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推出展览 “根:追溯家族历史” 盼引起国人寻根兴趣
王春旭1995年到海南乡下探亲时购买的《王氏家谱》,在“根:追溯家族历史”展览中展出。(严宣融摄)
司徒晓昕 报道 szetohy@sph.com.sg
这次的展览将展出超过250件来自本地17个族群各异的家庭个人资料和家藏物品,以及由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局和其他政府机构所提供的官方记录。
本地不同的族群都有保存家族传统和遗产的方式,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从今天起推出的
“根:追溯家族历史”展览就探讨本地族群如何记录和保存家族历史和传统,希望能从而引起更多国人对自己的家族和祖先的兴趣。
一些值得留意的展品 包括由新加坡族谱学会会员王春旭(71岁)的《王氏家谱》, 以及其他文物收藏人士借出的织绣莊老字号“翁展发”的祭坛织锦图案设计本、一张1890年代的出生证书和七份来自不同族 群的家谱。
其中,《王氏家谱》是王春旭在1995年到海南乡下探亲时以100元新币买下的。这份全套共有21册,属于1992年版本的 《王氏家谱》,其家族成员可追溯至1368年。王春旭说,家谱记录里指出第一代祖先是名武官(武进士),后来不少后代也当过官。这几百年来,他的祖先与族裔多次迁 移,移居过的地方包括浙江、福建、海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澳洲以及其他国家。展览将展出来《王氏家谱》中的三册。
自古以来,重视家族史的家族往往都有正式的家谱记录保管者。在中国古代,唯有皇族和贵族才有足够的财产和理由委托专业家谱记录者撰写和维系家谱。直到宋朝,中国的统治者因相信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才开始鼓励平民为自己的家族做记录,以促进社会秩序。
家谱对现代社会有什么意义?王春旭认为:“家谱能让一个家庭和族群更有凝聚力,能把一个族群对于家庭和宗亲这个抽象的概念化为一件能够触发人们想象力的实物。”
重新整理家谱 让年轻一代更易理解
“我从祖籍乡下买回来的家谱印刷数量有限,我很幸运当时还买得到。回来后,我发现家谱读起来相当复杂,所以重新把它系统化,让家谱更容易阅读。我从自己的家庭开始,把资料重新对证。我也把年份从传统的写法改成公元,让年轻一代读起来更容易引起共鸣。”
身为新加坡族谱学会会员,他注意到近几年更多年轻人开始整理家谱。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展览与策展部主管陈慧心也同意这一点:“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许多人到处 移动,大家反而开始想寻回一种根深蒂固的感觉。此外,如今更多人开始对文化遗产产生兴趣,而自己家族的历史也自然是他们最想先了解的。”
有兴趣修家谱的人,也可通过展览学习如何利用国家图书馆和国家档案局的资源如网站Newspaper.sg和旧文件、以及各政府机构的报刊、地址录和家谱资源指南等查证家族资料。
览展将从今天起在国家图书馆10楼的展厅展出至2014年2月16日,入场免费。
公众也可上网到golibrary.nlb.gov.sg查询更多关于相关导览团和讲座的详情。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走进新加坡
- · 新加坡海南组群组织概述
- · 新加坡侨领·金门骄子王三龙
- · 王三龙父子
- · 新加坡族谱学会宗旨
- · 渡琼始祖之王氏家谱谱序
- · 沙巴州王氏宗亲会2004年10月组团遊柬埔寨
- · 黄友江· 新加坡华族谱系序
- · 《怀琼录》
- · 新加坡福建会馆授权本网转载王三龙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