 后人仍居村中
4月25日讯 昨天上午,文史爱好者吴志挺向本报记者报料:在戚墅堰区潞城街道的大树下村民小组有一个池塘,塘边有5个石板码头,其中一个码头竟是一整块墓碑,墓碑的主人是道光年间的九品芝麻官——登仕郎王学胜和夫人汤太儒人。
昨天中午,记者赶到大树下村民小组,找到了位于王氏宗祠南面池塘里的那块墓碑,这块碑长约5米,金山石材质,虽然被村民当作石板码头用了半个多世纪,但阳文雕刻的“皇清例赠登仕郎(儒人)显考(显妣)学胜王公(汤太儒人)之墓”、“道光岁次壬寅清明”、“孝男景福、景禄奉祀”等碑文仍清晰可见。据村民王焕根回忆,这块墓碑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移来的,“当时古墓应该就在附近的村子里,但在运动中被平了,墓碑就拿来当码头用了。”随后,王焕根翻查了三槐堂王氏家谱,经过2个多小时的查找,终于找到了相关记载。原来,学胜是字,其名定远。王定远生于1753年,卒于1808年,“生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的后代繁衍至今,王定远的曾孙王国成还住在我们村。”
记者翻阅资料发现,登仕郎是文官名,最早在唐代设置,到清朝时凡正九品官员均授登仕郎,也就是民俗称的九品芝麻官。至于儒人,在清代封赠官员之母或祖母,都称太儒人。
“这块东西要保护起来,不然早晚被偷呢!”在记者采访时,不少村民围拢过来,纷纷表示对这块“文物”处境的担忧。记者联系市文物部门,并将照片给工作人员看,工作人员表示会派人到场查看。
王氏后人已经表示,他们会尽快商议保护墓碑的事,很可能移到附近的王氏宗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