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王氏宗亲会八载耕耘硕果盈
编者按:崇阳王氏宗亲联谊会,八年辛苦创业,办会建祠,依法维权护义维稳,凝聚族力,服务宗亲;四处寻根溯源,联宗修谱,遵训敬祖敦亲睦族,传承文化,报效国家。事迹可鉴,值得推荐,转载于下,以供分享。


崇阳王氏宗亲联谊会(总祠)的前身是“崇阳王氏辑谱建祠筹委会”,筹委会当时的处境为:一无开办经费,二无办公场所,三无机构牌子,四无领导班子的“四无”局面。新诞生的联谊会(总祠),可谓是逆水行舟,迎难而上。经过几年来不懈的艰苦努力,如今是:八载联谊开新局,十六支祠归一统。宗亲摊子从无到有,宗亲队伍从小到大,宗亲班子从弱到强,办事机构从少到多,宗亲事业从低谷走向高潮,族众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族人的尊宗爱族意识不断提升,办事效率也在不断提高。崇阳王氏宗亲联谊会在崇阳上百个姓氏中,乃至全省宗亲事业中,一跃成为佼佼者,彰显出第一大姓的王者风范,赢得大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八年来,联谊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情促义;始终坚持固本浚源,敬宗睦族;始终坚持四个统一,联宗合派的原则,严格按照联谊会章程办事。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有利于增强族务事业,且意义深远,影响较大的宗亲事务活动,赢得了广大族众的支持与拥护。多年来,联谊会一班人本着服务于族众,服务于支祠家族事业的宗旨,脚踏实地,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组建宗亲班子,搭建家族事业平台。
人们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宗亲工作是一个涉及千家万户,且面广又错综复杂。前人又没有固定模式。要想把七万之众的宗亲事业搞好,没有一个坚强的、过硬的领导班子是不行的。成立之初,第一件事就是从组建班子入手。经反复酝酿和认真的调查了解,将那些热爱家族事业,又有无私奉献精神,并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在族众之中具有较高威望的宗亲吸收进来,充实领导班子。在组建宗亲班子的同时,及时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并抽出一名副会长主抓这项工作,寻找机会争取政府扶持。到目前为止,十六个支祠的班子建设全部组建完成。联谊会机构健全,责任明确。设有名誉顾问一人,顾问四人,名誉会长三人,会长一人,副会长五人,监事会主任一人,常务理事36人,理事49人。这些组成人员来自于各个支祠,各个行业的精英。他们均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照章办事为家族事业尽心出力。
二、溯本寻源谱家史,敬宗收族集大成。
续谱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承传先祖未竟事业。然而,崇阳王氏历来是各立门户,“各自为战”。本属同一祖宗后裔,却互不往来。联谊会成立后,相继成立了大成谱局,在谱牒纂修过程中,力主“四个统一”。即:统一堂封为太原堂;统一世系为琮公世系;统一派根,采用总祠新纂大同80新派;统一谱牒式样。在各支祠的紧密配合下,大成总谱第一部上世源流谱于2008年付梓发行800套。该谱始自王姓授姓始祖—晋公到各支祠的落业始祖止,上下跨越几千年时空。大成总谱第二部世系专辑始自各支祠落业祖和各门庄落业祖直至今人,采用横式排版,将祖——己——子——孙一线连成,统看恰似一张不见容颜的合影照。横看又像五线谱之音符。竖看兄弟长幼朗若眉列,远近亲疏一目了然。在第二部大成谱中,还有一大创举,就是接纳了最不同宗,又不合派的外藉落户崇阳的王姓人氏进入本谱,并开列专门篇目另系。于今年七月发行300套,两部大成总谱的问世,开创了崇阳王氏有史以来无大成和吸纳外藉王姓之先河。
三、以情促义扬忠孝,联宗联谊振家声。
几年来,联谊会大力弘扬忠孝仁义,积极开展深有意义的活动。以此来全面的、多方位的推动家族事业。一是西庄支祠汉良宗亲的老母九十寿庆,停云支祠励学宗亲儿子结婚、总祠送戏志贺,为倡导忠孝仁义,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二是组织了三次大型的龙舟邀请赛。三次活动规模浩大,气势磅礴,盛况空前,折射出王姓的威风和气概;三是原总祠第一部大成谱副主编明亮先生逝世,总祠授予“德义长存”金字匾牌。这一义举,既寄托了哀思,又展示了大家族的和谐与礼仪;四是组织几次大型的祭祖活动,凭吊先灵,敬祖尊宗,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美德;五是修复名人故居。世杰公不仅是我们崇阳王氏的名人,他还是世界文化名人。起初,回头岭水泼不进,针插不进。联谊会不厌其烦,多次到回头岭座谈,一方面,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才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四处奔走呼号,争取政府重视与支持,先后筹措到8万元资金。通过几年来的艰苦努力,目前,前期工程也在进行之中,已初具雏形。通过上述几次大型活动的开展,崇阳王氏宗亲联谊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大大提升,体现出大姓的底气和旺气,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亲情族谊,为后续家族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加大宗亲联谊宣传力度,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009年,为加强宗亲工作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真、善、美,倡导忠、孝、义,编写以应斗公为题材的大型古装八幕提琴戏“耳环记”,利用舞台形式,广泛进行宣传。首先在大集剧院公演,尔后又到白霓等地进行公演,得到县政府的认同,也深受观众的好评。“耳环记”唱红了全县。去年全省宗亲工作会上,与会代表每人要求发一套“耳环记”光碟作为纪念,累计赠送2000套。去年,第四次会员大会赠送“晋公”图像纪念章500枚。在利用舞台宣传的同时,并建立崇阳王氏宗亲网站,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宗亲工作,网站建立以来,全国各地点击率很高。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来电,说网站办得很好,问可否采访,录制专栏节目。
五、依法维权护义维稳,保障宗亲合法权益。
家族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躯干挺拔,枝繁叶茂,可为整个族人挡风遮雨。近年来,家族纠纷,群体闹事时有发生,联谊会多次出面,协助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协商调解。第一,东山、新塘支祠因坟山多次与他姓的群体纠纷。联谊会及时组织专班,寻找法律依据和历史依据。依法维权维稳;第二,石龟祖坟山的确权,官司打到了中院;第三;杭瑞高速施工时的群架事件;第四,新塘支祠铜钟门兄弟结怨等,联谊会都积极主动参与调解并平息事端,效果良好。
六、编印宗亲通讯,促进亲情族义。
总祠在编修好大成总谱的同时,编印并发行了3000本宗亲通讯录,为宗亲们联系工作,洽谈生意,联络感情服务。很多在外经商、高就的宗亲,通过这本通讯录,解决了很多实实在在的问题。
七、玩好龙头带动全身,督促指导建祠修谱。
联谊会在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同时,转变工作思路,将以往的指导型变为现在的服务型,帮助支祠排忧解难。首先帮助新塘、西庄等支祠打印分谱,其次,将丰城、洪铜、棠棣、白义等支祠的吊系谱由总祠直接完成。这样,既缩短了修谱时间,提高了谱牒质量,又减轻了支祠负担,与此同时,总祠出人出钱,先后到江西、湖南等地考证,花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一步考证了各功、汀泗、白霓、石城、停云等支祠的上源世系。不仅如此,还为有的上百年未续上谱的几十户零散户找到了上源,理顺了他们的隶属关系。几年来,还先后督促、协助、指导白羊、高枧、永兴三个支祠建起了新的祠堂。督促指导和帮助西庄、停云、棠棣、东山、各功、丰城、新塘、汀泗等支祠续修了支祠分谱。到目前止,80%的支祠分谱续修完成。
八、积极筹措资金,保障工作正常运转。
联谊会的门要开,事要办,摊子不能散。这是宗亲们达成的共识,长期以来,经费不搞摊派,只讲奉献。因此,经费严重短缺,一直是在“找米下锅”。联谊会长年坚持办公人员从未领过一分钱的报酬,也从未报销过一分钱的电话费。一班人仍然是精诚团结,同舟共济,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经过八年来的艰苦努力,宗亲工作创下了全县乃至全省同行中的几个之最。一是联宗合派的支祠,人丁最多;二是集中办公时间最长。三是开展宗亲联谊活动最多,宗族凝聚力最强,在全县乃至全国影响力最大;四是两部大成总谱编修到完成时间最短。一句话,没有钱也要把事情办好,有了钱更要把事情办好。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八年来,先后共筹资43万元,奉献宗亲人数达628人次。其中,第一部大成谱有297人,奉献金额14.46万元;第二部大成谱有97人,奉献金额14.7万元;去年第四次宗亲代表大会商讨一定要购置会馆,尽快改变借屋躲雨,租房办公的现状。总祠请客30桌,有249人作了奉献,金额13.74万元。核销八年来的房租、水电、印刷、办公、差旅等各项开支,结余现金8万元,但购买会馆缺口很大,尚差15万元无着落。购置会馆是广大族众的共同心愿,开弓没有回头箭,会馆一定要买,资金缺口又很大。在此,再次恳请各位宗亲伸出援助之手,撑上最后一篙。把我们送上胜利的彼岸,完成联谊会的第二步工作目标任务。(购成会馆)。
总之,联谊会八年来的工作,宗亲们有目共睹。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中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今后的宗亲工作还有大量的事情要做。联谊会一班人将会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尽职尽责,努力办好宗族事业,再创新的业绩报答各位宗亲,告慰先宗。
作者:崇阳王氏宗亲联谊会 二0一三年七月三十日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