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古代朝鲜半岛的朝代更迭:从王氏高丽到李氏朝鲜(1)

2014-01-24 21:14:42来源:《百家讲坛》

打印 字号: T|T

古代朝鲜半岛的朝代更迭:从王氏高丽到李氏朝鲜(1)

      话说公元9世纪末,朝鲜半岛又陷入中央衰微、群雄并起的风雨飘摇之中,史称“后三国时代”(这三国分别是:新罗、后百济和泰封国)。在北部的泰封国,其皇帝金弓裔虽武力过人,但却天性暴虐。他自称弥勒佛,头戴金帻,身披方袍,吃斋念经,以长子为青光菩萨,以季子为神光菩萨,利用佛教来麻痹大众、维护统治。他曾煞有介事地自述《佛经》二十余卷,其实全是为自己歌功颂德的歪理邪说。有个名叫释聪的和尚批评金弓裔所宣扬的佛理都是“邪说怪谈”,金弓裔知道后大为光火,立即将释聪逮捕,用铁锥活活打死,其残忍本性可见一斑。正是不堪忍受金的猜忌与迫害,废君再立的念头逐渐成为群臣的共识,一场朝鲜版的“黄袍加身”因之上演。
     
    918年夏六月的一天夜里,在泰封国的军事重镇松岳城的将军府内(今朝鲜京畿道开城),大将军王建被心腹洪儒、裴玄庆、申崇谦和朴智谦等人团团围住,众人说道:“今主上淫刑以逞,杀妻戮子,诛夷臣寮。苍生涂炭,不自聊生。自古废昏立明,天下之大义也。请公行汤武之事。”王建毕竟是政坛老油条,虽欲取金弓裔而代之,但还是装出一副颇为惊惧的模样,连忙推辞说:“使不得!使不得!”

    正在僵持不下、形势微妙之际,王建的夫人柳氏从内室缓缓走出,她手捧王建平日行军作战所穿铠甲,慢慢地披在丈夫身上。众人见此情景,自然心领神会,“扶卫太祖出门, 令前唱曰:'王公已举义旗'!”于是,众兵将齐呼万岁!

    金弓裔得闻此事,赶忙从王宫北门出逃,后死于荒郊。王建于是“即位于布政殿,国号高丽,改元天授”,就这样“被迫”成为王氏高丽王朝的开国之君。

    身世之谜

        王建是何许人也?翻检相关史籍,笔者发现关于王建身世的传说可谓是众说纷纭,版本不一。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是出自《高丽世系》,书中写道:

    太祖(高丽王朝)王建之先名虎景、自称圣骨将军。虎景生康忠,康忠有子宝育,天资慈惠,入知异山修道。宝育之女配唐贵姓,生作帝建,作帝建晚年居俗离山长岬寺,常读佛典卒。作帝建之子曰隆建,即世祖而太祖之父也。时桐里山有道誢,与世祖相见如旧识,同登鹄岭究山水之脉,上观天文,下察地理,筑松岳之新第,预言将一统三韩,诞生英主。

    这段话无疑透露出两条信息:一是王建的出身极好,是处于骨品制最顶端且可以继承王位的圣骨等级;二是王建称帝乃天命所归,尚未出生已被世外高人预言将成为一代明君。不过这段颇具神秘色彩的记载实在经不起推敲。据后人研究,这段话其实出自高丽毅宗王时金宽毅编写的《编年通录》,而金宽毅是毅宗时的大臣。臣下给皇帝的祖先修史,自然秉着“为尊者讳”的原则极尽溢美夸张之词,故颇不足信。

    目前学界比较靠谱的说法,是认为王氏起源于新罗开城西面的礼成江下游的礼成港。这里在八、九世纪时是一个水陆极为发达的交通枢纽,也是一个商贾辐辏云集的大都会,朝鲜半岛前往中国的贸易就是以此为起点。王氏祖先便在此依靠贸易起家,成为富可敌国的巨贾,其后逐渐壮大为开城地方颇有势力的豪强。不过,王氏家族并不满足于其在商业上获取的巨大成就,而是希望能够进一步在政坛上谋得一席之地。到了王建父亲王隆这一代,其进军政界的家族目标得以实现。公元896年,王隆携子王建归附金弓裔,此后的王建便成为金部下的得力干将。也就有了后来“黄袍加身”的故事。

    国号高丽

    王建为何要将国号定为高丽?难道他具有高句丽族血统?还是出于其他目的?这自然就涉及到高丽王朝与高句丽国的关系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