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琅琊王氏宗亲联谊会简介
新安琅琊王氏宗亲联谊会是由分布在安徽、江西、江苏、湖北、浙江等地的王璧后裔自发成立的民间社团组织,官方注册名称为“祁门县王璧文化研究会”。
联谊会现有办公会所200余平米,注册会员419人,其中50岁以下会员290名。自2000年恢复清明、冬至二祭起,海内外王璧后裔相继前往铜锣湾祭拜始祖。2010年王璧诞辰1165周年之日,在当地政府指导下成功举办了“2010中国黄山·祁门闪里旅游节”。至此,每逢王璧诞辰(农历二月十二日)王璧后裔如春水之涨,秋潮之涌齐聚湾坦(苦竹港)。
睦族敦谊、和谐发展是新安琅琊王氏宗亲联谊会不变的追求;溯源探本、追思祭祖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保护祖墓、纂修宗谱是我们永远的任务。
联谊会会徽
新安琅琊王氏宗亲联谊会会徽独具匠心,寓意非凡。整个图案以铜锣湾和始祖璧公墓园地形为基点,似铜锣似宇宙似乾坤,如牌坊如金鼎顶天立地。三道九步台阶,顺势而上,象征璧公九子平步青云,人人亨有泽封。十三道溪流入河成川,川流不息,更能佐证璧公九子廿三孙,瓜瓞绵延子孙遍神州,神州大地皆宗亲。
联谊会会旗(方案之一)
新安琅琊王氏宗亲联谊会会旗肃穆庄重,主题鲜明。由蓝黄相间的天地本色和23颗星星簇拥联谊会会徽的红色图案组成。蓝黄相间之色寓意,深远、安祥、博爱、尊贵、吉祥、和谐;红地23星簇拥会徽,凸现火红家族族大丁繁、星光灿烂的新安琅琊王氏与时俱进的主体特色。充满了广博深厚的家族情感,展现了全体族人的强烈愿望,真是:家族浩瀚琅琊先贤,大献完璧太阳星系。
会歌(征集中)
新安琅琊王氏简介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中华文明有卵覆之险。琅琊王导佐司马氏定鼎建康,自兹神州衣冠南渡,文明重心南移,奠定今日华夏之格局。
导公20孙之王璧,天纵英姿,文修武备,散虑逍遥。自花团锦族之杭州徒清远雅秀之徽歙,耕读自娱,徜徉山水之间。
根逢唐末季世,黄巢犯境,公乃奋袂而起,毁家纾难。召婿郑传集山越成虎贲,保境安民。二十五年间,纵横浙东浙西,驰骋宣歙二十三;百战奇谋,直追翦贲二祖,寇匪闻之魄散。时吴王杨行密,吴越王钱钐皆赖公为股肱,举国皆知王者之师,屦奏天听,敕封检校兵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
公本元意宦海,功成身退,卜居祁门邑西若竹港,课读子孙,颐养天年。
公生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 乙丑岁二月十二日,殁后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 癸亥岁三月初三日。洁身归隐若竹港湾坦,平畴四百亩,水抱铜锣之形,山围宝玉之光。墓遵唐制,敕布神道、兽石、翁仲、华表、碑亭。建生祠、庖斋,春秋两祭,历祀千年。
公墓现为黄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墓祭正申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出琅琊,迁新安,世称“新安琅琊王氏。”
公生九子,仕五代诸国,自唐迄今,衍布东南,远播海外,实为江左右姓,东南巨族。食指繁盛以数百万计。
自2000年依礼复祭至今,八方裔孙朝拜如春水之涨,秋潮之涌。众议注册成立“王璧文化研究会”暨新安琅琊王氏宗亲联谊会。会之宗旨一为睦族敦谊、援爱宗亲,进而爱同胞、爱祖国。二为继承琅琊先祖“文安武定”之族风,研习王氏文化,进助力中华文明之复兴。
“王璧文化研究会” 简介
王璧文化研究会是新安琅琊王氏宗亲研究、弘扬家族文化的一个社会团体。
新安琅琊王氏是中国东南部的一大姓氏,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江苏、湖北、浙江等地。
新安琅琊王氏始祖王璧,字大献。东周太子晋48世孙,东晋名相王导20世孙,唐肃宗丞相王玙之曾孙。生于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 乙丑岁二月十二日,殁于后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 癸亥岁三月初三日。王璧“生有奇节,好读书任侠,由杭迁居祁门北隅。”唐乾符年间,黄巢兵入江东,与婿郑传集众捍御保境。因功历补军职,累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后因时政淫虐不道,出任新安祁门县第六任县令,后遂请老卜邑西百余里苦竹港家焉,以寿终正寝,享年六十有八,葬文溪社湾坦。
王璧墓位于安徽省祁门县闪里镇铜锣湾,古称湾坦。四周青山环绕,中间平畴开阔,从整体上看,形状酷似铜锣而得名。按志,原墓山地约计四百余亩。墓前有石兽、翁仲、华表;有享堂、碑亭;有致斋庖湢之所。后因子孙散处,世远失守,被他人侵垦。后又因各种风风雨雨,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仅存墓茔。近些年来,在祁门县闪里镇政府的重视下,王璧后裔对墓茔进行了修复,使这一古墓焕然一新。2003年4月,被祁门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3月,又被黄山市人民政府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宗敬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王璧官至大唐检校兵部尚书,明洪武年间,徽州府志保障乡闾册类四人,而王璧居首,王璧为历代政权所敬重。王璧又是古徽州琅琊王氏之始祖,生有九子二十三孙,其后人丁兴旺,遍布各地。明正德年间就有一百三十六房,被称江东之巨族。数百年来王璧后裔每年都定期聚集墓前举行春(清明)冬(冬至)两祭,直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其后,由于各类政治运动的开展,祭祖活动才被中断。
自改革开放后,于九十年代末,王璧后裔将祖墓修复。2000年起,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二日(王璧诞辰日)至清明期间,全国各地数千后裔蜂拥而至,祭拜始祖。
2010年农历2月12日,是王璧1165周年诞辰。为隆重纪念这一诞辰,举行祭祖大典,与祁门县闪里镇政府联合策划,于王璧诞辰日这天共同举办了“2010中国黄山·祁门闪里旅游节”。
祭祖大典,约有6000余人参与,来自全国各地,还有六位台湾同胞。祭祖大典场面庄严肃穆,隆重热烈,宏伟壮观,盛况空前,令人震撼。
为了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宗亲文化,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历史自觉意识,追本溯源,正本清源,革故鼎新,继往开来,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促进各地宗亲之间的广泛交流与联谊;抢救弘扬民间文化、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文化典籍整理编纂工作。王璧后裔成立了“王璧文化研究会”,并经祁门县民政局批准注册登记,法定代表人:王茂功。
“王璧文化研究会” 主要的工作内容:
一、修复始祖王璧墓园。
自1997年至今,发动族人捐资20余万元,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修复,一个1800平方米的墓园己经基本建成。此后,园内将进行绿化及石刻历史名人故事;墓前复立石人石马、恢复神道及兴建祭祀广场等,争取申报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举办王璧诞辰祭祖活动及申报徽州王璧墓祭“非遗” 工作。
王璧诞辰墓祭自五代沿袭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历时上千年从未间断。如今,更是盛况空前。每年从全国各地来参加祭祖的宗亲达数千人之多,购置了各种祭具用品、祭服物件,并按传统程序要求进行,十分规范,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品牌。为此,组织好毎年王璧诞辰祭祀活动是研究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由于“王壁墓祭”规模大、影响广,且原汁原味,在黄山市仅此一家,完整地保留了先祖祭祀传统,充分体现了人类学、民俗学、民间文化艺术、现代文化旅游等价值,是徽州文化的传承平台之一,为全面系统、完善地保护“王璧墓祭”的民间文化遗产,研究会已向黄山市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待审批。
三、做好《新安琅琊王氏统宗世谱》编修及建立《统宗世谱》资料库工作。
《新安琅琊王氏统宗世谱》在明代庚申统谱的基础上进行了整理编排、补充完善,已重新编印完成。新安琅琊王氏是当今中国的一大巨族,要想编修一部完整的《统宗世谱》,根据目前的人力、物力、还难以办到。故研究会决定采用建立资料库的形式来解决,即首先发动各支派编修好本身的《支谱》,然后,将各《支谱》汇集,进行分房别,整理分类,编成目录,统一存放,建立一个《统宗世谱》的资料库。这样,为宗亲和后代留下一份《统宗世谱》的资料。
四、办好“新安琅琊王氏宗亲网”与新安琅琊王氏宗亲联谊会会刊《铜锣新声》。
“新安琅琊王氏宗亲网”与新安琅琊王氏宗亲联谊会会刊《铜锣新声》是新安琅琊王氏宗亲相互联系、互相交流、加強联谊的平台,发挥宗亲参与家族大事的积极性。为此,研究会要利用这两大平台,传承祖德,树立正气,振兴家族,共建和谐。努力办成集有思想性、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具有家族特色的会刊与网站。
五、协助指导各地分会工作。
各地宗亲分会是“新安琅琊王氏宗亲联谊会”的基层组织,研究会要协助各地分会搞好工作,并且加以积极指导,各地分会必须按照研究会的安排开展各项工作。
六、召开好每年一次代表会或理事会。
研究会每年要召开一次会员代表会或理事会,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制定下一年的工作计划,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家族事情办好。
总之,“王璧文化研究会” 与全族宗亲一道,弘扬祖德,继往开来,为王氏家族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而贡献力量!
新安琅琊王氏宗亲联谊会章程
(2012年12月1日草案)
新安琅琊王氏宗亲联谊会联谊会章程(草案)于南京两会期间初拟,并下发到各分会进行修改(带下划线的文字为改动部分)。现将修改后的章程(草案)进行网上公布,公开征求广大会员意见。
为了给新安琅琊王氏宗亲提供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的平台,让更多宗亲参与家族大事,经“王璧文化研究会”研究决定成立“新安琅琊王氏宗亲联谊会”,特制定章程如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名称:新安琅琊王氏宗亲联谊会 (英文译名缩写) 。(以下简称本会)。
第二条 本会性质:由新安琅琊王氏宗亲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
第三条 本会宗旨:研究和保护王璧历史文化遗产;构筑宗亲联络和商务平台;开展王氏家族公益慈善事业。
第四条 主管单位:黄山市民政局、王璧文化研究会。
第五条 本会住所:安徽省黄山市祁门王家大院(待定)。
第二章 工作任务
第六条 ①收集整理新安琅琊王氏统宗世谱资料,规范各地续修家谱体例,完成《新安琅琊王氏统宗世谱》的考证、修订工作;②建设管理好“新安琅琊王氏宗亲网站”,办好本会会刊,努力扩大《铜锣新声》的发行范围;③修善保扩王璧墓园,努力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让王璧文化遗产流传千古;④大力宣传王璧文化,积极开展海内外宗亲联谊活动,筹备建立“王璧文化园区”;⑤参加并自觉维护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祭祀先祖活动秩序。
第三章 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入员的条件:①赞成本会章程,热心于家族文化研究、家谱研究,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乐于奉献精神的年满18周岁以上的王氏家族成员,不分男女,不分区域,自愿申请加入本会,填写登记表,缴纳会费后即成为本会正式会员。②设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团体会员为本届理事单位。个人会员每年50元,一交两年;团体会员每年2000元,一年一交或一交两年。
第八条 会员的权利:①在会内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②有对本会提出咨询、批评和建议权;③有参加本会举办各种活动权;④对本会重大事项有参与和决策权;⑤有退会自由权。
第九条 会员的义务:①遵守本会章程,宣传本会宗旨,执行本会决议;②主动联系宗亲,扩大本会影响;③精诚团结,关心会员疾苦,积极参加本会组织的活动,承担本会委托的任务;④按时交纳会费;⑤不得以本会名义从事违背本会章程的活动。
第四章 组织机构及职能
第十条 本会组织机构:
一、本会最高权力机构为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至少每届召开一次。①听取和审议会长和秘书长的工作报告;②制定和修改本会章程;③选举产生新的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④审核及批准本会理监事会工作报告及财务报告;⑤讨论决定本会重大事项。
二、本会执行机构为理事会。理事每届任期五年,可连选连任。理事会每两年半左右举行一次工作会议。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或增加开会次数,由常务理事会视情况决定。理事会选举产生会长一名、副会长若干名、秘书长一名、副秘书长若干名,会长和秘书长对外代表本会,对内领导协调本会事务。
本会理事会职权:①依照章程决定并组织召开大会;②向常务理事会报告工作、提出建议和工作方针;③执行常务理事会决议,决定本会重大事项;④聘请顾问,推举本会名誉会长;
(三)、监督机构由监事长、副监事长、监事三至五人组成,监事会监事任期五年,不得连任。其职权:①列席理事会会议;②监察本会业务执行情况;③审查本会财务收支情况并形成意见书提交常务理事会。
第五章 资金来源及财务管理
第十一条 本会运作资金来源:①会员缴纳的会费;②各地会员自发捐助;③各地企业家、社会名人贤达、海外侨宗捐助及其他它收益。
第十二条 资金用途:①本会日常运转及宗亲联络和资料编印费用;②宗亲范围内的捐资助学和扶老扶弱活动; ③本会专职工作人员均属无偿工作,无工资及补助。④其它必要开支。
第十三条 本会财务制度:本会资产管理接受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的监督,设出纳和财务会计各一人,统一帐户,日清月结,集中报帐。
第六章 本会会员及会员职责中止
第十四条 理事的权利因下列情況中止:本会会员如擅离职守、放弃会籍、受开除会籍或中止资格处分中止。本会会员如有不履行义务或严重破坏本会名誉及利益者,本会得注销其会籍。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会因特殊原因需注销或中止运转时,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须经宗亲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代表表决通过。
第十六条 本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相关主管部门和族人代表监督下,合理合法用于发展与本团体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十七条 本章程的最终解释权属于本会理事会所有。
第十八条 本章程条款(草案)己于201X年XX月XX日理事会通过,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新安琅琊王氏宗亲联谊会
新安琅琊王氏宗亲网
时代的产物 宗亲的桥梁
——新安琅琊王氏宗亲网站建设始末
2011年农历2月12日是璧公诞辰1166年的日子,这天,春光明媚,艳阳高照,彩龙飞舞,锣鼓喧天,我与来至江西、安徽、湖北、江苏、浙江的3000多位宗亲一道,在安徽省祁门县闪里镇铜锣湾祖莹前共同祭拜远祖(我48世祖)大献公。
为腼怀先祖丰功伟绩,倡导文明祭祀活动,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搭建宗亲寻根问祖的交流平台,扩大新安琅琊王氏在海内外华人的影响力。为此,我决定自费组建“新安琅琊王氏宗亲网” 网站。
2011年7月28日我将自费组建“新安琅琊王氏宗亲网” 网站想法告诉了南京的王明,祁门的颂新等宗亲,并确定了用“新安琅琊王氏”的第一个拼音字母为网站域名,“www.xalyws.com”当天注册成功, 之后拿出方案、模块大家讨论通过,8月1日“新安琅琊王氏网”与广大宗亲见面,得到了璧公后裔广大宗亲的支持,得到了王璧文化研究会会长王茂功先生首肯!
我们的网站选注的是国际域名,注册了10年,拥有100MB的空间,服务器、网络技术终身享用。下设新闻资讯、王璧文化、宗亲联谊、王氏名人、世系支脉、王氏论坛、留言本等栏目。首页另分几个大的板块,通知公告、研究动态、会员之声、论坛直播、视频新闻、谱牒专栏、在线服务等。可以留言,发表文章祭祖,可以一对一的咨询,查看世系源流等。
打开www.xalyws.com“新安琅琊王氏宗亲网”,页头是一幅具有“徽派”韵味图画,它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凝重,笔墨飘香的现场,勾起无限遐想和回忆, 图画中的笔墨、马头墙恰似徽派文化的象征。乌衣巷诗托出了一代名人刘禹锡。然而,那舞动的笔墨终没越过中间的那个名宅--乌衣巷。我们的远祖经历了苦难、沧桑,历经更朝换代的洗礼。乌衣巷,以东吴住军而得名,已导公居此而繁荣,走了多少个轮回,那舞动的笔墨又好似回归的燕子。乌衣巷历沧桑,溯源流通东吴;昔日王家宅院,留下佳话万千;今朝兰桂飘香,未来宇宙华彰!
新安琅琊王氏宗亲联谊会“会徽”其创意独具匠心,寓意非凡,整个图案以铜锣湾和始祖璧公墓园地形为基点,似铜锣似宇宙似乾坤,如牌坊如金鼎顶天立地。三道九步台阶,顺势而上,象征璧公九子平步青云,人人亨有泽封。十三道溪流入河成川,'川流不息,更能佐证璧公九子廿三孙,瓜瓞绵延子孙遍神州,神州大地皆宗亲。
在初期“新安琅琊王氏宗亲网” 运作中,王明宗亲号召大家参与,截止2011年8月18日,共收到10位宗亲为网站建设的捐款:(排名不分先后)他们是:祁门县王颂新300元、江浦区王伟300元、镇江市王平300元、荆门市王子文300元、石台县王宏德300元、祁门县王学剑300元、歙县西村王昭杰300元、九江市王兴文300元、 北京市王贤昌500元 、南京市王明600元。共计3500元全部汇入了“宗亲联谊会”(筹委会)指定的帐户,感谢大家对网站建设的支持,对宗亲事业的执着!
“新安琅琊王氏宗亲网”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宗亲的桥梁,我们要借助这个平台,大力宣扬王璧文化,宣传宗亲联谊,把博大精深的宗族文化,数字化、网络化,让更多的人们接触他,认识他,了解他。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宗亲文化,切实把宗亲网站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让世人都知道,南京乌衣巷是我们远祖导公的宅院,铜锣湾是新安琅琊王氏始祖璧公的祖居之地;只有这样,才算不辜负我们创建宗亲网站的初衷。也只有这样,我们才算得上做了件好事,我们要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来者。
我们的网站有百万宗亲的支持,有热爱宗族事业的王氏企业家做后盾,有各路领导的关心,有强有力的团队在工作,我们要将蓝图变成现实并不难,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现实不会遥远,我会将愿景付诸于行动,为新安琅琊王氏宗亲网站的建设添砖加瓦,为新安琅琊王氏宗亲联谊会的发展尽心尽力!
联谊会会刊《铜锣新声》发刊词
公元908年戊辰龙年,璧公卜居苦竹港。他能想到1104年之后的壬辰龙年,他的子孙将以他安卧千年的‘铜锣;宝地为名办一册宗族刊物吗;他能想到他遍布海内外的子孙将以他至尊至贵的名讳成立研究会、宗亲会吗?我最亲爱的、景仰的祖先,您若能穿越时空来到2012,我要跪在您的面前,捧一册《铜锣新声》献给您,请您题写刊名。
研究会、总亲会的成立,意味着我们有了自己的组织。有了组织形式就该有组织刊物。我们已经有了网络交流平台,但更多的宗亲会更喜欢传统的阅读方式,一刊在手、纸质温柔、墨香四溢;翻动书页、睹书思人,思念千年之间的祖先,思念千里之外的宗亲。我们愿此刊是播种机,播撒宗族大爱;我们愿此刊是凝聚剂,凝聚所有宗亲的情感、智慧;我们愿此刊是取暖器,每一个孤单、委屈的宗亲都能在这里倾诉、求助,温暖您的人生。当然,我们最高的追求是将此刊建成有巨大影响力的、王璧文化研究的高地.
璧为玉、铜为金,古人云:玉振金声。此铜锣声是祖先的叮咛,叮咛后人做一个立于天地之间、平衡正直的王家子孙;此铜锣声是祁门的呼唤,呼唤远游的宗亲常回家看看,不要断了自己的根;此铜锣声 是新安琅琊王氏的集合令,闻听此令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璧公卜居苦竹,一个卜字何其审慎。苦口良药、苦味性甘、凡苦者皆清凉解热。苦竹劲直、有节、挺拔、潇洒。璧公选此宝地寄意深远,后人当深思、自省,融于血液、化为日常,做一个清醒、清明、清洁的人;做一个大方、大度、大气的人。
《铜锣新声》为宗亲会刊,所有宗亲都是首选投稿人;所有宗亲都有责任、义务为会刊出谋划策。
各位宗亲,闪里的铜锣已敲响,这是古徽州催生的春雷。我们已经盟芽、我们一定会开花,我们要收获丰硕的果实。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