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萍在宁德市2013年度祠堂联谊会上的讲话
宁德市社科联主席 张小萍
尊敬的各位祠堂宗长,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
今天,我十分高兴应邀来到山清水秀的云淡村,参加由宁德市闽学和传统文化研究会、宁德市姓氏源流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宁德市2013年度祠堂联谊会。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社科联向联谊会的召开表示祝贺!近年来,我市祠堂文化研究工作在相关部门、学会的组织领导下,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广大学会工作者和祠堂宗亲辛勤工作的结果。
在这里,我也就祠堂文化简要谈点感受。
首先,为什么要弘扬祠堂文化?
1、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也就是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不仅独特,而且渊源流长。祠堂文化作为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便开始萌芽,到宋代形成比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发展到了高峰。从某种意义上说,祠堂文化的繁荣也从侧面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具体体现。
2、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能传承几千年?很重要的是我们的国家是由各民族同胞组成的,也是由成千上万个家族构成的,家-家族-宗族-民族-国家,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就是谁也不能割舍的。正如孙中山先生指出:“中华民族由家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传统,应妥加应用”。祠堂代表着一个家族的祖先,其基本功能是祭祀祖先,通过对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亲关系的延续为纽带,把整个家族成员联系起来,并形成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从民俗学家的角度看,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诠释时代文明”。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千秋功过,于祠堂可见一斑;华夏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 这里往往蕴藏着一种质朴却又强大的精神动力。对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祠堂的文化活力,最根本在于它的群众性。利用祠堂来开展现代文化活动,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先进文化结合起来,能取得超乎想象的效果。近年来许多地方的祠堂文化建设是通过民俗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各地通过修建祠堂,缅怀祖先的丰功伟绩,领略传统祭祀文化的魅力,丰富人们的生活,增强人们之间的交流,增进人们之间的情谊,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有些农村祠堂另辟蹊径,充分挖掘利用当地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爱国传统教育,展示革命英雄形象,缅怀先烈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展成为革命传统型的旅游景点。如屏南漈下的甘氏宗祠、蕉城七都的林氏宗祠、柘荣的游氏宗祠等等。
总之,老祖宗创造的祠堂文化,体现的是感念祖恩、弘扬祖德、孝亲睦族、敦本追远的道德精神。如今这种精神正在发扬光大,正因它有利于改善上一代与下一代、长辈与晚辈的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所以,我们认同这种精神,支持大家参与祠堂的文化建设。
其次,如何加强祠堂文化建设?提三点建议。
一是要坚持正方向。祠堂文化说到底是一种民俗文化,其主流是健康的、积极的、充满福运、祥和和纯朴的真情。研究祠堂文化、开展祠堂联谊活动是一个讲亲情、讲团结、倡孝道、扬祖德、守法律、弘扬民族文化、发展社会事业、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举动。大家一定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站在发展的角度、社会进步的层面和与时俱进的高度来认识,要把握正确导向,将祠堂作为道德教化的阵地,依法依规开展活动,不断地在实践中开拓创新,促进社会和谐。
二是要弘扬主旋律。祠堂文化的主旋律就是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构建和谐社会。通过祭祖联谊、助学奖学、敬老孝亲等活动,聚集家族宗室的力量,用先进文化去渗透、占领祠堂,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文明、先进、健康的道德风尚,让村民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法制意识和整体素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三是要激发正能量。闽学和姓氏两个研究会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还要继续探讨如何将祠堂文化研究与“六新大宁德”建设深入结合起来,如何更好地服务和推动我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还要组织力量研究有闽东特色的祠堂文化体系。我们既要看到祠堂文化发展的大好形势和前景,又要看到研究中存在的困难。要把那些有爱心、有恒心、有耐心、热爱宗族事业的有识之士团结起来,矢志不移,排除各种障碍和困难,弘扬闽东祠堂文化,推进宁德加快发展。
祝祠堂联谊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